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描述更加的恐怖,原本小夏应该更加惊叹。但是,小夏似乎并没有在听,目光望着不远处,奇怪的语气和嗲嗲的声调对宫布布说:“布布,他是不是我们在山下看到的那人。他在干嘛?像个小偷。”
宫布布射出能够穿透人心般锐利的目光,沿着小夏纤细白嫩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走路略有毛病的那名年轻人正跟随在一对老夫妻身后。从无所事事和故作闲逛的表情里可以看出,他的注意力全在那对老夫妻身上,如同大街上紧紧尾随的小偷。
莫汉出于职业习惯,举起摄像机拍摄,似乎要把行窃的过程录下来做新闻:“肯定是个小偷。”
“是吧?”小夏瞥了眼莫汉,对自己的发现和判断自鸣得意,“怪不得村长让我们离他远点呢。”
日期:2011-6-14 12:31:00
宫布布不以为然,小偷不应该会在如此开阔且随时会被其他游客看到的地方偷东西。可是,他的行径又很奇怪,类似小偷般尾随。
四人放慢脚步,缓缓跟着,拭目以待,有种要见义勇为擒获小偷的风范,然而,现实要令他们大失所望。年轻人紧跟老夫妻始终没有下手,也不曾过于靠近。大概过了二十分钟,他对那对老父亲便失去兴趣,转转悠悠走开,并不像是察觉到有人发现他的行为。
小夏显得失望:“怎么回事?就这样结束了?”
莫汉放下摄像机,出于对新闻价值的角度也不满意,甚是不解道:“真是奇怪。”
东野的浓眉微微上扬,收紧下颚,侧头思索,用猜测的口吻说:“也许,他不是小偷。或许是心理有某种怪癖,日本有个别年轻人喜欢尾随别人,偷听别人谈话以为乐事。”
宫布布双手抱怀,撅嘴思量,顺便揶揄:“马后炮。”
四人迈进寺院院门,便可见大殿门前的大香炉,插着不少香烛冒烟袅袅入云。
宫布布突然在大殿门前立住,抬头默念两边的对联:“落絮垂柳没屋,清廉不语佳吟。”
同行其他三人甚为不解,同样抬头望这句对联。小夏不禁问:“这句对联是什么意思?”
宫布布沉默不应,一副如同小学生思考数学题般反复琢磨的嘟嘴表情。
莫汉为了在心仪的小夏面前显示自己的才学,便接话答道:“应该是抒情。飘落的花絮和垂下的杨柳布满屋子四周,屋内简陋却清净,偶尔会传出美妙的吟诵声。这是在表达一种隐士的情怀。”
没有等小夏投去赞美的目光,宫布布充满柔性智慧的声调便冒出:“没有那么简单!”
没有那么简单?
小夏的赞美目光刚浮现就消失,换成惊奇崇拜的闪光投向宫布布,根据她对宫布布的了解,这话的意思是对联暗藏玄机,不只是表面的意境。她嗲嗲地问:“布布,有什么玄机吗?”
宫布布顿了顿声,以同样甜美的语气回答:“我想可能是一个谜题,藏着什么事情或者历史,还没有想到呢。”
东野:“确实。这副对联不工整。”
宫布布收回仰视的目光,瞥了一眼身旁同样陷入思考的东野,那凝固深思的脸颊令人着迷,戳了戳东野,轻声问道:“有何高见?”
这时,背后传来一句如同佛音般悠远而苍老的话:“墨守陈规便不入自然!”
四人同时回身,见到一位身披金灿灿袈裟白眉佝偻的老和尚。老和尚脸部露出自然慈祥的笑容,手持佛珠,亲切向四位施礼后说:“老衲刚从此经过,听闻施主说这对联不工整,便冒然出言打扰。”
日期:2011-6-15 9:29:00
宫布布:“您是住持吧?”
