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讲古代的奇异方术-正史有载》
第37节

作者: 天问2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宋太宗年老,令陈希夷遍相诸子,看谁人堪继帝位。陈希夷未入寿王府,仅至其门,与门客二人交谈数语,即便回报太宗:「寿王真天下主。」那时有人笃他的背脊,说他根本未见寿王一面。太宗问他,他说:「寿王的门下二客,一将一相,由是推断寿王必为人主,否则门下客何以能成将相耶?」太宗由是决心立寿王继位,即是後来宋真宗。

  至於那两个门下客,果然後来亦分别位至将相。
  然而陈希夷虽善相骨,却似乎仍末至顶峰。有一段故事,可以证明强中自有强中手。
  钱若水少年时谒陈希夷求相骨法,陈希夷熟视良久,日:「过半个月请再来。」
  半个月後,钱若水果然依期而至,陈希夷却将他引入山斋,斋中唯一火炉,只见一老僧披著一件破棉衲,瞑目坐在炉边。钱若水向老僧作揖招呼,那老偕却理也不理。於是三人便围看火炉默坐,良久,陈希夷才问老僧:「怎么样?」只见老僧摇头道:「无此骨。」
  陈希夷便对钱若水说:「你三日後再来此处。」钱若水於是告退。
  钱若水如期再往,陈希夷对他说:「我初见你时,但见你神清气爽,觉得你若学仙道,可以白日飞升,可是末敢决定,所以才约你半月後来,待那老僧相你。然而老僧却说你没有仙骨,这样说来,你无非只是人间的公卿,得富贵长寿而已。」
  钱若水问那老僧是何人氏,陈希夷说:「他即是麻衣道者。」

  照这故事说来,麻衣的相法又高陈希夷一等了。世传麻衣及其弟子柳庄的相法,只重部位,由这故事看来,所传相法可能只是伪托。盖由汉人之重形格,发展到唐人之重神宇,是相学的进步,没理由到宋代又再退回重部位。
  日期:2010-6-25 12:16:00
  神宇不同性格
  人每以为相人之神,即是相人的性格,其实不然,神彩器宇跟性格了无关系。
  五代时,有一个不倒翁冯道,历事五朝,官居宰辅,性格温和,好好先生之至。他曾跟和凝同事,和凝则性急。

  一日,和凝见冯道看一对新靴,因问道:「买了多少钱?」冯道举起左脚给和凝看,说道:「九百。」
  和凝闻言,立即谴责身边的小吏说:「为甚么你替我买靴,却要一千八百文,那岂不是报大了一倍数。」小吏分辩说不曾赚半文钱价,和凝拍案大怒,不信小吏所言。
  那冯道待和凝发完脾气,却徐徐举起右脚对他:「这一只也是九百。」於是引起哄堂大笑,和凝面红耳热。
  如果论性格,人一定诟病和凝偏急,而欣赏冯道的温婉幽默。可是当时却有相士,独称和凝富贵令名终身,而却贱冯道而不肯替他看相,私下且谓其「神鄙气贱」。由是可知,人的神宇实跟性格不同也。
  然而相神气实在甚难,据高人云,相人神宇须在其人急时、喜时、怒时、悲时、乐时,而不在其肃容候相之时。换言之,必须要在其七情发动之时相之,然後始得其真。盖神难在完,气难在清,七情动而犹完犹清,则难得矣。

  日期:2010-6-27 20:15:00
  鲍鱼王阿一的相格
  我国的相人术,至宋代已发展至高峰,其时西域的相人术又由天山南北路以及南海水道传入,於是更加推进了这门术数的发展。
  《青琐高议》记西域胡僧所传的相法云──「气欲伐,不欲发;骨欲细,不欲露;肉贵厚而莹;发贵黑而光;目欲相去远而黑白分明;眉欲秀而沈唯相对而起;口红润而方;鼻隆高而贯。」
  这些相法,包含了神气、骨法、体态、部位,已可谓集相法的大成。也可以说是中国相法与西域相法两种文化交流的产物,只不过文人好奇,乃独称赞西域而已。

