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讲古代的奇异方术-正史有载》
第22节作者:
天问21 日期:2010-6-22 0:21:00
其实科学有它的功能性,普适性,但也有局限性。
古代玄秘文化有些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无知所造成的,但是也有些是人类对自然的哲学理解。中国古人推演出来的易经、八卦就是一种朴素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易经当然也有他的局限性,比如天地,君臣,父子这样的上下观念,束缚了中国的政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易经所蕴含的辩证法是极其深奥,也是永久适用的哲学观。
科学是消除迷信的武器,但是古代玄术,方术不全是迷信,有些事存在就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不可否认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清朝末年,中国的国运衰败以及沉痛反思使国人开始大力学习西方文化及科学知识,从很大程度上抛开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至后来,中国经济腾飞,国力渐强时,国人又开始重新拾起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学习、研究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连科学相对文明的西方都向中国古代文化吸取精华,都在研究学习借鉴中国的传统,我们又有何理由去摒弃老祖宗所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呢?
任何国家的古代文化都有进步和落后的东西,还是那句老话,我们要批判性的继承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古代的玄术,方术,风水等文化因素进行全面否定,是不理智,也是不科学的。
日期:2010-6-22 0:29:00
中国古代的巫术,玄术所引发出来的:针灸,中医,风水,你能否完全否定吗?
事实上,任何国家的人们,在最初都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无知和畏惧都促发了神话,巫术的产生。然而这些确是人类文化的根源。
科学固然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助推器,但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的上层境界必然是哲学。
但是西方的精确性,科学性的分析思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的综合性,模糊性的哲学观也有其长处和优势。
试看今日的中医和西医之争,大家就能看出一定端倪。
倘若把中医成为伪科学,那中国古代的医术是不是医不了人,治愈不了病人呢?
结果证明一切。
日期:2010-6-23 10:19:00
哈哈,写的东西有一个人很关注很热爱,足以。
接下来,我来介绍古代的巫蛊术:
巫蛊篇
彝族文化与方术的关系
扶乩的意念,当然是来自请神。至於请神,则是古老风俗,正式有历史文献可稽,在於夏代。夏代之前,当然亦必有此,大概人类畏惧自然,将自然神化,那时便已有跟神灵沟通的欲望。有些人为了满足这欲望,结果就成为「巫」这一行业。
在二十世纪,还可看到夏代女巫的影子,因为我国的西南彝族,即是夏民族的子孙,他们的老祖宗给商民族打败之後,渐渐便迁徙往云南、贵州一带,聚居於金沙江边。
一向以来,民俗学者没有太重视彝族文化,只是搜集他们的民间故事,发现他们也有洪水传说,同时故事中还有一对兄妹,叫做「伏羲」和「女娲」,因此感到大为奇怪而已。
五十年代,王亭之还住在广州,根据一些资料,写成一篇《伏羲的葫芦》,这文章当时颇为一些人注意。那时,王亭之就怀疑彝族文化,其实是很古老的汉文化。
到八十年代,一些汉化了的彝族学者,开始系统研究彝族文化,出了一套《彝族文化丛书》,才肯定了他们是夏民族的子孙,由此知道「十二兽」纪日的方法,也弄清了「十二生肖」的来源,最有趣的是找出了一些资料,证明古代阴阳家跟道家所承继的文化,如今还保存在彝族文化之内。
彝族自称为「罗罗」。大汉族把「罗」字加个「犬」旁,称之为「猡猡」,侮辱得很。「罗」是甚么呢?原来是彝语中的「虎」,所以「罗罗」也者便即是虎的子孙。
这样说起来,夏民族的图腾自然是老虎。他们由中原迁到乌蒙山,还把乌蒙山叫做「敖罗奔」,意思是「祖虎山」,亦即以老虎为自己的远祖。商民族以凤为图腾,周民族以龙为图腾,夏商周三代,龙虎凤俱备,实在即是汉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
伏羲其实真的是夏民族的老祖宗。「伏羲」二字,古代写法是「虙戏」,两个字都有「虎头」,因此足以证明,伏羲这个「先民」,乃虎图腾的夏族人也。
现在我们还流传 「祭白虎」的风俗。有些「冲犯太岁」的人(如寅年,凡巳年出生的人便冲太岁,寅年生人则犯太岁),在正月便要祭白虎,即是将一片肥猪肉贴在白虎的嘴上,这个风俗来源,大概来自夏民族对祖先的崇拜。
如今的彝族,对祭祀祖先还有一套仪式,由「毕摩」(祭师)主持,祭祀得非常隆重,认为可以消灾降福。
在仪式中便有一场舞蹈,由披黄衣的祭师戴上虎头面具来跳。主人家祭之以酒肉,所以祭虎即是祭祖。
日期:2010-6-23 10:20:00
彝族的历法也用虎来计算。他们把一年分为十个月,每月三十六日,是故一年便只有三百六十日。余下来的日子怎么办呢?彝族把这几天称之为「过年日」,不算在月份之内。
诗经《七月》中,「七月流火」之後,数到十月就不数了,然後就「一之日」、「二之日」怎样怎样。过去解诗的人,怎样都解不通这些「一之日」是甚么意思。如果知道彝族文化立刻便会明白,十个月过完,便是「过年日」,显然这些「一之日」之类即是「过年日」也。不懂彝族保留下来的夏文化,便连《诗经》都读不懂。
彝民每月的三十六日,分别用「白虎」、「小虎」和「黑虎」来计算,每虎管十二日,如初一为白虎头,初二为白虎耳之类,至十二为「白虎回」;十三则为小虎头,至二十四为「小虎回」;二十五为黑虎头,至三十六日为「黑虎回」。此中最凶的为初四,是日为「白虎口」,所以祭白虎的人,从前必拣正月初四去祭。这个风俗,可以追溯至四千年前,真的令人不敢相信。
白虎和黑虎连结在一起的图案,原来即是我们视之为非常神秘的「太极图」。有些人将「太极图」看成是黑白鱼,大误,是老虎才对。
由此可见彝族文化跟方术的关系。
所以中国的原始道教,实在跟伏羲很有关系。大概伏羲时代即有「虎历」,用白、小、黑虎的头、耳、眼、口、心、掌、腰、肝、肺、脚、尾来记日,一个月有三十六日,两个月(七十二日)即为一季,而一年则有五季。这样就可以解释历法跟「五行」的关系。
如今阴阳家将五行分配四季,春配木、夏配火、秋配金、冬配水,都好配,可是土呢?没法子,只好「散之於四季」,即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十八日,配之为土。这样分配十分之勉强。原来夏民族的历法是一年有五季,因此春夏中秋冬,恰恰就配上木火土金水,而且是相生的关系──春木生夏火、夏火生中土、中土生秋金、秋金生冬水,然後冬水又生春木。
所以比较起来,「夏历」的确比如今的阴历较合阴阳家使用。至少,在应用《易经》的场合,用夏历便要比用阴历要易於配合。《易》曰:「七日来复」,对这句话,有许多穿凿附会的解释,如果知道夏历,六六三十六日为一月,即是每月可以分为六个「六日」,配合一卦有六爻,那么到了周代,便会说:第七日即是另一循环的开始。──这才是「七日来复」之意。而「先儒」的所有解释,都无非只是他们一己猜测之词,而且完全猜错。
日期:2010-6-23 10:21:00
彝族巫师懂下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