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的70后青春》
第3节

作者: 安梓4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爷爷很早就光荣的加入中国***,在老家开封呆了一阵子后,参加了解放军百万雄狮横渡长江的歼灭战役。在颠沛流离的战斗中,这位黄河硬汉的勇气和才识慢慢凸显,后来随部队一直行到湖南凤凰,在凤城这样一个没有黄沙满眼,尽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定居下来。并任了凤城县的县长。
  按理,这是天降的的好事,我也就有了高贵的血统,可正是因为这一显赫的职位,使得爷爷和奶奶遭受灭顶之灾。而幸存下来的父亲,一生也没有逃脱悲剧的阴影。
  父亲姜正民不是愉快的人。实际也并没念上多几年的书,在凤城读高中时因为上山下乡来到他第一任妻子我母亲的村子瑶寨。这里青山绿水,闭塞安详,寨子口有辆一到雨季就转动不停的老水车。父亲姜正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地方,仿佛能洗涤人间一切的眼泪、不干净和不公正,也因为善良的母亲,似乎从此再没有痛苦,唯独剩平静和不遭干扰的幸福。

  日期:2010-04-28 14:11:29
  2
  对于湘西边陲这座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的城镇,这位从黄河岸边转移到来的知识分子¬——姜正民的父亲我的祖父姜士义从上任起就没有坐稳江山,更谈不上造福百姓,在这方风景秀丽貌似净土的凤城地盘上,他没有兄弟,没有亲戚,没有靠山,没有一个为官之人的无情和狠劲,也不会阿谀逢迎、口是心非、贪赃枉法,更不幸的是在大革命中站错了队伍,得罪了人。

  文丨革丨刚一开始,祖父就被冠名为凤城县里社会主义最恶丑的毒瘤,他也顷刻成了压迫少数民族的罪恶分子,成了万恶不赦的猪狗败类,成为大家批斗的靶子和泄恨的对象。
  那是一个疯狂的时代。
  多少年以后的祭奠,我脑海里依然清晰再现那有关祖父的一幕。
  那天,本又是一个平常的日子。祖父目光呆滞着倚靠在那面潮湿阴暗的墙壁上,破碗盛装的饭菜,送来时候就已经馊了,任谁也想不通,在那样一个啃草根、吃树皮都填不饱肚皮的时期,怎么会有白花花米饭放馊变臭的怪事。
  不过也不必他和我们绞尽脑汁进行思索,那个年代,莫名其妙、稀奇古怪、荒唐骇人的事每天都在上演。世道逼人疯狂,像祖父这种人只需遭受,接受,承受或者忍受。

  外面的铁门匡啷一下,“姜士义,出来。 快点,老子几个带你这条粪蛆去街上转转,溜达溜达”,几个绿衣青年边说边用力从黑屋往外拽曾是凤城县长的祖父,没有任何尊严可言,人变得比狗还要下贱。“他妈的臭死了”,有人骂起来,“真不会生蛆了吧,哈哈哈,这茅坑的苍蝇还真会蹭人,连他妈当县长的人都敢”。
  “什么狗屁县长,现在还不是连头猪都不如,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他妈的就是一条狗,哈哈哈。”祖父姜士义被年轻有为的胳膊们狠狠怂恿着往外拖,他步履踉跄,头发发白蓬乱,衣衫褴褛,双手双脚被铁链束缚着,头上还被顶着高高的帽子,上印着“社会主义败类,压迫少数民族的走狗”字样,后背上背着一张“罪大恶极”的木牌。

  日期:2010-04-28 22:55:40
  3离开
  祖父原本矍铄的双眼终于昏暗无光,大概是真的要离开了。
  然后他的脑海间浮现出故乡黄河岸边的茅草,芦苇和身着补丁棉衣满眼慈祥的娘。
  凤城青石板路的街区上,臭鸡蛋,烂白菜帮子,碎砖头瓦块不断从谁的手上漫天飞舞,纷至沓来。满城的人都在狂欢,像似新时代盛行于中国的西方狂欢节。