  关於上述相法,王亭之可以举一个公众人物为例,那就是「阿一鲍鱼」杨贯一。当其未成名时,王亭之暗中为其看相,但见其气伏而不发;骨细而不露,口鼻眉眼均不俗,乃间其生辰八字,为之起一斗数盘,然後始谓之日:「你有二十年好运,一定扬名国际。」那时阿一听起来还以为是神话,一家饭店的主事人焉有扬名国际之理耶。如今,许多国家元首都想一见此名厨。

  古人相士,重能立身朝廷,为民请命,而不相其本人的享受禄命,是故便重神宇骨气。
  日期:2010-6-27 20:17:00
  宋人相神的故事
  宋人的相法故事中,亦有一则,可谓识英雄於未遇之时。
  钱若水曾在家中延请一相士看相,慎重其事,吩咐看门人不得让任何客人内进。然而相士刚坐下不久,便听见门外有喧争之声。钱若水叫看门人进来问,对日:「门外有一秀才欲请谒,告诉他有客,他怎样都不肯走。」钱若水吩咐拿他的名帖来看,上面写?「临江军进士王钦若」。心想,他既然是本地人,又是进士,不妨叫他来一见。
  王钦若既入,钱若水见他只戴头巾,心中已不高兴,再看他行路如雀跃,脚跟不点地,加上一个大喉结,真是形容难看。待他开声时,又是一把鹅公喉,声音嘶哑,钱若水自然便不把此人看在眼内。可是那个相士,端相了王钦若一番之後,却连钱若水都不管,只迳自移座,便坐在王钦若身边。
  钱若水觉得王钦若很讨厌,略一招呼便把面色给他看。王钦若见话不投机,便告辞了。他走,那相士居然不顾主人,随?他离座而去。钱若水心中觉得很不是味道。

  後来他使人问那相士,相士说:「此乃大富大贵而且高寿的相格,只有一点美中不足,命中无子。」後来王钦若果然拜相,八十余岁才死,宋真宗命其女婿为嗣子。
  那相士不因王钦若形容鄙陋而小看了他,於其微时即许其富贵寿考,当然不是凭部位来看相,而是论其神气骨格。孔子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并不是否定相法,只是否定光凭形容来论相,那位宋代相士可谓得孔子之心矣。
  亦有人跟王亭之看过相,许为中富。其时为七十年代後期,那相士许王亭之有九千万身家。当时王亭之不禁好笑,因为他只相王亭之的鼻,以鼻为财星,是故云云,况且当时拉王亭之去看相的,是一位上海中富,末看其人,先看其友,这原是江湖术士的伎俩,是以便亦以中富许王亭之矣。殊不知王亭之的相坏在神不足,气不况,因此根本不可能富贵,而且世寿亦不高,能浪得虚名,只是骨格尚非下贱而已。所以找江湖术士看相,无非只博一笑,千祈不可当其。盖相神、相气、相骨,皆非易事也,而流年部位、五官三停等等形而下的相法,则虽三脚猫亦优为之。

  日期:2010-6-27 20:19:00
  有一位自命为名家的人,发免费证替一个女人看相,实质是将之作为授课的活教材。他将那女人说得一钱不值,算到人流泪还不收口。後来那女人设法托人介绍来见王亭之,王亭之见其部位虽差,但神气却清朗,於是稍加援手,後来便相当安乐了。此即相神之一例。
  俗语说「相由心生」,果然。可是一般人却不知道,人相貌的改变,先由神气改变起,气先变,然後形貌才随之改变。
  有些人,本来下巴尖削,一般相士必以为其人晚运欠佳,可是只须其人心地正直,到晚年下巴的长相便会改善,由尖削变为圆正。长相的改变牵涉到骨格,本来人到晚年骨格早已成型,如何还能改变呢,殊不知气到则形随,是故气变便能形变。
  因此说「相由心生」,实际土是说形而上的气质改变,神彩气机的改变,形而下的相貌部位,只是神气的附属品。

  当年叶特生患癌,夏婕甚为内疚,因为她旅游西藏,在古格里废墟中捡来两具印模的泥佛像,回到香港,一具送给叶特生,一具送给王亭之。叶特生患病後,有术士认为是佛像之累,便将佛像交回夏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