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弄丢了女儿,也丢了我的心》
第22节

作者: 浪子月hojo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22 20:00:41
  五十一、小刘姐
  队部宿舍里住着十来个下乡的中学生,有的时候,我会和他们一块被分配到河里去摘茭白。在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里,我都是规规矩矩地去队部打饭吃,有的时候学生们不愿意动,我就给他们捎一些饭,他们就坐在河边吃。由于年龄相仿,一来二去,有几个学生跟我混得比较熟了。
  就在这每天的一个小时里,我们经常有交流。谈话中我得知,他们都是为了响应毛主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口号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至于教育的内容,就是每天做农活,尽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农民。对此其实我是不相信的,跟坐在课堂里学习算术语文比,在田里干活怎么可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呢?然而这是毛主席的意思,我想他老人家肯定比我懂得多,这一定也是有科学道理的。

  跟我关系最好的,是一个姓刘的女孩,比我大一两岁,也是城里的中学生。因为她的成分不太好,所以没什么人跟她在一起玩。据她说,因为她爸当过国民党的兵,没下乡之前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也不怎么爱搭理她。即使来乡下落户,也是一样地遭受冷遇,只有我愿意每天都给她打饭。
  你没上学是对的,你看我们,就算上了学,也不还是照样在这儿种田。她总是忿忿地说。
  从她的话里话外,我感觉到她的家境应该不错,而且对农村生活有一种反感。她跟别的学生不一样,我和她离得近些,能闻到一股香味。有一天中午,她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白色铁盖的小玻璃瓶给我看。我打开盖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跟她身上的香味如出一辙。
  这是什么?我惊喜地问她。
  雪花膏。我妈给我买的。我上学的时候每天都要抹的。来你抹一点试试。
  行吗?我不确定地问她。
  行,我帮你。她说着,往我手上倒了一点雪花膏。我试探着抹到自己脸上,霎时间觉得自己被香气包围了,心里也一下子有了点城里女孩的优越感觉。
  我想,同学们疏远她,并不一定是因为她成分不好,多半是因为她的性格太爱炫耀,在这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里,天天下地干活脏兮兮的日子里,她居然还天天都抹着香气扑鼻的雪花膏。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也生出了一丝嫉妒。我想,我理解那些排斥她的同学的心情。
  不过我依然忠实地做着她的好朋友,因为在为数不多的谈话中,她能让我看到另一个世界,一个跟乡下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
  她说,以前,每个月她爸她妈都会带着她和姐姐一起去胜利电影院看电影。那个电影可不像以前我们偶尔放映队来村里做革命宣传时放的电影,晚饭后大家拉着家常拿着板凳坐在那里看,连声音也没有。那是真正的电影院,里面能坐上百人,电影放映的时候鸦雀无声,屏幕上的一辆火车开过来的时候,声音大得几乎能把耳朵震聋。她给我讲的《小兵张嘎》的剧情,嘎子跟鬼子斗智斗勇的过程,我只是听,就已经向往得飘飘然了,如果能让我也去电影院亲自看一部电影,我愿意用我一年的劳动来换。我想。

  那天收工前,我跑到河边洗了个脸,我要把小刘姐给我抹的雪花膏气味都洗掉,以免回家后遇到不必要的麻烦。我在脸上边搓边闻,一直到确定不再有任何香味为止。
  日期:2013-07-22 20:42:11
  五十二、青春之歌
  我丈夫崔报国的病又犯了,崔姨成天守在家里陪他,只有下午才出来干活。这些日子,崔报国几乎成了一个废人,一个工分也赚不了。所以每天我的负担又增加了,早晨三点半我就要起床,准备好早饭,我就要下地干活,一直到天黑收工。
  崔报国这个病非常怪,别人生病都是没有食欲,他生病了食欲却出奇地大,比平日里又能吃了不少。虽然队部里分给我们的晚饭,是一个人一碗粥的量,但是到了家里就要重新分配,我和崔姨只能吃上半碗。第一天这样分配的时候,我提出了异议,因为干活实在是太累了,半碗粥根本解决不了肚子饿的问题。我一开口立刻遭到了崔姨的怒斥,大意是他家儿子是病人,她作为一个老年妇女都要把粥让给儿子吃,我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吃半碗又死不了人,难道我还要比她吃得多不成。

  不管崔姨多么地没有道理,我永远是错误的那一方。只有在学生们中间,我才能小小地找回一些自己的存在感,他们闲的时候也愿意与我聊天,不把我当成买来的媳妇看,也不把我当成异类。
  除了小刘姐,在这些学生里我还有一个异性朋友,叫蒋宾。这个宾应该不是这么写,他教我写过一次我忘记了,笔画很繁琐,据说是他祖籍的一个字。所以暂时就叫他蒋宾吧。蒋宾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每天下地,他都带两本书,趁着午休的时候看。他说,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大学老师。这个理想比较可怕,只能偷偷地讲,因为知识分子在那时不是很受欢迎,如果被队部的人知道了,会说他的思想反动落后。

  可我就是想当一名大学老师。蒋宾说。我要教学生们文学知识,我还要教他们作诗,否则我的才华就浪费了。他曾经给我朗诵过他写的一首诗,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我是一个小草。
  每天在树荫下招摇。
  露水浇灌我,阳光照耀我。
  我没有大树那么高,但是我一样拥有大地母亲的怀抱。
  蒋宾和小刘姐不一样,他也是农家的孩子,从小也是干农活长大的。那时候有政策,不能分到自己家里去下乡,否则他就能帮到家里了。他说。我暗暗地想,也许他小时,也受过他妈“要读书好有出息”的教导吧。不管小刘姐怎么招摇,我觉得她比起蒋宾,还是少了点什么。
  我是读过小学的人,所以我是认得字的。有一次,我试探性地问蒋宾,是不是可以把他的书借给我读一读。蒋宾想了想,第二天果然带来了一本书。
  那本书比较新,封皮上画着一个女学生,方方正正地写着四个大字:青春之歌。
  这本小说很通俗,你读读看吧。蒋宾说。

  那天开始,我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中午飞跑着去队部打饭,狼吞虎咽地吃完,就抓起书看起来,直到重新开工。自从有了这本书,我对于去听小刘姐的故事,都变得兴味索然了。对此小刘姐表示不屑,她说,这个是小说,是编的,根本不是真事。小说都是拿来骗你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人的。
  不管是不是真事,我都爱看。我看书的速度很慢,一天顶多看个七八页。两个星期过去了,我看了还不到一半。蒋宾说,我尽管看,他早已经看过了,只是别把他的书丢了就行。
  之所以这本书这么吸引我,是因为书里很多话能够引起我的共鸣。这是讲一个女孩如何离家流亡,最终成为一个无产阶级战士的故事。
  至今,书里的话我仍然能够记起来。
  她怎么会一个人来到这举目无亲的地方?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她为什么离开了父母、家乡,流浪在这陌生的地方?
  ……
  我觉得,我能够深深地理解女主角林道静,我多么希望终有一天,能够和她一样,将自己的人生谱写得光辉灿烂。

  但是每天我一看到崔报国和崔姨的那两张臭脸,就觉得光辉灿烂离我异常的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