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讲古代的奇异方术-正史有载》
第12节

作者: 天问2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及後安乐公主外嫁和亲,武则天下诏书,令他回长安与妹妹作别,他才肯返长安小住。武则天封之为国公。旋即又还山修道,对贵戚亲串不多言语。
  及至武则天倒台,唐帝遍诛武氏,不过对武攸绪却放一马,任其在泰山修道,後来喧传其人已屍解成仙。
  若将左慈之流跟武攸绪相比,显然武攸绪就比左慈高得多。怀异能的人可以用世,但却实在不必造成社会现象。
  日期:2010-6-20 17:41:00

  异能的局限
  七八年前,大陆的异能人纷纷来香港招摇,王亭之时居夷岛,屡屡为文,指出异能的局限性,劝香港人不可视之为神,仙同时也劝异能人韬光养晦,结果招来怨恨与唾骂。
  其实王亭之正是爱护这些异能人,才苦口婆心相劝。你以为王亭之不懂得煽风点火,助长其声势,从中自己讨点风光耶。只是这样做时,对人对己对社会都不利。
  夷岛有一家珠宝店,其少东於跳水时头部碰到石礁,伤及神经变成瘫痪。当那声名显赫的异能人去夷岛招摇时,竟说能治。其手下人於是索取高价,先收一半,治癒後再收一半。异能大师去医过三次,说已经医好了,过两天孩子就可以起床。
  结果呢?无论怎样死扶烂抬,孩子依然起不了床。那异能人却离开夷岛了,而孩子则至今还躺在床上。所以隔两年,大师再去夷岛,便只得一百人不到去捧他的场。夷岛地方小,甚么事都容易传开来。他们还以为像在香港那样,可以一再起哄。
  由这件事,便知道异能的局限。道家原有以气为人治病这回事,但一直未曾得到很大成功,而且亦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结果毛病百出,终於为正统道流所不齿。却不图时至今日,又死灰复燃。王亭之可以预言,再过十年,这个社会现就会化为乌有。

  王亭之在前面已经说过,凡修「祝由科」的人,必须凝神守一,然後才能发挥功力。为甚么呢?盖凡异能必与守一澄心有关,即使修出小神通的人,亦必须继续炼心,专心致志,然後才能保持「异能」的状态。
  至於生出来就有异能的人,倘如不能修心,作太多酬应,又喜欢炫耀表演,他的异能便会日渐丧失,至少也会退化。
  实际上,出来行走江湖的「异能人」,心理压力很大。压力一大,异能亦会受到影响。
  夷岛的南茜,曾经对著一群人,用「眼力」来弯曲一柄不锈钢匙羹。那是一个晚饭的场合,他们吃西餐,餐未上来,大家倾谈著,南茜却忽然不语,大家望著她,循著她的视线,便发觉她面前的一柄汤羹,慢慢地自动弯曲了,有人不禁惊呼,南茜即一笑收眼。
  可是,後来她随王亭之学佛,王亭之拿一柄匙羹出来,叫她表演,她却试到满头大汗,匙羹却纹风不动了。

  事後她悄悄跟人说:老师那里有护法神,所以她的表演不灵。王亭之闻言,知道她其实是说鬼话,甚么护法神,她只是心理压力重,一重就无法发挥异能而已。
  所以弄到那些异能人重重心理压力,也是施术不灵的一个原因。王亭之戒异能人不可招摇,便亦是出於爱护,怕他们压力太重。
  日期:2010-6-20 17:42:00
  异能人聚众作乱
  异能之不宜招摇,除了一招摇便有心理压力之外,还有一些因素──

