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5-03 15:17:24
写到这里,我得向大家道歉。我最近忙,人也很懒,所以文章写到“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段,就没有了思路,写不下去,只好熬着。这个时候,突然听到一个普通的小生意人居然说出“天时地利人和”的话题来,不仅有点哑然失笑。于是我有点不屑地问他:什么是天时地利人和啊?我的意思是,你一个做水煮鱼的小老板,也知道天时地利人和?
老板仍然很谦虚,说:我理解的天时地利人和,说起来很简单的。比如拿您喜欢吃的水煮鱼来说吧。过去川菜没有在京城普及开的时候,没人觉得做川菜是个好生意。水煮鱼京城里很多人都爱吃,但能发现人们喜欢这口的人不多,发现了之后又去做这个生意的人就更少。人们喜欢吃水煮鱼,被我发现了,别人没出手的时候我果断出手了(“果断”这个词印象很深,因为从一个小生意人嘴里说出来,总有点如梦如幻),租了一间小门脸专做川菜生意做水煮鱼,所以用了三年时间我就把本儿赚回来了,而且还顺带挣了不少钱。好时候让我给撞上了,这就是天时吧?
日期:2011-05-03 15:18:54
后来,街上做川菜做水煮鱼的多了,大家都眼红我挣钱,抢着做水煮鱼。一条街上有五六家做这个,竞争太激烈,利润太低,环境太恶劣(这个词印象也很深哦),所以我就从原来的南城搬到这里来了(北城)。现在这个地方是个好码头,挨着好几个小区,周边还有大商场和超市,客流量很多。这就是地利吧?
我一听,嚯,还真能说出道道来啊。于是又问:那什么是人和呢?
老板不慌不忙地说:别人不做川菜时我做,这是天时;别人都来和我竞争的时候,我拿前期挣的钱找个好码头,靠着这个好码头挣钱,这是地利?可是,风水轮流转,多好的地方也不可能总养人吧?这几年,老百姓兜里的钱多了,北京餐饮业发展很快,湘菜、东北菜都很好吃,这时候光靠饭菜味道好、价钱公道就不行了。靠什么?得靠服务周到,靠我们好好伺候顾客。把客人招待好了,来这里的都是回头客,吃着舒服,心里就高兴,一传十十传百,客人的亲戚朋友都来吃,所以自然就火起来了,这不就是人和吗?
听到这里,我借着酒劲,心里狠狠骂了一句:妈的,我干脆踢死你算了。俗话说,无奸不商,这个看似谦恭的小老板,其实比我还要奸啊。所以我心里愤愤然,暗说:像你这样的人精,要是跑到我们这个行当里来混饭,那还有我们的饭吃吗?真他妈的太危险了,幸亏你只做了个小生意,不然我们都没有活路了。
老板说完后,我一边心里暗骂,一边表面上恭维着:不错不错,老板你不仅会做生意,还蛮有思想的嘛,不错不错,继续努力吧小鬼。
呵呵,以奸对奸。
老板迅速从刚才一脸精明的商人恢复到一个谦卑得近乎怯懦的小老板角色上来,他点头哈腰地给我点烟,说:瞎说瞎说,别笑话我啊。
写到这里,我得坦白告诉朋友们,因为那天的对话印象已经很模糊了,所以老板许多让我非常震撼的话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大概意思吧,我在这里按照我的印象把原来的对话还原,于具体细节还是有出入的。为了怕朋友们批评或者怕误导各位,我得提前交代一下。
老板说完之后,又等了一会,和我热情地招呼了一声,然后拐到屋子后面去了。我刚才的酒劲也消了不少,好像也明白了人家生意为什么这么好,所以也不再想找茬问这问那。最后,带着“原来如此”的想法,冒着雨离开了小店。
日期:2011-5-3 15:22:00
回过头来看这件事,老板从头到尾都没有违逆我,而且还顺着我的问题,简单地同我讲了讲他的生意经。我们知道,在这个冰冷的商品社会里,商业运作的方法是最冰冷的法则和最高的机密,很少有人愿意把做生意的心得与你分享。虽然,我们的街头鳞次栉比到处都是商厦、酒店,但这些都是些表面,是些前台的展示,而真正的事实,真正的后台操作程序,是没有人告诉你的,也就是说,没有人会告诉你他的员工是怎么雇的,他的货是怎么进的,货源来自哪里,是一手还是二手甚至是三手,也绝对不会告诉你他的商店或饭店是怎么运营的。一句话,没有人会把他的生意经告诉你。而老板为了回答我的质疑(当然是酒后无行的无心之过),所以不惜跟我坦白了他的生意经。他或许文化程度不高,讲话也俗雅杂陈,但是我还是从他那里听到了许多很深刻、很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我后来反思,从这个小老板那里得到的,恐怕不只是怎么做生意这么简单,而是可以推及开来的知识,包括怎么做事做人,怎么成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