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人谋杀谜团》
第10节

作者: 南宗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村长抛下悲悯的表情,疑惑地扭头瞧瞧宫政,目光极为不安:“还要去寺里?”他又立刻补充解释他自己的疑虑:“这寺里的事情,不归我们村委会管。虽然彼此关系不错,但是,我去那儿的话,总感觉不大合适。行政上的关系,很复杂的。”

  村委会与寺庙素来井水不犯河水,甚至退让三分,毕竟寺庙是吸引游客、增加村里收入的源头
  聂成德纳闷:“寺庙不是你们村的地界吗?”
  村长:“算是。不过,寺庙直属区里管辖,和尚的事情由和尚的领导负责。”
  聂成德:“那也无碍。我们出面,你陪同。”
  村长这才勉为其难。
  4

  鸟园到寺庙需要步行二十分钟,道旁尽是树木。村长出面告之,便无票过了售票处。
  临近寺庙,视觉便被古色古香所袭,肃然起敬。寺庙周身飘着淡淡的香火味,缠绕在清新的寒气中,宁静舒心。进入其中,环境显得空荡荡,并无游客。只见回廊处,有一名瘦小的年轻和善在扫雪。
  聂成德上前出示证件,说明来意。
  和尚答道:“住持不在。这几日由监寺主事。”
  监寺是寺院的高级管理人员,次于住持。总领院门诸事,主要负责库房,包括日常生活。由于寺庙不大,所设职位不全,但监寺不可缺。

  聂成德:“那麻烦你找一下监寺。”
  和尚双手合十,施礼:“请施主稍等。”
  年轻和尚离去后,宫政和聂成德回身扫视四周,发现村长赵富不知何时已溜走。
  他们漫步观看寺庙的摆设,巍峨庄严,古韵味十足。殿前正中供香火的鼎映入眼帘,鼎内仅有几束香在燃烧,冒着袅袅的青烟淡上九霄。这与春夏秋三季的实况反差巨大,没有香火缭绕、人声鼎沸,沉静在一种与自然和谐中。
  他们站立在大殿前,注意到门柱的一幅对联,实为诗句。
  “落絮垂柳没屋,清廉不语佳吟。”
  宫政晃头晃脑默念,摇头不解:“啥意思?”

  宫政原本对诗词甚是头疼,不喜好读书,但是,却感兴趣。这源自他娶了一位大学语文老师,爱屋及乌。妻子早逝,更加思念。
  聂成德瞧了宫政一眼,抬头望诗,一知半解道:“大意是房屋周围布满飘落的花絮和垂枝的柳树,清静清贫里吟诵着佳音。应该是表达心中无所牵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之类的情感。”
  细腻与粗犷总是格格不入,粗犷的宫政自然难以理解细腻的诗人,但是,并不代表粗犷与细腻无法融合,他的女儿宫布布便是粗犷的他和细腻的妻子的融合体。
  日期:2011-5-7 14:55:00
  两人攀谈,迈步跨过门槛,进入大殿。巨大的佛像赫然入目,震撼心灵。殿内空旷安静,不见一个和尚,唯有香烟袅袅,带给人豁然开朗和安详的感觉。摆设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正上端佛像威严宏大,佛前有各种供品、香炉以及唤不上名来的陈设,其下有大蒲团两只,是供人跪拜之用。

  他们向四周扫了一眼,并无观赏膜拜之意,也并不觉得稀奇。
  聂成德感慨道:“出家人的心境令人敬佩,身处这寺庙中,耳濡目染,不免深有感触。”
  宫政回顾聂成德调侃:“现在哪还有几个真和尚!”
  “施主此言差矣。”
  一个声音犹如晴天霹雳般冒出,洪亮沉稳,仿佛来自佛像,着实吓到两位。
  作为丨警丨察,心理素质自然不在话下,不会觉得是鬼神之声。他们定睛细瞧四周,寻找发声源。
  终于,在陈设巨大佛像和供品的台子左侧看到那位结跏趺坐的和尚。他一动不动地坐在如此隐蔽的地方,如同一尊佛像。乍一看,还真不容易察觉。

