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来很长很长的时间岁月里,自从慈祥勤劳的祖母跟随祖父死了以后,父亲几乎再也吃不到好吃的面食了,没有了父亲,没有了母亲,就连长自己两周岁的亲哥也在一次意外中坠井身亡。可怜的父亲目睹着爷爷奶奶的非正常死状,凤凰温润秀丽的山水和人让他感觉到像没有任何声响的刀,锋利无比,从人肉里划进去,就像拿了只尖很细很细的毛笔,就那么在长着一层薄薄汗毛的体肤上轻轻着划一下,轻柔着划一下,似有若无,可是,心脏已经四分五裂,血浆四溢。孤身一人的父亲再也找不到凤凰带给他的一丝温情或者美好,他的身体和心已经被凤凰和沱江生生剥离出来,即算是他娶过两个地地道道的苗家女人,可他内心无可名状的撕裂和剥离感没有丝毫改变。尝不到家乡的滋味,甚至嗅不到一丁点家乡的气息,黄河离他很远,无论水声多么的雄浑豪迈,也不会有一滴水珠溅碰他的掌心,父亲一定无数次想悲天抢地的恸哭,却从未寻到一片土地一弯水沟能够承载,容纳,消化他的委屈,悲痛以及酸楚。凤凰从来就不是他的,连他的父亲都不曾拥有过一寸。
所幸欲哭无泪父亲民一直都还活着,人不都得要活着吗,索性他还孕育了三女儿姜心瑶,我后来主动并生硬着把她的人生和瑶寨和沱江和凤凰剥离,也没有投向黄河,而是迈向了更广袤无垠,不可预知,时而光亮时而黑暗无比的大世界。除了我,父亲和我的母亲还生了大女儿阿玲、二女儿瑶心,他还和第二个媳妇生了他唯一的儿子柱子,同时还帮他第二任媳妇养育她和另一个男人的儿子宝子。
都说男人的骨子是硬的,这话大概是真的。不能说父亲是个有骨气的人,即使有骨气,也在那场大的政治运动中,在上山下乡的折腾颠簸中,在目睹到他父母的劫数中,在异地他乡的寄人篱下中,在只有在梦中才咆哮的黄河浪涛中,在苗寨的唢呐,山歌和深山巨谷中,几乎被消灭怠尽了。他总是习惯于叼着烟袋,沉默不语,不苟言笑,脸上也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的内心曾经或者正在,偶尔或许常常会波涛汹涌,痛不欲生或者其他更为复杂难言的东西和情愫,可沱江的水一直都不曾停息,黄河也是,生活也是。
日期:2010-05-02 23:29:54
4劫生
那一场别开生面的瑶寨婚礼,到底还是维持了父亲作为男人的一份喜悦。
父亲和母亲结婚时候,沿用了黄河边娶亲的习俗。
外婆一个人,带着她唯一一个善良勤劳并且美丽的女儿,我的母亲,守在瑶寨外公撇下的老宅子里,执着着等了一辈子。外婆一世勤朴善良,通情达理。当年我的父亲下乡插队时住在外公的屋子旁边,外婆像关照亲人一样照顾过父亲的生活,她吩咐母亲给姜正民送去家里能有的好东西——山上刚采回缀着新鲜露珠的蘑菇;老土里挖出来鲜嫩的春笋;新蒸煮出锅的糯米团子,以及从沱江打来煮成酸口的小鱼,都会毫不吝啬的送给父亲吃。
外婆家还养了鸭子,常常去在沱江边上戏水,生下好吃的鸭蛋,外婆会用结块的粗盐和上黄黏土厚厚的涂在鸭蛋表层,腌制个几十天,然后取出十几个,能洗出半木桶的黄泥水。放锅里煮熟,晾凉,用刀从中间利开,会有一团亮汁汁的黄油从金黄的蛋黄里挤出来。外面是透亮的蛋白和青色透明的蛋壳。煮好的十几个,父亲常常能吃上一半。
父亲大概一直记得那种幸福,用筷子挑出一小团,配上冒着热气的大米饭或黄米粥,曾经常常让他暂忘过许多生活的苦痛,滋生出些许的幸福滋味。
那时侯我们的母亲穿着苗寨姑娘常穿的蓝底碎花七分的短衣短裤,家里穷,也戴不起繁复耀目的银饰,背上一顶边上儿磨得发亮的竹背篓,里面装满各种各样山上采摘的好东西,眼睛明净的像村口外清澈的沱江水。
后来,这个苗族姑娘我的母亲幸福着嫁给了我不幸的父亲。
