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笔记——一个县长的独白》
第53节作者:
当朝七品 日期:2011-07-18 21:28:43
(接上)
一个上午,谈话进行了大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机械厂的厂长。
此人提拔上来不到一年,见人总是点头哈腰,一脸过分的谦恭。说话时,眼睛在我们两个的脸上来回地梭巡,始终在察颜观色。
在评价办公室主任——他的前任时,更是语出惊人:“他的优点很多,比如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团结同志,工作勤奋等等。缺点就是太勤奋了,一年到头,几乎一天都不休,下属的意见很大,根本吃不消。我们几个副手根本跟不上他的思路和步伐,希望他以后能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为党多工作几年……”话说得真挚诚恳,完全一副活灵活现的马屁精的嘴脸,让人感慨无限。
我暗暗记下了这个马屁精的名字、雷人语录和拙劣的表现。
谈话还没结束,高书记的电话就来了。看来,提拔干部的事儿,交给别人还是不放心,必须亲自抓在手上。
我简单说了下谈话的进展情况之后,把电话交给了马科长。
“你们一个代表市委组织部,一个代表集团丨党丨委,还是直接沟通吧,省得我从中传话斡旋,一旦节外生枝,生出事端,难辞其咎,弄不好里外不是人。”事不关己回避为上,我留了一个心眼。
从马科长为难的表情上看得出,高书记是在为办公室主任争取。马科长嘴上永远都是那句严谨而又留有余地的话:“看看吧……”
组织部的干部一般都很难交透,原因就是他们从来都是理性的,难有敞开情怀、放松自我的时候。
马科长一脸无奈地放下了电话,我也不便深问,就当毫不知情。
两个考核组根据谈话结果,开始汇总。办公室主任得票从第三位,退到第四位,希望渺茫了。
电话又响了,是找马科长的。
接过电话,没说几句,我看到马科长的脸色开始难看起来,回答很简单:“是,好的,领导放心,我一定想办法安排好。”听口气,是马科长顶头上司的电话。
放下电话,马科长真是为难了。他把我拉到走廊,小声地和我商量道:“任部长来电话了,要求一定在考核环节把办公室主任提上来……”
和我猜测的基本一致,大概是高书记已经和任部长沟通过了。
“朝里有人好做官哪!想办法?只有弄虚作假,修改记录了。这不是**民意、操纵考核嘛?!”我心里有些愤愤然。
转念又一想:“自己初来乍到,根基不牢,不可轻举妄动,以卵击石。再说,任部长也完全可以左右自己的前途。”微妙而残酷的现实提醒我,坚持公正也必须量力而行。
“对集团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考核,你们市委组织部有最终决定权。”我顺水推舟地说道。
“这样吧,考核情况我们自己统计汇总,你们集团组织部的人就不要参与了。”马科长想了一下终于说道。
果然是一个暗箱操作的好办法,这样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操纵考核结果了。
“好,我现在就通知张部长,把我们的人撤下来。”我会意地点头说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天机不可泄漏,此事必须绝对保密,我和马科长彼此已经心照不宣了。
混沌初开,世上本无什么规则。自从产生了剩余价值和利益之后,人们为了社会集团的利益而制定了规则。规则既然是人定的,为了达到一个政治目的,规则自然也可以被修改。
“有原则性,更要有灵活性嘛!”市领导们总是这样谆谆教导我们。
马科长带着那份秘不可宣的名单回市里了。看着他们扬尘而去,我忽然有一种孤独感和负罪感……
(待续)
日期:2011-07-19 20:36:24
(接上)
第39章 不服不行
四天后,市委常委会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任命办公室主任为集团副总经理;任命民主测评领先的煤机厂厂长和服务公司经理为总经理助理。
这个任命确实让我震惊,正好与民意反其道而行之——民意声望高的,任命的职位低;民意声望低的,任命的职位反倒高。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在干部提拔的问题上,这句话确实道出了神鬼莫测的天机。
官字两个口,民字一个口。群众说你行,不一定行;领导说你行,就一定行。
说实在话,办公室归我领导,我也希望自己的下属多多进步。办公室主任毕竟是一个年龄大,资格老,文化低的坐地户,给这么一个人当领导,确实有难度,时时刻刻都要考验我的智商和耐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提拔,有利于我今后的工作。但良知提醒我,组织上应当按照规则出牌,如此的出奇制胜实不可取。
高书记不在家,市委组织部委托我和三位新任干部分别谈话。
“这次能够提拔到领导岗位,是组织对你个人品德的肯定,是群众对你工作的认可,也是你自身能力的体现,总之,是众望所归吧……”
但我没有忘记最后提醒他们:“这次虽然得到了组织的提拔重用,但也不是说你各方面都没有问题。”说到此处,我故意顿了顿,郑重地看了洗耳恭听的被提拔者一眼,这个时候他们最为俯首贴耳。
“今后要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努力工作,严于律己,以不负组织的重托,群众的信任……”
今后就要在一个班子共事了,说说优点,缺点就免了,多说无益,留下人情好做官嘛。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提拔了三个处级领导干部,在企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引起了集团上下不小的轰动。
一个小道消息,悄然在中层干部中盛传:“新来的这个小书记十分了得,才来不到三个月,一次就给咱们集团争取来了三个处级领导职位,真是手眼通天,肯定大有来头!”
这个消息无异强烈刺激了广大中层干部敏感的升官神经,在中层干部们看来,从向市委组织部争取干部制度试点和提拔指标,到考核、测评、提拔、谈话,整个过程都是我一个人在操刀,高书记不在家,别人无从插手,功劳自然非我莫属。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在此开局的艰难时刻,我暂且领受这并不完全属于我的功劳与荣耀吧。”这个消息让我感到十分的受用,我默认了这个近乎神化了的传言。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