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6-10 07:46:43
3,1,卑微的希望也遭破灭(2)——《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苏丹俊哈哈大笑说,“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哪里还记得。不过一个人的声誉是需要靠时间来累积的,不像学裁剪那么简单、可以速成。掌握裁剪技术容易,获得裁剪技术很高的声誉比较难。自从我那次替朱爱华出头之后,对于那些不会裁剪的同事来说,只是当着新闻,议论一阵之后就完了,可是对于那些懂裁剪技术的师傅们,尤其是那些平时喜欢在被人请求的时候摆架子、刁难人的,都受到了不小的震动,因为谁也不再愿意像周师傅那样被人弄得下不了台。”
“这样一来,那些不会裁剪的同事在厂里求人帮忙裁剪反而比以前更容易了,相对于那些老裁缝,尽管大家惊喜或欣赏、甚至有点敬佩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自学掌握了裁剪技术,依然觉得还是请其他老裁缝裁剪更加放心,因此在厂内请我裁剪的人并不多,自然也就谈不上能对在厂里找对象有多少帮助。”
其实苏丹俊并没有百分百实话实说,他只是不好意思将他当年的糗事告诉晚辈而已。真实的情况是,厂里漂亮的女同事,只要开口,基本上老裁缝们都会热情帮忙,但假如女同事不够漂亮,那么往往就会吃闭门羹,如果还是一个不太漂亮的刚进厂不久的女学徒工,则会遭到干脆的拒绝。这样的求助无门的女同事就会退而求其次地来请求苏丹俊帮忙裁剪衣服,徐小清就是这样一位女同事。
朱爱华在车间里公开发表的求偶条件帮助苏丹俊认清了自身的条件,他务实地不再把找对象的眼睛瞄准厂花级别的女孩,也许是读了太多的爱情小说,他也排除了最差的女孩,比较理智地选择了中等偏下的女孩。当徐小清在表达了一番对他的敬佩之情之后,他几乎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她的请求,并且在帮助她裁剪完毕后,还主动请缨为她缝制。苏丹俊的热情让徐小清脸上放出了惊喜的光芒,连原本看上去不太漂亮的模样,在他眼里也变得甜美起来。苏丹俊暗想:也许这就是上帝为我准备的新娘,我们还是才貌相当的。一来二去,还真有点郎有亲、妹有意的味道。
转眼间又迎来一个江南最寒冷的冬天,没有暖气,也没有火炉,房间里和房间外几乎是一样的气温,春节前又是裁缝最繁忙的时候。就在这时,他再次接受了小清的委托——替她裁剪缝制一件过年的新衣。苏丹俊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次一定要有所突破。与小清私下接触已经有半年多了,还一次没有去过她家,这次一定要争取堂堂正正地进入她家做客。
冰冷剪刀剪不断他的热望,一针一线连绵着他的痴情。浪漫的苏丹俊总以为“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出花来”。可是,当他苦熬了几个寒夜,手捧凝聚满腔热情和希望的新衣突然敲开小清的家门时,小清只是半开院门,在门口接过了新衣,微笑着说了声“谢谢,明天见”,就关上了她的家门!
徐小清的拒绝使苏丹俊认识到,想用真情去感动并不以感情为第一需要的女孩是多么天真幼稚。
好在这时候苏丹俊的生命中出现了一次重大的转机,很快就将这一懊恼和失望冲得一干二净。
(未完待续)
2011-6-10
日期:2011-06-13 07:38:46
3,2,走红地毯的人——《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三哥,快吃晚饭,今晚我们去上夜校。”苏丹俊下班后刚进家门,就听妹妹苏丹馨喜气洋洋地大声说。
“上什么夜校?”苏丹俊心想,我又不参加高考,上什么夜校?
“市总工会的业余夜校。”
“我是问去学什么?”
“学日语。”
“什么!学日语?怎么回事?”
“市总工会的职工夜校恢复上课了,开办的第一堂课是日语学习班。市总工会的教室被占用了,还没有腾出来,暂时借妈妈学校的教室授课。赵玉珍爸爸让她去学、妈也让我去学,唐秀英听说了也想一起去学,我就顺便替你报了个名。其他的我也不清楚,今天晚上是开学典礼,详细情况你去听听就知道了。”
赵玉珍比苏丹俊大两岁,也是同一个大院里的邻居,她的父亲是市总工会主席。这时候苏丹俊对日语的认识还几乎是零,他对日语唯一的了解就是从抗战题材的影片中看到的日本鬼子说的什么“米西、米西”、“八格牙路”。他在中学学的外语是英语,还不太感兴趣,不过想到院子里的两大美女唐秀英、赵玉珍都去学,顿时两眼放出了光彩,高兴地连声说,“好,一定去,趁着年轻多学点东西也好。”
精力过剩,充满好奇,又看不到前途的苏丹俊在他22岁时就这样被一系列偶然的因素引上了日语学习的道路,谁也没有想到,苏丹俊的人生因此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如果不是这个在当时看来微不足道的选择,苏丹俊就根本不可能由一个残疾小裁缝,成长为一名跨国企业的总裁。
许多一事无成的人往往把自己失败的人生归结为没有机会,小时候条件不好,出生贫寒等等。其实人的一生有无数次的机会,这些机会,并不直接导致最后的成功,但却是走向最后成功的起点,就像长江黄河的源头是由无数小溪构成的,假如没有第一条小溪,就无法形成最后的江河。
所以,一旦有任何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机会,千万别轻易放过,假如你还有好奇,有热情,有精力,有条件,就请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机会。
在日语学习班的开学典礼上,苏丹俊意外地遇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孔四维,他奇怪你地问,“你怎么也来学日语?你不是最讨厌外语吗?”孔四维不但是苏丹俊的同学,还同样是文学青年,他的小说写作和投稿热情都比苏丹俊还高。尽管还没有一篇小说被选用,但他毫不气馁,他曾得意地对苏丹俊说,“别看现在几乎每写一篇都是退稿,但只要一篇打响了,我这些退回来的稿件就都能起死回生。”听到苏丹俊的问话,他得意洋洋地说,“这你就外行了,学好外语能更好地学好母语啊。”
“为什么呢?”苏丹俊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
“嗨,你这都不懂啊?你没听说过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哦,”苏丹俊听得似懂非懂,忽然问道,“不知道日语难学不难学?”
“日语简单,”孔四维一副专家口味,“当年郭沫若东渡日本之前从来没有学过日语,他在登上去日本的海轮之前,买了一本日语初级教材 ,开始自学日语,等船到了日本,他已经学会了日语。”
“真的假的?日语这么容易学?”
“那还有假,据说日语中有很多汉字,估计连猜带估,八九不离十吧。”
“可是,如果日语真是这么容易学的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会,我们学会了还有什么价值呢?”
“这个我倒没有多想,反正先学了再说吧,我也不指望学日语出人头地,我的追求还是在写小说。”
苏丹俊很快就明白了孔四维来学日语的真正原因,他确实不指望靠学日语出人头地,而是为了来追求苏丹俊的漂亮女邻居赵玉珍。孔四维和赵玉珍在同一家机械厂当学徒工,可是不在一个车间,因此想利用业余学日语的同学关系来多增加接触机会,培养感情。
就在这时,苏丹俊听到主席台上市科委主任的发言讲到了为什么要开办日语学习班的理由。
(未完待续)
2011-6-1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