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两段婚姻的渣男,看了“拒绝玻璃心”的帖子,有话要说》
第23节

作者: zhidao5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25 09:41:58
  继续正文
  ————————————————
  因为对当前的教育模式有上述的认识。所以在课堂学习方面,我给大女儿基本没有什么压力。而且大女儿所在的小学,也是H市出名的抓“素质”教育的小学,作业量比较少,课外补习几乎没有,手工课、动手动脑课则比较多。

  感谢H市的TXL小学。希望你们在其他小学皆随波逐流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目前的教育思路,造福千万个家庭。
  虽然我的情商不高,但对于未来的趋势,却有着自己的判断,即使女儿8年后能考上大学,如果不是211、985之类的重点大学。而是仅仅考取个二本,三本。那么对于12年后大学毕业后的她,就业能力如何,我依然打个大大的问号。
  怎么办?从长远看,最好是培养一个特长,从特长上需求好的就业。
  在现小学阶段,就是培养她的一种爱好,在这方面,我还是花了一点心思的。曾经让大女儿学习小提琴,但她比较厌烦。后来改为让她学画画。目前看还不错,她有出自内心的动力去学习,钻研,不需要大人给压力。
  比较遗憾的是,学习音乐也好,绘画也好,在这个国内二线的省城,很难找到好的老师。
  有的朋友可能会纳闷。怎么可能省城都找不到好的音乐、绘画老师呢?
  前面我谈及了,我们是最近100年才从西方教育模式中引入了音乐、绘画以及生物、体育之类的课程。西方人设计这些课程的目的,是根据孩子的天性来启发引导孩子的兴趣, 从而发展为爱好以及特长的。这种身怀特长的学生一旦走入社会就业,就自然为社会的多姿多彩做出贡献,才能成为第一流的人才。
  我们很多家长安排孩子学习某个特长的时候,也不是引导孩子的兴趣,而是带有某种功利性的目的。
  而我们很多的老师在教学音乐或者绘画的时候,采用的却是传统儒家的教学思路。像学习背诵古文一样…………临摹-练习-临摹-练习-熟练。 
  你们看每年的艺术高考,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学生们弹的曲子是一样的,画的静物是一样的。老师录取的标准,大部分上也是看学生技法的熟练程度。
  用这种模式能培养出艺术家?
  据说深圳有个油画村,那里就业的每个人都会画油画。临摹莫奈的,梵高的,毕加索的。画的惟妙惟肖,和原作难分高低。但这些绘画的人能称为画家吗?
  学习绘画的目的不是画的逼真,和原作一样,再逼真能有复印机,印刷机逼真?学习绘画的过程是一个用眼睛获取信息,通过大脑加工,在用笔触表现出来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大脑的再加工。 如果思想的再加工,那这个绘画就是没有意义的绘画。人不过就是“复印机,印刷机”。深圳的油画村里的“绘画人”,就是一台台能吃饭的印刷机而已。
  学习音乐同样如此,一个个音符,写在谱子上是死的。需要演奏人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演绎加工表现。没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弹出来再熟练有什么意义呢?再熟练能有数码播放机熟练?
  音乐也好,绘画也好,都应该是一种由兴趣开始引导,由心灵进行感悟,由思维进行加工,最后再由手+器具表现出来的艺术。
  遗憾的是,我接触的老师,音乐老师或者绘画老师,基本都沿用了临摹—练习—熟练的这种僵化的教学思路。
  日期:2013-07-25 10:07:45
  其实,这个也可以理解为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之一。
  儒家的文化讲究的是循规,按照长辈的指示,沿着前人走过的路走,学习古人的经验与知识。而不能擅自逾越,更不能擅自加入自己的理解。
  而在西方,由于早在14世纪,就有了专利保护法案,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所以他们必须寻求另辟蹊径,时刻要寻求突破,要超越前人,才能获得成功。
  不夸张的说……。我们今天之所以能有物质如此丰富的世界,基本就是西方文明的成就。——基督教——新教——地理环境——专利保护法案……等等。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影响。我们这片大陆还是沿用中国几千年的那种僵化的儒家思维,估计中国大陆到现在还是和清朝,明朝,宋朝一样。没有丝毫的进步。
  (题外话————有时候看到江湖骗子,在一些什么晚报,晨报上登,什么几百年前的配方,包治什么什么病。包治疗生育困难。哥就笑了……。只有中国人……只有儒家文化圈才上这个当啊……。中国人对于古人的崇拜已经到达迷信的地步了……。)
  学习音乐的学生,绝大部分人最终并不是去做音乐家,而是就业于从事电影配乐,或者广告配乐之类的。
  学习绘画的学生,绝大部分人最终也不是去做画家 ,而是去做服装设计师,装潢设计师,影视剧的美工,化妆等等。
  这些工作,这些行业,其实最需要的就是想象力,创新能力。
  大家说,用临摹—练习—熟练。这种僵化的带有儒家混血特征的教育模式训练出来的艺术生,能成为一流的上述行业的人才吗?
  所以,想找到好的绘画老师,真的很难。
  日期:2013-07-25 10:50:13

  好的绘画老师,不在于他绘画有多好,也不在于他名气有多大。而是看他能否启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鼓励孩子发展独立的、创新的思维能力。然后,再适当的传授技法的练习。
  没有前面的几项能力,而把重点放在绘画技法的练习上的老师,就算画的再好……都是不入流的老师…………
  在培养大女儿爱好绘画的同时。
  我影响了她另外一个爱好的形成。 就是————读书。
  在大女儿3、4岁的时候,闲暇之余,我带她去得地方最多的就是公园、书店。H市有个非常大的书店。我就带她去玩,去看书。开始的时候题材不限,没有刻意的给孩子选择范围,完全是任由她的意愿,目的是培养她对书的兴趣。
  自然的,3、4岁的她喜欢图画书,有时候就是瞎翻。看了两年,又喜欢科学类的漫画,再看了两年,又喜欢侦探小说,唯美漫画,现在大女儿12岁了。看过的买过的书,厚厚薄薄的不下几百本。而且兴趣更广泛了。散文,文学也能看下去了。大部头的《世界简史》也翻完了。
  根据她现在的兴趣,我估计给她买一本《美国史》,她都能看完。
  很欣慰。这是目前为止,我给女儿最正面的影响。
  曾经一年就在当当消费了三千多给女儿买书。不过,我现在不在当当买了。因为有一次,发来的书印刷错误,我申请要换,当当竟然要我把书寄到北京某某地方……。从此以后,我这个VIP会员就转战亚马逊……。还是美国人的亚马逊厚道啊。国内的电商就会搞噱头,旗号是吸引人,时间长了,发现到处是陷阱。
  买书,推荐亚马逊。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上KINDLE PAPER WHITE.
  最后推荐下我曾经给女儿买过的书。可能记不全,因为我给她买的书太多了。
  大致是从3、4岁看的,推荐到12岁看的。有几种是数十本一套的书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