  只见他肥头大耳,红光满面,想是被这寺庙的油水所滋养,身着棉衣,外披金灿灿的袈裟,神闲气定起身道:“既在佛门出家剃度,便是真和尚。至于不守戒律,只要未还俗,仍旧是真和尚,只是酒肉和尚、花和尚。例如施主所从事丨警丨察职业,有监守自盗、知法犯法之辈,只要仍旧未撤职,依旧是真丨警丨察,只是坏丨警丨察、恶丨警丨察而已。”

  好一张灵牙利嘴,怪不得佛语里常见出家人口吐莲花。
  宫政诧异道:“你怎么知道我们是丨警丨察?”
  和尚淡然:“阿弥陀佛,出家人从不故弄玄虚。方才两位施主与小和尚的对话,皆入我耳。”
  聂成德合掌施礼:“大师好功力,坐禅入定时能听到几百米外的谈话。”
  和尚:“两位找贫僧有何贵干?”
  宫政惊讶且失礼地大声道:“你是监寺?”
  和尚的语气不温不火:“正是贫僧。”
  聂成德则彬彬有礼,将和尚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敢问大师法号?”
  和尚:“了然。”

  聂成德:“了然大师,请问是否见过两名年轻游客入寺观赏?”
  了然和尚:“见着。二十七八,一眉清目秀,一消瘦如猴。当时,贫僧与算命先生自山下回来,正巧遇见。那位消瘦如猴的施主问贫僧门口的对联为何不工整,贫僧告诉不知。仅此而已。”
  聂成德:“此后,大师便一直在此禅坐,没有再遇见他们?”
  了然和尚颔首:“然也,送走算命先生后,贫僧便一直在此打坐。”
  攀谈间,隐隐约约飘过一丝香水味,在宫政仅次于狗鼻子的嗅觉里得到肯定,具有二十年丨警丨察生涯的聂成德似乎也察觉到这点。香水味不同于香火味,毫无疑问应该来自面前这位和尚。然而,和尚理应不近女色,何来香水味。
  聂成德:“今天还有其他游客吗?”

  了然和尚:“除两位施主外,贫僧只见过刚才所言的那两位施主。”
  既然没有其他游客,自然不会是游客所残留。假如是普通的和尚,诵经礼佛是工作,下班便可回家,自然可以娶妻生子。可是,此人乃监寺,举止谈吐无不流露佛性,不应该有家室。莫不是下山的时候,有女客搭讪。
  宫政和聂成德未敢多问,毕竟与案件没有太大关联,属于和尚的私生活。
  日期:2011-5-8 12:06:00
  聂成德:“还有一事求教。此地是否有鸟人的传说?”

  了然和尚不解:“鸟人……贫僧不知施主指的是否是鸩鸟?”
  聂成德:“是。传说有一只鸩鸟飞到灵鹫寺?”
  了然和尚:“确有其事。传说宋朝时,一只鸩鸟羞愧于秦桧利用其毒在狱中毒死岳飞,因而飞离杭州,落在灵鹫寺修行。”
  和尚说话温和,修养颇深,果有二十年功德,非一两人所能修成。
  聂成德:“那为何会衍变成可怕的鸟人呢?”
  了然和尚:“其中的来龙去脉,贫僧不大清楚。几百年来,历经种种事故。魔由心生,心生幻象。”

  聂成德干脆问的具体点:“二十年前,据说有一名年轻男子死在寺中,传言被鸟怪所杀。可有此事?”
  了然和尚:“阿弥陀佛!罪孽!确有其事。早在二十年前,确有一人死在灵鹫寺厢房内,乃是被毒死。当时,贫僧还在俗尘中,未剃度入寺修行。”
  聂成德:“哦。这样啊。大师在寺多少年了?”
  了然和尚:“近二十载。”
  聂成德:“是此事发生后入寺修行?”

  了然和尚:“是也。不过,当时贫僧在场,正巧住宿在寺中,故而略知一二。”
  聂成德惊讶:“在场?见过死者?具体什么情况,能否说说?”
  了然和尚简明扼要,将事情大致的来龙去脉讲述一番。不过,尚未提到他见到死者的细节。此案发生时,宫政和聂成德刚刚进入警局工作,对此事略有印象,太过离奇,成为没有查出凶手的积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