  心理压力大会影响异能,异能退化,便会出术行骗,这是循环,任何行走江湖的异能人,都很难走出这个循环的圈子。
  古代许多异能人,成为聚众作乱的首领,你以为他一开头就想作乱?非也,只是因为招摇行骗便不得不聚众,结果身不由己,才成为作乱的首领而已。
  有些作乱,则是於聚众之後勾结权贵,权贵利用他们的党徒,他们则利用权贵的势利,在平时,这无非只是彼此风光,及至非常时期,便会弄到天下大乱。最著名的事例,即是晋代赵王伦之乱。
  赵王伦作乱,是跟当时的天师道孙恩勾结。孙恩的叔父名孙泰,是个渔家,他行道之初,便作过一场异能表演(一说表演者是孙泰的师父)──他向邻家借一柄鱼刀,久借不还,及至邻家出海,向他索还鱼刀,他却对邻人说;「到了海上,刀自还你。」
  及至邻人出海,忽一日,一条大白鱼跳上船头,将鱼剖开,在鱼腹内便见到那柄鱼刀。

  这件事轰传下来,渔户都成为孙泰的弟子。是故孙泰孙恩两代,都擅长用水军作战,败後亦逃到海上。
  异能招摇,事故多端,真不可不戒。
  赵王伦之乱,导致後来南北朝的局面,为中国分裂的开始。这次事件,虽然背景错综复杂,但至少藉异能生事则是史实。
  我们若再屈指数来,自汉代的黄巾,以至清末的义和团,异能人所作的乱事,恐怕大大小小总有一百宗以上。中国传统重男轻女,可是由於异能之故,女人亦居然可以号令几十万兵众,如明代的唐赛儿。这些历史,读起来令人汗流浃背。中国人有一句谚语:「国之将亡,必出妖孽」,指的就是由异能人引起的社会现象。若太平盛世,这些社会现象则必不起。

  当日大陆有异能人初来香港,有人拚命渲染其能医万病,港人颇为起哄。王亭之认为这不是正常现象。
  其实如果翻阅史书,这类社会现象由汉末已经出现,朝朝代代都有过,无非只是群众的好奇心理,若有人因其好奇而加以误导,就哄动一时而已。
  香港人毕竟有福,对异能起哄一时,旋即不再理会了,那些人只好去海外招摇,但亦不见得怎样热烈,所以王亭之觉得,如今毕竟还是太平时代,是故才不致藉端生事,变成乱局也。
  由此可知,若真爱护异能人,实不宜鼓励他们招摇聚众以致行骗生事。
  日期:2010-6-21 23:06:00
  清末褚老人斗排帮故事

  异能人即使不聚众,只须招摇,亦非好事。在清代末年,即曾发生一件异能人「斗法」的故事,许多撰笔记小说的人都将之写入集内,平江不肖生且将这故事写入《江湖奇侠传》。因此情节或有渲染,但故事却必真实──
  宜昌有一位褚老人,精「辰州符」术,平常为人画符治病,也表演点「异能」,当地人对之颇为哄动。
  那时宜昌江口为运输木排必经之地。原来当时运送木材不易,木商就将杉木扎成一排排,顺流放下,排上例有一两名「排帮」在照料,这些排帮人物亦必懂画符念咒,据说他们能驾御风雷,保证木排不会沉没。
  那个褚老人常对人说,只须他一施法,木排就会堵塞不动。许多人听他说说也就罢了,有一次,一群年轻人听他说了,竟然软硬兼施,将褚老人拖到江边,要他作法。
  褚老人一时兴起,便将三枝黑木筷子插在岸边的沙滩上,喃喃念咒作法,果然,顺流而下的木排停留不动。只见木排上的排帮术士,连忙烧符作法,忙乱不堪,那木排不动就是不动。那群年轻人很开心,便拥著褚老人去江边的酒家喝酒去了。他们坐在楼头,欣赏排帮术士的窘态,不禁得意忘形。
  就在这时,却见那排帮术士从寮蓬提一只鸡出来,众人知道有好戏看了。

  只见排帮术士念念有词一番,然後含一口酒,对著鸡头就喷,正奇怪他想干甚么,座中的褚老人却忽地叫一声:「不好!」原来就当术士喷酒那一刹那,褚老人竟然立刻双目失明。
  众人当下惶急,褚老人却端坐不动,只叫人快点拿一撮白米来。在酒楼拿白米还不易,顷刻白米就送到褚老人手上。只见他一只手拿著米,一只手在空中画符,口中又念著咒,忽地喝声「敕」,将米向空中一抛,随即便呵呵大笑,双眼已恢复光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