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讲古代的奇异方术-正史有载》
第33节

作者: 天问21
收藏本书TXT下载
  烧芥子时念的咒,跟烧「恶木」时念的咒不同,念完咒,要高声呼喝所调伏人之姓名,同时想像黑芥子为病魔,令其附著於对方身上。烧时,又要想像此病魔已发挥作用,集中攻击对方的一处器官,如肝、肾、肺之类。
  据说,当烧完一千零八十粒黑芥子时,对方就会生病,但却不会死亡。
  倘如要为人化解,则不烧黑芥子而烧白芥子,想像白芥子化为降三世明王,入对方身中为其除去病魔,如是烧完一千零八十粒,则对方的病便可解。──据说,此法还可以用来解别人所施蛊降,不单只是解自己所「调伏」而致的疾病。
  这就真正是巫蛊之事的层次了。学密宗的人如果只对这类低层次密法感兴趣,那就根本不能称为学佛。
  在施法过程中,没说要给对方吃点甚么,纯粹是企图用棈神作用令对方生病,或用精神力量来替对方除病,是否有效,王亭之亦不得而知,但总觉得十分之邪门,同时亦不相信,光靠密宗的「观想」(想像)就有这令人得病或除病的精神力量。
  修的最恶调伏法,是令人得急病死亡。其法为在三角坛中先烧种种「恶木」及马粪之类,又再烧种种祭品,以及黑色的「食子」,然以大忿怒心,结著手印来念咒。在坛炉中,放上象徵恶人的偶像,偶像上又写上一些字,於是一边念咒,一边向偶像洒沙及芥子。
  据说,当念完一百零八遍咒之後,再用刀来刺这偶像,然後念咒将偶像焚烧,想像所调伏的对象死亡,那么,对方就会得急病。如是重复修法三日、五日、七日、乃至七七四十九日,对方无有不死。

  倘如要替对方解禁咒,则是以慈悲心来柔声念咒,再替对方向坛城献上供养,这样便可以令人康复。
  这样的禁咒死亡之法,亦没有提到要给对方吃点甚么,所以纯臼怯镁竦牧α俊@锩娴固岬剑绻卸苑教淼囊挛锘蛎⒅啵渡张枷袷币黄鸱偕眨α炕岣螅饩透乒仂赌涎蠼低返拇盗恕
  王亭之怀疑,下三部密有这种调伏法,实在是印度婆罗门的法术,亦即印度的原始巫术。当密法传播时,一些修密的人将之吸收,是故密法中才有这些巫蛊之事。但精神力量能否如此之大,致人於死,值得怀疑。
  另有一个「大威德明王调伏法」,要求则高一点。如果将这类法术视为精神力量,那么,要求高些的话,便应该精神力量更大。
  此调伏法有二。一个是结三角坛修法,念诵真言一万遍,念时结印。既毕,取黑泥作偶像,并於其腹中放置驴粪。事前准备驴骨做的金刚橛五枝,此际即取之为用,每橛各念咒一百零八遍,於是以二枝分钉泥像的左右肩,二枝分钉泥像的左右胫。最後取一枝,念咒一千,直刺泥像的心。

  钉毕,将泥像平放在坛前,用安息香将之慢慢燃烧,修法的人再念真言一万遍,想像明王将其人诛灭。据说,怨敌便会吐血死亡。
  另外一个法,温和许多,结三角坛修火供七夜,然後用荆棘柴燃火。先准备苦炼子叶一百零八件,於每件树叶上书写对方的姓名,於是念著真言,喝著对方的名字,将树叶逐件掷入火中。据说,树叶烧毕,其人即会降伏。这种调伏法,巫术的色彩更加浓厚,而原始色彩亦十分浓厚,相信必为古代印度民间的巫术。从前广州有些拜神婆,用黄纸写上受禁咒者的名字,一边诅咒,一边将之掷入火中,这个做法便跟烧苦练子树叶无异。至於鹅颈桥打小人的拜神婆,盖亦古代巫术之孑遗而已。关於巫蛊禁咒之事,始终是个疑团。