  每个人脸上写满了泄愤,幸福还有麻木。
  离祖父不远处的一处郊外,一堆围住看热闹的人,包裹着那个戴眼镜的谢顶男人——师范大学的历史科教授,凤城文化馆馆长的梁文生。他和祖父几乎一样的暗淡无光的眼神,头发发白,蓬乱不堪,衣衫褴褛,身边陪着他的,是他挚爱一生的藏书。刚开始燃着的只有几本,渐渐火借柴油的力气,如山一样的书籍在熊熊烈火中终于愤怒,一个蹉跎的身影缓缓着移向火海,向山顶方向迈进,狂笑不止满脸泪水的梁教授终于走完了他壮烈的人生。没有人知道他凭借什么样的勇气葬身这书山火海,周围都是僵硬的笑容,他的妻子和二十四岁的女儿,她们嚎啕痛哭直至嗓子哑掉。火焰勾起飘飞不止的黑色蝴蝶,一只又一只,像是愤怒的诅咒,悲伤着打在那僵硬和狂欢的脸上。

  我从未谋面的爷爷——姜士义,我的爷爷,我悲伤的祖父站立在那大街的转角,目睹那堆灿烂的烈火,那绚烂的彩色火焰,那飘飞不止的黑色蝴蝶以及那渐渐僵硬的狂笑声,终于在自己老泪纵横的双眼中预见了他的劫数和未来。
  可怜的祖父从上任起在这个异地他乡,在这个向来被中原人唾弃之为蛮夷之地,享尽了他所有能承受的全部礼遇,没有兄弟,没有亲戚,没有靠山,没有一个为官之人的无情和狠劲,也不会阿谀逢迎口是心非贪赃枉法,不幸的是又站错了队伍。
  没有任何奇迹发生,接着祖父死了,并带走了陪他离世的祖母,那个裹了一半小脚,追随有本事的男人从黄河边跋山涉水来凤城享福,半世辛酸并且到死也不明白发生什么的可怜女人,我极其陌生的奶奶。
  日期:2010-04-29 22:33:47
  3遗留
  父亲内心的辛酸,一定沉痛的很。自从从祖父姜士义死后,父亲像只绝望的秃鹰,叼着烟袋,沉默寡言,脸上几乎看不见任何表情,好似从来不会激动,不会痛苦也不会喜悦。

  生活永远是主宰一切演绎的导演。
  父亲姜正民的性格,底子里是黄河汉子的朴实,受了些祖父的影响,毕竟是喝过墨水的人,湘西的秀山绿水,丰润灵秀并没有充分浸润到他骨子。父亲原本有过幸福丰足的童年时光,我本来还有一个大伯,大伯和父亲俩自小习惯凤凰的风土人情。青砖灰瓦的建筑,潮湿清新的空气,大街小巷身着艳丽服饰的苗寨和土家族姑娘,街摊上摆的桂花糕和酸枣糕,挂着白霜的柿饼,都是他们的最爱。他们两兄弟感情和睦,只是奶奶烧不好湘菜,他们一家因此也没学会吃辣子,奶奶只在炒青菜或者炖肉的时候放进去两三朵朝天椒,煨个辣口,不过祖母却学会腌晒湘西的腊肠腊肉,拌着笋干或泡发的干香覃下油锅炒,父亲兄弟俩爱吃,做县长的祖父姜士义也爱吃。

  祖母最擅长的还是老家黄河岸边的面食,早上或者中午,家里还是延承了以面食为主的传统,母亲一双勤劳灵巧的手,常常几十种面食花样不重复,面皮,面片,刀切粗面,细面子,宽面,揪鱼儿,汤锅蒸的卤面,馒头,葱花卷,咸硬面呱嗒板,糖包,桂花糖包,窝头,他们兄弟还常常因为早上母亲用灶火烤的焦黄面头而争执不休。
  祖母蒸煮的面食,做县长的祖父姜士义爱吃,就连书火中葬身的梁教授都赞不绝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