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里的那些事》
第36节

作者: niandao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07 20:06:54

  心中有了底后我又去找将要回家的车间护监,他姓李,长兴人,由于将要回家心情较好,他直截了当告诉我:“不要去,去了就会后悔。”
  我问他:“为什么,总得有个理由。”
  他说:“很简单,天不亮就出工,这时你还没起床,晚上经常加班到后半夜,收工回来你早已进入梦乡。凭这二条就吃大亏。”
  我想了一下回答:“这段时间睡觉睡得太多也不舒服,临时少睡几天问题不大。”

  他又告诉我:“少睡觉仅是一个方面,车间内十三四个队长,他们经常过来和你聊天,过来了你总得打抢,少说点上午二抢下午二抢,一天下来十三四个队长你要打掉几包烟?而且经常有队长今天忘了带烟,同你借一包。这种借是有去无还的借,一个月又是多少烟。你算过没有?每月至少多开支一千元。”
日期:2011-08-07 20:08:41

  听他这么一说感到长年累月没这经济承受能力,开始犹豫了,他接着又说:“话得说回来,几百人的车间就开一扇大门,大班犯出厂门须得由队长带着,流水线的组长可以找个借口单独出门,因为他们经常借着公事的由头到外面或别的中队找老乡、熟人搞名堂。但是,给不给开门是护监的权力。为了方便进出大门,他们经常会赞助你香烟。这些组长管着手下几十号人,在线的工种都归他分配,权力也不小。所以这批组长的烟根本抽不完。”

  听他讲到这里我又心动起来了:“听他们说是临时代几天我想问题也不大。”
  “临时代几天?队长的话你也信,那么你自己决定。”
日期:2011-08-07 21:00:32

  第二天我真的神差鬼遣的跟着大班下车间了。
  天未亮楼下护监就吹响了起床哨子,并一间挨一间把大家叫醒。生活犯早已把饭拉来,饭车停在天井里。一辆劳动车里放着四百多盒饭,同一款式的饭盒上都敲着各人编号的钢印。天井里没灯,好在护监有手电筒,借着一支手电光,四百多人围住一辆饭车寻找自己饭盒,你挤我推,钢印小而不明显,我找到饭盒时,别人早已吃好,连饭盒也洗了。正欲吃饭外面已经在排队报数,我只好空着肚子赶紧跑到监房铁门外。

  从起床号吹响到现在排队出工前后总共不到五分钟,这其中要起床、整理床铺、洗涮、打扫监房卫生(每天门窗、床架、桌椅都要擦一遍),吃饭洗碗。我真的有些不适应比打仗还快的节奏。虽然我免去了整理床铺、打扫卫生、洗碗等事务,单单找饭盒(还来不及吃饭)就耗去了所有时间,真不敢相信大班犯们是何等的神速。前些日子这个时侯在蒙头睡大觉,根本没法感受到眼前的一切。
    
日期:2011-08-08 20:03:48

  第一天上任当外护监,按常规有人同我讲一讲该做什么、怎么做。可是没人理睬第一次出现在出工队伍中的我。无处适从,只好随潮流,大家排队我也排队。刚立定就被告知护监应该喊口令,整理队伍,清点人数,然后把人数总额报给带班队长,不需要象大班犯一样排队。
  一出门就出洋相,引来大班犯的一阵讥笑,还有人在说:“这么呆头呆脑的人不配当护监。”说实话按当初的心态和对现状的认知度,根本不适应跟着大班过着打仗一样的生活。因为打仗必须灵活机动、随机应变。我的行为处事往往习惯于按步就班,劳改队没有常规,更不需要规行矩步。每时每刻那怕是桩小事都是在不可思议的状态下进行,用我这个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行为处事,往往何处适从,而且肯定丑态百出。等我反应过来早已谬之千里

日期:2011-08-08 20:15:50

  二十二.“拳头才是硬道理”
  厂房不在监区围墙内,出了大门还得走一段路才能到厂区。
  队伍行进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长兴人告诉我:“出了监区大门等于走入社会,稍不留意只要一个犯人快速跑步就会在视线中消失,作为护监在这个时段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特别是这段路上的几个叉路口,一定要派组长站在那里,防止有人从叉路溜走。”一出大门向左拐弯果然走在高墙外和农田中间的小路上。我作为护监跟在队伍最尾端,这样可以看住前面的每一个人。每当有叉口时就有组长自觉地站在叉路中央。虽然一团漆黑,还算顺利,很快到了厂区。厂区又有一扇大铁门,四周的围墙比监区低很多,围墙上没有武警,也没管大门的队长,偶尔有个护监犯在看门。进了厂区大门,由于我们去的早连路灯都没开,借着星光还辨得出一幢幢很大的厂房。长兴人打开自己中队厂房的大门,当他打开电源时车间里一下子跳耀出上百支雪亮的灯光。大班犯集中在厂房门口的空地上排队报数,清点完毕后长兴人问带班队长:“有没有指示?”

  队长表示:“勉了!”
  长兴人一句:“解散!”
  大家就涌进车间,开启马达干活了。
    
日期:2011-8-8 20:18:00

   上百台缝纫机发出的“哒、哒、哒、哒”声音响彻一片。我环顾整个车间大约有二千多平米,密密麻麻排着上百台缝纫机,车间一头的二十几平米空间用不锈钢管隔着一米高的围栏,里面有几只办公桌和椅子,显然是队长办公坐的地方,另外一头是零辅件仓库。仓库对面是厕所。车间东侧是很大的成品仓库。西侧是裁剪车间,南侧排例着拷钮、锁口、拷边、锁眼、绷缝、钉扣等几十台辅助设备,成品仓库外是成套的整烫线。机器不少,装备和人员配制称得上一个中型服装厂。

  长兴人告诉我:“不要急着看里面,我明天休息,只带你一天,先把护监的工作内容移交给你。”说完把桌子抽屉拉开:“这本是每天收出工人数清点记录,不要忘记每天把出工的人数填在上面。这八本是每半小时在车间里清点人数的点名册,这本是电话接听记录。这些都是每天必须填写的,不要忘记。”
  “车间里四百多人,半小时点一次名太麻烦,按人头点一次也不止半小时,接下来又要点,其它事也做不成了。”我对半小时点一次名感到头痛。
  “一次都用不着去点人头,进出车间就这扇门,有人出去你记录一下,没人出去都在里面,只要在点名册上勾一下就行,如果不是半小时勾一次,间隔时间也不要太长。上面经常有队长来检查,查到不是半小时点名要处分。这点一定要记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