  日期:2010-6-23 16:48:00
  巫蛊非科学所能解释
  巫蛊之事不同道术,所以正宗道家不将巫蛊降头之类列为道法。我们看看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外篇》,里头列有隐形神遁、玉女变化、禁制野兽、水面行走种种法术,绝不见有禁咒生人的巫术,邪正之别盖由此知之矣。
  然则巫蛊之事虽非正法正道,亦非科学所能解释,可是,为甚么时至今日却依然流行不绝呢?所以王亭之相信,此中一定有包括下药、下毒的手段。因此东南亚一带的降头,才会给人认为是控制病毒或细菌。倘如只靠钉桃木人、念咒等等法术,那就未免太过事涉虚诞。虽或解释为「精神致病之术」,可是,单方面的精神运用,又如何保证一定能令对方生病呢?

  王亭之前面述说过的一系列巫蛊之事,除了怡保那个卖烧鸡的土女与法国工程师的故事之外,其余的故事,都同时有下药下毒的可能,所以王亭之始终不相信光是「精神」之术便可以致人於病。不过亦不全部排除「精神」的作用。据说,气功师发气可以影响试管中细菌的繁殖率,这是可信的事,所以於下药下毒的同时,巫师若同时用精神的力量来催发病毒或细菌,是则亦应视为合理。如今有许多病菌依然被视为稀有,无药可治,焉知这些病毒细菌不是控制在一些原始巫师手上也。

  日期:2010-6-24 11:00:00
  好了,巫蛊篇告一段落了,我们来看看古人的相人术。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自知者甚少,能知人者亦不多也。
  如何知人,长期全面的考察当然重要,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迅速的对人的品德能力进行判断(现代的面试就是知人识人),那么如何对人进行迅速的认识并判断呢?
  呵呵,古人有一套相人术:《麻衣神相》《曾国藩冰鉴》《人物志》等等,其理论之高深,其学问之精妙,非常值得现代人去研究学习。

  好了,我们来看看王亭之是怎么介绍古代相术的。
  ----------------------------------------------
  相术篇
  由巫蛊说到望气
  传说受巫蛊禁咒之人,气色跟常人有异,精於此道者,可以观其气色即知其受何种禁咒,此言不知是否属实。
  大马有一个巫师稍向王亭之透露,说人若中了猛烈的降头,脸色初时反而红润,但红润而浮,其气如流,那就要提防降头发作。

  如果照这说法,中国传统方术中的「望气」,便似乎跟南洋巫师有点渊源。据说望气之术,可由脸部气色知人所中的是「邪崇病鬼妖」,分为五科。其中的「邪」,包括瘟疫,即是传染病;亦包括「内邪」,那就是人体酝酿?的重病,在今日,则应包括癌症和爱滋。
  这望气之术,实非没有科学根据。人体内部机能有变化,在外部自应有所流露。所以中医诊症亦须望、闻、问、切。望也者,包括观察病人的气色,不只是望望舌苔,有时甚至要观察病人的肤色。
  春秋时,师旷见太子晋,一望其气色即语之曰:「汝声清浮,汝色赤,火气不寿。」这即是赚其气色赤而浮。盖色浮者声亦必浮。浮也者,即是说话没有尾音。要认识浮声很容易,有一位时时对新闻界发表高见的名人,初听其语气似关德兴,然而关德兴却有清而重的尾音,其人的声音截然而止,了无尾音余韵,斯即浮也矣。
  日期:2010-6-24 11:03:00
  扁鹊相齐桓侯

  中国的相人之术,来源其实很复杂,大致来说,应该包含望气、相畜、医术等因素,其中自然有阴阳五行。
  我们先谈医术方面的因素,历史上有一则很著名的故事,扁鹊相齐桓侯。
  扁鹊去到齐国,齐桓侯仰慕其声名,便招待他。扁鹊因此入朝见桓侯。既见,扁鹊对桓侯说:「君侯有疾,疾在腠理,若不医治恐怕病会变深。」桓侯摇头道:「寡人无疾」。
  及扁鹊退,桓侯便对他左右的人说道:「医生一定好利。明明人家没病,却说人病,如果给他医,当然容易医好,那么他就可以邀功受赏了。」
  过五天,扁鹊上朝见齐桓侯,对他说:「君侯的病已到了血脉,不医病就更深了。」桓侯不理他。及扁鹊退,桓侯不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