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讲古代的奇异方术-正史有载》
第51节作者:
天问21 日期:2010-7-2 23:06:00
志公和尚的谣谶
还有更奇妙的事,是一首谣谶要经过几百年才能得到解释。
西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立国,国号为梁。他做了四十八年皇帝,祟奉佛教,其时不少西域高僧来华,梁武帝都为施主。
他曾经供奉过一位宝志,称之为志公。这志公具神通变化。梁武帝要为他画像,志公不肯,於是派高手画师去见他,企图靠画师的记忆来造像,然而亦不成功,因为画师但见其面貌变化多端,忽老忽少,忽美忽丑,简直不知道应该记那一个面貌才是他的面目。
这个志公对後世兴衰作丁不少谣谶,最奇妙的一首是:「两角女子绿衣棠,却背太行邀君皇。一止之月必消亡。」
这首谣谶,直至二百余年後唐玄宗之世,时人方才得解。其时安禄山作乱,「两角女子」便是「安」字,「绿衣棠」藏「禄」字,「却背太行」,即是暗藏「太行山」的「山」字,安禄山於西元七五五年天宝十四年作乱,至西元七五七年至德二年正月被杀。
我国历史预吉诗的兴起,即是受志公谣谶的影响而来,也可以说,它直接影响到《推背图》一类预言的制作。由是,谣谶便跟方术发生了直接的关系。
日期:2010-7-2 23:08:00
魏太武帝因谣受辱
有些童谣,居然可以影响到重大的政治事件。例如魏太武帝拓拔焘於西元四五0年庚寅,既杀司徒崔浩,且尽诛其族人,於是乃亲自引兵攻汝南符坚。
大军过广陵,太武帝向广陵太守臧质求酒,十分客气。可是臧质却令人送他几罎小便,还写一封信答覆他道:「不闻童谣耶?虏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冥期使然,非复人事。」
佛狸是太武帝的乳名,臧质据童谣谓其死在明年,太武帝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然而却又奈何他不得。
第二年辛卯,太武帝无事,正以为童谣无验,然而才过两个月,即是第三年壬辰二月,他便为宗爱所杀,另立南安王为帝。到了十月,宗爱又杀南安王,再立文成帝。文成帝一登基,立刻就杀了宗爱。一个月内,一君一臣相继而死。
然而,太武帝的死期,却只比童谣迟了两个月。南朝的臧质竟然有胆据童谣来羞辱他,真可谓行侥弄险。若太武帝不为宗爱所杀,他极可能引兵攻广陵来报复。
後来北魏的国运,远比南朝的刘宋为长,只是接下来的几代君主都信佛,而且国内权力斗争日急,是故才无暇挥军南侵耳。
日期:2010-7-2 23:11:00
刘宋王子年的谣谶
南北朝刘宋末年,北方的北魏固然君臣相杀,南朝刘宋亦好不了多少,文帝晚年被太子所弑,太子又被弟弟杀死。这位弟弟登基,死後传位给其子刘子业,然而却只做了几个月皇帝,便又被杀,真的是皇帝有如走马灯。
这时候,方士王子年便作了一首谣谶道:
「欲知其姓草肃肃,谷中最细低头熟,鳞身甲体永兴福。」
谣谶唱了三年,萧道成便杀了後废帝刘昱,改立顺帝刘准。刘准做了前後两年皇帝,终於又被萧道成所杀,立国号为齐。
王子年的谣谶「草肃肃」,自然是「萧」字。「谷中最细」是五谷中排名最末的「稷」,借用以指「社稷」,即是「天下」。「低头」是「道」字(头为「首」),「熟」即是「成」,因为秋熟亦称秋成。至於说「鳞身甲体」,即谓萧道成登天子位,天子为「龙」。
王子年这位方士所作的谣谶,可谓奇验。然而亦有史学家认为,他是瞧准了当时刘宋的形势,知道萧道成一定得势,而且有不臣之心,因此才写这首谣谶。
因为萧道成登基才不过四年便死,而且第三代皇帝被废,被叔叔萧鸾篡位,萧鸾的儿子萧宝卷亦被废,是则焉能称为「永兴福」耶?
