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讲古代的奇异方术-正史有载》
第50节

作者: 天问21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件事发生之後四年,蜀国亡;六年而魏帝被废;二十一年而吴国灭,是即「三公锄」。至於「司马如」,则指司马氏之兴。可是到了晋恭帝元熙二年,他亦被刘裕所废,恰如司马炎之废魏蜀吴三主。

  连称为正史的《晋书》都有此记载,足以证明荧惑为谣谶这个观念,已为当时的儒家所接受。因为儒家自董仲舒之後,已经建立了根深蒂固的「天人感应」思想,所以便能接受荧惑谣谶之说。
  汉成帝时的「政评」谣谶
  有一些历史上的谣谶,可以当做政治评论来看。例如──
  汉成帝时流行一首童谣「燕燕尾涎涎,张公于,时相见。木门仓琅琅。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这个成帝好微服出行,他的幸臣是富平侯张放。每次出行,成帝便扮作张放的家人,称张放为张公子。

  有一次他到河阳公主家中,饮酒作乐,见到舞伎赵飞燕,於是纳之为妃,从此宠幸。
  这就是「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了。
  後来立赵飞燕为皇后,赵氏因此贵显,原本寒微之家,忽地门上装上金环,那就是「木门仓琅琅」。
  赵飞燕虽受宠幸,却不育,然而她却妒怨後宫的宫人生子,凡後宫皇子一生下来便给她害死。这就是「燕飞来,啄皇孙」了。後来赵飞燕亦给定罪伏死,这便即是「皇孙死,燕啄矢」了。
  然而这首民谣虽然说是流行於汉成帝初登位之年,但王亭之却怀疑它实在是民间对「赵飞燕事件」的政治评论。赵飞燕立为皇后之後,後宫皇子生下来就必死,当时此事必轰动朝野,由是有此「政治评论」,预言赵飞燕一定也会因之而死。

  日期:2010-7-2 22:54:00
  谣谶变成方术
  由汉代起,便有一批专门解释谣谶的方士兴起,於是谣谶即便成为方术。这些方士,精通天文、风角、推步,即是要懂得点天文学、气象学、历算学,然後才能用之以解释谣谶。传世的《京氏易》,即集天文历算的大成,由是可窥当时治学的风尚。
  这些方士,运气好的可以给皇帝徵召,从此平步青云,终身俸禄。差一点的,亦为王公大臣所供养。
  他们自己也制造谣谶作为预言。例如王莽时的卫将军王涉便养著一个道士,名叫西门君惠,精於天文谶纬。他对王涉说:「星孛扫宫室,刘氏当复兴」。又说:「国师公姓名是也。」国师公是刘歆,西门君惠想王涉协助刘歆反王莽。假如成功,这个国师公便应该是他了。
  直到南北朝,这种风气依然继续。例如齐梁间的道士陶弘景,瞧准萧衍当兴,其时萧衍封为梁王,他便解图谶道:「水王木为梁字,梁王当兴。」──他所解的图谶至今已不传世,应该像《推背图》一样,以水木为图中的形象。

  陶弘景运气好,萧衍後来果然称帝,他虽然依旧住山,却有「山中宰相」之称,比西门君惠幸运得多。
  日期:2010-7-2 22:57:00
  宋明帝自造谣谶
  有时,连一国之主都会自造谣谶,以求达到政治目的。
  刘宋明帝因诸皇子皆年幼,恐怕自己身後会给重臣造反,於是便以「不能奉幼主」为题目,诛杀了几位将军。
  然而有两个人他却不敢动。一个是国舅王景文,一个是宿将张永。特别是王景文。若一旦幼主临朝,皇后听政,一定会用自己的兄弟为宰相,因此就容易「不为纯臣」。

  於是明帝便自造谣谶曰:「一士不可亲,弓长射杀人。」前一句「一士」意指王景文,後一句「弓长」意指张永。
  谣谶既流入民间,王景文闻谣惊惧,乃自行上表,要求离开京师,到扬州去居住,明帝立刻答允。
  然而不久明帝病笃,却依然遣使迭毒药,赐死王景文。
  至於张永,由於他年纪已老,总算放他一马。可是後来明帝的儿子刘昱,却只做了四年皇帝,便为萧道成所杀,改立他另一个儿子刘准为帝。不过刘准也只前後做了两年皇帝,便为萧道成篡位,改国号为齐。
  这时,若外戚王景文与诸元老重臣尚在,一定轮不到萧道成连续对付两个皇帝,是故明帝是自造谣谶,亦可以说是看走了眼,因而自食其果。