开明的外婆坚持认为婚礼一定该按照男方老家的规矩进行,也就是说她坚定的坚持我的母亲是出嫁给了女婿,父亲是她的女婿而不是上门女婿。当时还是冬天,母亲穿着大红棉袄,大绿棉裤,顶着一方红艳艳绣着鸳鸯图案的红盖头,还请来镇上吹唢呐的,吹的喇叭开花。父亲把祖母珍藏了半辈子用方巾一层一层小心翼翼包裹好的一枚金戒子小心翼翼的戴在苗族媳妇我母亲的手指上。
母亲出嫁的第二天就把丈夫戴在她手指上的戒子很小心很小心的从手指上退下来,用婆婆包过的方巾一层一层细致的裹好,跟婆婆留给她的红盖头一起,藏在了东墙朱漆剥落的箱底东角。疼爱父亲的母亲出嫁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了更加勤奋的劳作,为了男人的幸福,幸福着付出全部。
她珍爱父亲送的金戒子,不忍心金戒子跟着她的双手在荆棘,泥土和刷锅水里翻来覆去,担心不小心弄丢了,她把它珍藏着,然后嘴角带笑,照顾好自己心爱的男人和女儿们。
父亲后来去大寨子教书,农家的重任都扛在了母亲这个一点也不粗壮的女人身上,母亲不辞劳苦的忙着无穷无尽的活。
她会给女儿们煮好吃的片片鱼,小炒肉 。下山前还不忘给她们摘一把野山果。她不忍心稚嫩的女儿们干一点重活,心疼一世孤苦的外婆的身子,甚至不忍心让一点也不粗壮看上去一介书生的父亲干一点重活,他怕他的手他肩膀上磨出老茧,她心疼,不忍心。
直到突然病倒,在某一天夜里睡后就再也没有醒来。我的母亲,我的亲爱的母亲,长眠在瑶寨后山那片风景旖旎的小竹丛中,那里,花特别艳,有一股山泉从某处的石头缝隙涔出,叮叮咚咚,昼夜不息。
她三个稚嫩的女儿顶着长的曳地白棉布条,穿上肥大宽松的白色孝衣,在一片青翠的竹林丛边,映山红开的正艳,姜玲,瑶心和我,三个女儿,伏在阿妈娇弱秀气的坟堆前,失声痛苦,我们稚气的恸哭吓着山鸟在树叶间穿行,于是在青林翠竹间清脆宛转的啼鸣。
没有阿妈疼爱的女儿也是女儿,也要长大,或许会比别人家的女儿多滴几回眼泪,少发生几声欢笑,多干一些活,早上比别人家的女儿早起上大半个时辰。挂着泪痕睡觉也是睡觉,睡醒第二天太阳照样会升起来,就像后山的竹林,一刻也没有停息过生长。
日期:2010-05-03 11:15:44
5再婚
瑶寨和凤凰的苗寨和整个大西南的苗寨一样,都是依山而建,建筑材料或取山木或取山石或取泥土,于是沱江边上散布着错落有致在城里人看来别具风情的吊角楼。每个苗寨都很近似,区别只是寨子大小、寨子的原始程度比较。
我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地方,真实的瑶寨就是一个贫穷闭塞、破旧落后的原始村落。
这里,冬天,远山很高很高的地方可以看到晶莹的积雪,在太阳的映照下,晃人的眼睛。山已不显的那样翠绿,江水依然幽深清澈。清晨的沱江很美,是那种让人屏住呼吸的美,然后站在江边又深深的呼吸 。沱江边上的人念书不多,不善表达,天天又看习惯,麻木了,不觉得沱江有什么,沱江就像空气一样,大山一样,像碎石板胡同里闲逛的狗一样。平常着一直就在那里。
1985年,更晚亦或更早的那年旧历十二月二十八,我们的母亲离世后的第二个腊月,这之前的几天,家家户户已经在忙活着张罗过年。
瑶寨,散发着年味。
烟囱里挤出一团团一叠叠的青烟,团团叠叠的青烟在烟囱口打了个愣,随即被哪来哪去的风吹得无影无踪。灶膛的火烧的通红,锅台边上粘满了油渍,竹木锅盖盖住的大锅里咕嘟咕嘟响个不停,混合着猪骨头,猪头肉,猪手,咸水鸭,老香菇,熏笋干,莲子,花生,八角,香叶,桂皮,生姜等各种各样截然不同的香味,从破了毛边的竹木板盖子里窜出来,挤出来,冒出来,隔着早被熏的黑咕隆咚,折了木条的窗户棂子里飘出来,在寨子的低空盘旋游荡,不经意的窜到谁的鼻子了,等着那个人说一声:哦,真香,过年了。
所有人的脸上洋溢着过年的幸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