“青苗法”是什么东西?王安石如何“误国贼民”?
“青苗法”是宋朝熙宁年间实施的一部国家法规。王安石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搞变法,制定和实施“青苗法”。 “青苗法” 又称“常平给敛法”、“常平敛散法”。据网上资料介绍——楼主鬼笑我对这段历史不熟悉,宋朝初期,在各地方设有常平、惠民等粮食仓库,以调剂人民粮食歉收时的食粮不足;但收效不大。王安石执政后,于熙宁二年(1069年)实行“青苗法”,法例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资助生活与耕作。借户贫富搭配,10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15贯,末等户1贯。当年借款随春秋两税时归还,每期取息2分(20%)。初期在河北、京东、淮南三路实行,后其他诸路也推行开来。这项法规本是为了抑制有钱人家兼并田土,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解决农户的困局;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出现了严重的意想不到的偏差——地方政府官员强行百姓要向官府借贷,不管你需要不需要,而且随意提高利息,有重达三、四分(30%、40%)的;在借贷的过程中,借户又遭到地方官吏额外的名目繁多的勒索收费。百姓因此苦不堪言。这样,“青苗法”就为地方政府官员成为高利贷主、收取高利息、搞创收开了绿灯,成为盘剥百姓的恶法苛政。神宗皇帝驾崩后,新皇帝哲宗登场,实行了十多年的“青苗法”于元祐元年(1086年)停止执行。在苛政之下,中国的希望都寄托在新皇帝的登场上。
鬼笑我以为,“青苗法”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监管问题。有偏差不可怕,关键是有独立的监管方。农户借贷,原来的做法是,在自由的条件下,农户与放贷主达成借贷协议,政府作为第三者起监管作用。现在政府是当事的一方,谁是第三监管方?没有了!借户与政府的关系不对等,永远是弱势群体;在没有第三监管方的前提下,受盘剥就免不了。因此,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不要做当事方,做好你的第三监管方,除非你也置于第三监管方的监管之下。这样,社会才有公平与正义!
扯谈政治,自撑嘴巴!呵呵,呵呵!
2011年8月2日星期二
日期:2011-8-5 17:17:00
九十二、思楊容姬難堪 饭螺
富比石崇,貌若潘安,有时你会听到这样的一种讲法。为什么要拿石崇与潘安来作比喻呢?因为石崇是史上顶尖富豪,潘安则是史上第一美男。他俩都是晋代人,不在同年同日生,但在同年同日死了。他俩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对心爱的人不离不弃。石崇对生者不弃,潘安对死者不离。
潘安实名为潘岳(以下改口,只讲潘岳,不讲潘安)。潘岳之“美姿仪”,《晋书•潘岳传》没有在相貌描写上留墨,而是通过写事实来说话。“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潘岳美男子出行,掷果盈车;张载丑八怪出行,瓦石飞舞。从这种反差中,写史书者凸现潘岳之美,凸现潘岳因其美貌在妇人中受欢迎的程度。
世传美男子花心,靠不住。但潘岳是一个爱情专一的人。他在十二岁时,得到父亲的好友——扬州刺史、文化名儒杨肇的赏识,许他以女儿楊容姬的婚事。可惜楊容姬早逝。潘岳伤悲之切,思念之烈,以致三十二岁时已一头白发。潘岳难抑对妻子的缅怀之情,作了三首悼亡诗,其中“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抚衿长叹息,不觉泪沾胸;沾胸岳能已,悲怀从中起”、“ 望坟思纡轸,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徘徊不忍去”这些诗句,写得非常动情感人。与他共同生活了二十年的楊容姬死后,潘岳终生不再续娶,可见他用情之专。
潘岳之死同一个孙子有关,此孙子的姓名是孙秀。虽说“秀”,乃是“半和不和”之人。书云,孙秀本是潘岳属下的一个小吏,“狡黠自喜”;“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秀常衔忿”。中国的政治历来是人脉政治,“一朝皇帝一朝臣”,“朝中有人好做官”,“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这都是在诉说个人政治前途的生态环境。一旦风云变幻,中国人又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等来形容人生的起跌。果然宫廷发生了政变,孙秀时来运转,不是小吏了,已是手握生杀大权的朝中重臣。在这个风云急转的时候,潘岳还胆敢对孙秀提出如下的问题:“孙大人,你还会忆起当年下官挞辱大人的事吗?”你猜这个孙秀是怎样回答的,孙秀道:“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岳知道,一场腥风血雨就要来了。
潘岳在走向刑场时,再度想起妻子,作了“思楊容姬難堪”离合诗:
佃渔始化,人民穴处;意守醇朴,音应律吕。
桑梓被源,卉木在野;锡鸾未设,金石拂举。
害咎蠲消,吉德流普;谿谷可安,奚作栋宇。
嫣然以憙,焉惧外悔;熙神委命,已求多祜。
嘆彼季末,口出择语;誰能墨识,言丧厥所。
壟亩之谚,龍潜岩阻;尠义崇乱,少长失叙。
日期:2011-8-5 18:24:00
这首诗,四句为一段,共六段;每一段写一个字。
“佃鱼始化,人民穴处;意守醇朴,音应律吕”——“佃”字隐去左边的立人旁,剩下的就是个“田“字”了。“人民穴处”就是说“人”隐而不见。“鱼化”,面目全非,也指“田”字。“意守醇朴”,则不爱“音应律吕”;“意”字去“音”是个“心”字。因此,合“田”、“心”二字为“思”字。
“桑梓被源,卉木在野;錫銮未设,金石弗举”——“桑梓”原本就是木。“錫”字,“金石弗举”则去“金”,剩下是“易”。“木”与“易”合成“楊”字。
“害咎蠲消,吉德流普;谿谷可岳,奚作栋宇”——“害”字中“吉”德流了,所剩只有“宀”;“谿”字中“奚”去了作栋宇,留下只有“谷”。 “宀”与“谷”合成“容”字。而且,“谿谷可岳”已是在说“容”字。
“嫣然以憙,焉惧外侮;熙神委命,已求多祜”——“焉”惧外侮,是要隐了。“嫣”字隐去“焉”,变成个“女”字了。“熙神委命,已求多祜”是在说“熙”字中的“臣(电脑敲不出来,‘臣’是近似,你懂的)”。“女”与“臣”合成“姬”字。
嘆彼季末,口出择语;誰能墨识,言丧厥所——“嘆”字中“口”出去了,留下个“堇(电脑敲不出来,‘堇’是近似,你懂的)”;“誰”字丧失了“言”,所剩下的是“隹”。“堇”同“隹”合成“難”字。
“壟亩之谚,龍潜岩阻;尠义崇乱,少长失序”——“壟”字,“龍”潜去了,余下就是“土”;“ 尠”字,“少”失去了,余下就是“甚”。“土”跟“甚”则合成“堪”字。
六字合成一语:思杨容姬难堪。思则思矣,何言难堪?潘岳以斩首刑结束生命,你说难堪不难堪?杨容姬泉下有知,情何以堪!
诗中提到“崇乱”。“崇”就是石崇,是潘岳黄泉路上的哥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