老和尚又施礼:“施主慧眼。”
住持的衣服与其他僧人不同,明眼人都能看出,老和尚这是客气。大凡高僧,说话谈吐都温文尔雅,多赞誉之词。
一旁的小夏显得高兴,赶紧让莫汉拍摄。这位老和尚活像喜庆弥勒佛,属于世外高人。
东野:“住持的意思是诗句要融入自然,便无需墨守陈规。”
住持:“诗句既然是为抒情表意,全在情与意,何必拘泥于古人定下的陈规。”
宫布布:“住持,您知道这诗句暗藏的另一层含义吗?”
住持再次将目光投向宫布布,仔仔细细打量后,方才皱眉:“女施主何出此言?”
宫布布提示性地轻声道:“二十年前。”
住持灰白色的眉宇间闪过一道惊讶之色,垂下目光,领会到其中的意味,默然应道:“阿弥陀佛!善恶终有报!施主所言二十年前,想必是知道寺中轶事。二十年前,确实有一位书生详细问过此对联。女施主定是为二十年前之事而来,要石破惊天!”
其他三人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宫布布,浮现出敬仰且不解的表情,令宫布布不免尴尬,好像她是救世英雄。她抓抓后脑勺,挤出微笑,谦虚道:“没有那么厉害!只是想试试,破解谜团!”
住持第三次施礼:“善哉!善哉!看来老衲心头之石终要落下!”
宫布布反问:“出家人四大皆空,为何会有石在心头?”
住持解释:“出家人虽四大皆空,但是周身花草石木皆在,不能无视。老衲再坦然,也无法驱散那冤魂,故而他一直在,如同花草石木。今日,初见女施主之聪慧,讶然,想必可解此谜,冤魂自散,故而将不在。”
住持和宫布布搭上禅语,令其他三人听得云里来雾里去。
宫布布欢天喜地地问道:“这么说,您可以让我去看看厢房,当时的案发现场?”
住持苍老的脸部绽出微笑,犹如外公看到外孙女蹦蹦跳跳,骨瘦如柴的下巴微微上下摇动:“只要老衲能够帮助,必会尽力而为。”
宫布布不解地问:“您为什么那么肯定我能够破解这个谜呢?”
住持道出原委:“老衲方才见施主进门后直奔对联,又见施主一眼能够看出老衲是住持,攀谈间发现施主聪慧过人,悟性极高。此事二十年后,居然有施主登门造访,一言道破,可见缘分已至。”
佛家讲究个缘分,凡事冥冥中自有定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缘是前生的修炼,今生的报应。
日期:2011-6-16 11:33:00
“那有劳您带路。”宫布布转头瞧瞧其他三位问,“你们去不去?”
“去。”三人异口同声,足见好奇心之重。
宫布布回头继续与住持交谈,提及刚才所说的对联:“二十年前,离奇死亡的书生问过对联的事情,能否具体说说?”
住持思忖道:“当时,他觉得对联不工整,便问老衲对联的由来。老衲特意翻找寺中记载资料,查阅到对联乃是秦桧死后其家人捐献大量钱物修缮寺庙时所留下的纪念。”
哦,原来是这样。
宫布布突然站立住,疑惑的蜘蛛网爬满脸部:又是他!
只见不远处有一名年轻男子坐在回廊里,靠着柱子,嘴唇在动,喃喃自语。此人正是他们刚才看到的瘸子,不知又为何会出现在此处,且仍旧神神秘秘,像是有精神疾病般自言自语。由于距离过远,根本听不到他在说些什么,只能看到他的嘴唇不断地颤动。
住持顺着宫布布的目光望去,问道:“女施主,认识他?”
宫布布摇摇头:“不认得,在山下见过。他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呀?”
住持略感惊讶:“女施主为何这般认为?他的脑子不但没有问题,反而极为灵光。”
宫布布点点头,做出感兴趣的表情,倾听住持讲述。
住持:“他叫陈小强,是个孤儿,在本寺长大。由了然和尚发现,并且,抚养长大。”
宫布布:“可是,我总觉得他怪怪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