足见王子年的预言有问题。
日期:2010-7-2 23:13:00
北齐末年的童谣
西元六世纪中叶,我国北方的北齐亦天下大乱。传至後主高纬,这二世祖不知国势已危,还迷头迷脑玩木偶戏,不但自己雕刻木偶,还亲自上场搬弄。
高纬喜欢玩雕成老人形的木偶,对人称之为「郭公」,於是都城中便有谣谶唱道──
「邯郸郭公九十九,伎俩渐尽人滕口。大儿缘高岗,稚子东南走。不信吾言时,但看岁在酉。」
这高纬在西元五六五年乙酉登位,前後十三年,至西元五七七年丁酉,高纬传位於幼子高桓,想做太上皇享清福,然而就在这年,北齐便为北周宇文氏所灭。幼主高桓逃走,高纬的长子逃走入山被捕。
这样一来,就真的应了谣谶,不但年份应,连人事都应。是则这类谣谶便真的比方士王子年所作者,要高明得多了。
另外北齐末年还有一首童谣:「金作扫帚玉作把,净扫殿屋迎西家。」西家者,即指北周,因为当时北周宇文氏的疆土,正在北齐高氏领域的西方。其初,北齐的势力比北周要强盛,两国数度交锋,周师都为齐师所破。无奈北齐後主高纬但求享乐,而且生活豪奢,後来才为北周所乘,不过这首童谣,却亦可以当成「政论」。
日期:2010-7-2 23:17:00
有关科闱的谣谶
从前的人很相信科名由神鬼主宰,是故便传有许多科闱冤鬼报仇,或鬼魂报恩的故事。同时认定土子之中与不中,皆有天意。於是历史上便有一些关於科名的谣谶。
明正统年间,於戊辰年会试後,京师士大夫都听到一首童谣,谣曰:「众人知不知,今年状元是彭时」。由於童谣宣扬得太厉害,大家便都等著发榜,看结果如何。
及至榜发,彭时果然高中状元。
又如明万历壬子年,山东乡试期间,济南府忽然流行两句童谣道:「三人两小,太阳离岛」。当时不得其解。
及乡榜发,第一名解元徐海曙,字日升,众人始知童谣奇验。因为「三人两小」正是「徐」字,「太阳离岛」便是「海曙」、「日升」。姓名表字无一不合。
可是童谣亦因此而有假的。
清代有一个秀才翟永龄想赴南京参加会试,可是缺乏盘川,於是便买枣子数十斛,每过街市,便呼集街童,人人分一捧枣,却教他们唱道:「不要轻,不要轻,今年解元翟永龄。」。
童谣流行後,有人信以为其,便去拜访翟永龄托大脚,且以高价买他的枣子。翟永龄於是筹足旅费。可是这科解元却另有其人。
日期:2010-7-2 23:19:00
唐代裴度造谣平淮西
制造谣言的伎俩,有时亦用於军事。
唐代吴元济据淮西作反,朝廷命裴度发兵征伐。由於吴元济声势浩大,官兵心怯。裴度於是祭天,主坛的道士禀报裴度,说有徵兆,请发掘某地。裴度便令士兵发掘,掘至寻丈,得一石碑,上有谣识曰──
「井底一竿竹,竹色深深绿。鸡末肥,酒末熟。障车儿郎且须缩。」
谣谶流传出来,众人莫得其解,乃有方士向裴度上书解曰:「鸡末肥,肥去月,乃己字;酒末熟,酒去水,乃酉字。」於是断定吴元济必败,期为「己酉」。
当时方士之意,殆指第二年八月。
因为第二年岁次丁酉,可是八月的干支却是己酉。然而谣谶中其余各句却末得解也。不过当时的人却也不追究许多。裴度於是乘机令李愬领兵征淮西,李愬却拣一个己酉日偷袭,一战成功,生擒吴元济,淮西之乱乃平。
这宗事件,是裴度出术,利用天示谣谶来振奋士气,盖其时朝廷早已积弱,经过安禄山、史思明、李怀仙等节度使先後作乱,朝廷元气早已大伤,若不能一举破淮西,吴元济便将坐大,於是便用谣谶来鼓舞士气,以期收功。果然如其所愿,裴度真不愧为名相。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