  日期:2010-7-2 23:00:00
  桓玄造谣起家亦因谣被杀
  有些事情非常奇妙,可以说是报应不爽,以谣谶起家的人,亦因谣谶而死。例如晋代的桓玄。
  桓玄为桓温之子,秉承父荫,加上他也的确有学问,是故便成为一时的「人望」,用现代话,即是人气急升。他出任义兴太守,虽领一邑,却嫌官小,居然弃官而去。
  後来王愉令其代江州刺史,殷仲堪等人拥护他,於是一时声势显赫,以至领八川军事,几乎总领全国兵马。这时,他却要去对付殷仲堪了。於是造谣谶曰:「芒笼目,绳缚腹,殷当败,桓当复。」
  谣谶既流行,桓玄的士兵人人都相信会打胜仗,而殷仲堪却士气不振。交战结果自然是桓玄大胜,於是抢了股民地盘,为江州荆州二州刺史。
  桓玄势大之後,挥军人京,杀了会稽王世子,自封太尉,用天子旌旗。不少人便怂恿他谋朝纂位。桓玄果然听计,便废晋安帝自立为皇帝。然而他的皇帝却只做了前後三年,即为刘裕所败被杀,安帝复位。

  刘裕兴兵时为五月,於是造谣谶曰:「草生及马腹,乌啄桓玄目。」五月为马(午属马),这分明亦是为了振奋士气而造谣。桓玄造谣起家至失败,不过前後六年。
  日期:2010-7-2 23:02:00
  齐的谣谶
  我国南北朝时代,可以称为军阀混战时代。这个时期,有不少预言世事的谣谶。现在先谈几则六世纪中叶关於北齐的谣谶。
  北齐的开国君主名高洋,原是东魏的大臣,废东魏孝静帝自立。其时早已流行一首谣谶曰:「马子入石室,三千六百日」。

  原来高洋生於午年,午的生肖为马,故称为马子。
  其时政府的办公重地,正为卖国贼石敬塘当年所用之所。这个石敬塘,引契丹兵灭後唐,割燕云十六州用以酬谢,并奉契丹为父,自称儿皇帝,人之无耻,莫有更其之者矣。因此他的旧居人便称之为石室。
  高洋为帝,果然十年便终,恰符三千六百日之数。
  与此同时,西域人陆法和入北齐。忽於其住宅墙上题一谣谶曰:「十年天子为尚可,百日天子急如火,周年天子迭代坐。」
  原来这谣谶正预吉高洋三代皇帝的年数。十年天子指高洋。高洋死後,其子高殷立,然而才做了四个月不到的皇帝,便被常山王高演所废,史称为北齐废帝,这就是「百日天子急如火」了。不过高演在位,才做了一年前後便病死,这即是「周年天子」。

  这样的谣谶确有预言的性质,难怪就会发展成为《推背图》这一类的预言书。
  关於北齐废帝,他做皇帝虽然只做了前後四个月,却有一个很有趣的童谣与他大有关系,而事前却无人能解。
  他登位前几个月,忽然流行一首童谣道:「阿么姑祸也,道人姑夫死也」。京师中满街儿童都在唱这两句歌谣。
  及至废帝被杀,他的皇后改嫁杨愔,人们才能解释道首童谣。原来他的皇后出身尼姑,当时方言,称尼姑为「阿么姑」。废帝为王子时到尼庵拜佛,居然看中了一个小尼姑,便命她还俗,然後纳为王妃。及至登位,竟然册封她做皇后,废弃原来的正室。
  至於杨愔,曾经做过道士。皇后改嫁给他,废帝便成为「道人姑夫」(道人老婆的丈夫,真是一塌糊涂!)

  这首童谣真可谓奇验,然而事前又有谁人能解释明白呢?
  此外还有一首童谣:「千里买药园,中有芙蓉树。破家不分明,连子随他去。」北齐废帝死後,皇后带著他的儿子去改嫁杨愔,愔谐音暗,是即所谓「不分明」,「莲子」也就是「连子」。皇后改嫁已经是悲剧,还要「连子随他去」,那就当然是大悲剧。
  然而谣谶之耐人寻味,却亦正在於它的预言力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