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谲》
第11节

作者: 蓟薄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昨天又有巫老到李家做法,说是为李寄招魂,李父也不知她以后能否记起事情。此时,李父正看着自己女儿入睡的模样,想到女儿为了自己甘愿赴死,弄成现在这样,李父这时又不免难过起来。
  李父正在想着心事,忽听院门外热闹非凡,走出屋一看,只见院外众多乡亲簇拥着几个骑马的官差前来。最前头那个正是之前来送补偿银、后又领冯县令来慰问的府吏邓鄂,只听他高声叫道:“老李,快出来迎接,冯大人又来看你了!”李父慌忙走出院外,这时后面一匹马上着官服的中年男子正在下马,
  日期:2011-4-16 22:03:00
  见到李父就笑道:“老李,可喜可贺,今日有件特大喜事找你啊!”想来这位就是冯县令了。
  李父赶紧行个礼,又叫李茹收拾,请大家坐了。这时冯县令指着旁边一位中年男子说道:“快来见过越王府张大人。”

  李父一看那人,只见他眉目极有神采,举止不凡,只是面颊却长满青癣,有些难看。李父虽然不解其意,也知道来者不是小人物,连忙又行礼。中年男子忙扶住他,道:“尊翁,不必多礼。我是咱东治县郡越王府里的主事,姓张,你叫我老张便可。我今日会同冯县令来尊府,是代我越王来说媒行聘的。”便将来意说明:原来李寄自愿应募,为民除恶的义举早就传遍闽越之地,当今越王听说后甚为感动,又得知李寄尚在妙龄,面容标志,便心生爱慕,意欲聘她为王妃。便叫本府张主事为全权负责,去将乐县会同冯县令,向李家告知越王美意,代送聘礼;并请冯县令妥为安排,一应周转耗费皆由王府承担。如无异意,可先在县城里找一处干净房屋,请李家小女住在其中静养,二十天后等王府准备停当,就将其接去府中成婚。此秦晋之好若成,李父及李茹都有重赏,冯县令等地方上助力之功亦会一一重谢。

  李父听说有这等事,惊得有些茫然无措。陶老儿不知何时也跑来凑热闹,笑道:“老李,这等好事还能有甚么异意?当日李家女儿可是我领回家的,不知越王殿下是否能连我一起赏!”大家都笑起来。
  日期:2011-4-16 22:05:00
  九 湖苑
  姜公等人听张主事详细说了这李王妃来历,不禁感慨此人还做过这等大事。便又问李王妃是怎么进府的。
  张主事回道:“这事之前都已托付将乐冯县令,定好昨日由他派人于晨时出发,护送新王妃来王府,正好昨日傍晚时到达。”
  刘绪忍不住道:“这新王妃―――如今应叫李妃了―――既然能为了家人行如此壮举,想来是个明事理之人,怎会无原无故的要害自己的新婚夫君呢?”
  姜公看了刘绪一眼道:“如今诸事不明,枉论无益。”

  此时众人已跟着张主事走进一条东西笔直的宽阔道路,路面用上好石料铺就。姜公便问张主事这是哪里。张主事回道:“这条路叫做中经道,在南北方向平分王府,因此得名。咱王府的布局,是中经道南边多以殿堂厅馆为主;北边多以居住院落和花园为主。要去事发现场,需走此路往东到尽头,再转进碑廊。”
  姜公又问:“何谓碑廊?”
  “碑廊是一条极长巷子,两边墙上都是碑刻,是为了方便王子们临摹书法,由之前教王子学问的师傅提议修建的。”
  姜公不由点了点头,心想皇家贵族确实不同一般,能有如此便利氛围,怪不得世子如此好学。想来其他王子亦是如此。便继续前行,忽见中经道尽头的东墙边有一座木头搭的了望塔,塔顶上站人的平台却用木板围住,看不见里面的哨兵。姜公忙回头又看看西边尽头的墙边亦是如此设置,便问道:“这塔是否为防范外人而设?”
  张主事回道:“正是如此。只因咱王府太大,围墙太长,便在东西北三面墙的中间设一座高塔了望,倘有贼人自远而来,便鸣金示警。”

  刘绪听了又觉疑惑,问:“那为何塔上站人的平台用木板围住,兵士站在里面还怎么看啊?”
  “刘将军想差了,那些木板只挡着朝府内的方向,好叫值哨的府兵在上面只监视府外,不能看里面。因府内女眷颇多,若是高处有人乱窥,有碍体面,才如此设置。”
  姜公听了笑笑,觉得确应如此。说着便走到中经道尽头,东墙边的了望塔下,见左手边确有一个颇高门楼,上书“文孝碑廊”四字,便知要转往北走了。众人便跟着张主事走入碑廊。只见一条狭长甬道,长近半里,宽有丈半。两边墙顶上是滴水檐,中间露出一线天空。檐下每隔丈许便有立一柱,墙上是一块块石碑,大小均等,碑文则篆隶行楷等各书体皆有,均为名家手笔。此时正值午后,阳光从两檐间斜射下来,颇有庄典肃穆之感。姜公趁机看了几处碑刻,不由赞叹。张主事顺便介绍了几块碑文碑刻出处,不知不觉已走到尽头,出了碑廊就是杏园了。

  日期:2011-4-16 22:06:00
  刚进杏园,便觉阳光乍亮,一片葱荣绿色。这园子方圆数亩,种着许多杏树,又有成簇花卉点缀,不失色彩。如今正是杏子快熟时节,大都还是青的,倒也看得人颇为陶醉,忍不住口生唾液。树丛中有青石小路,所到处或是石桌石椅,或是小亭,想来这里不只是果园,还是个休闲雅趣之所。如今却站满了府兵守卫。
  姜公等人顾不上看景色,继续跟着张主事向前走。顺着一条弯曲小路,不一会便看见东边有一段墙体向园内成内凹形,凹处有个小门,用好几道木栓插着,门楼上书有“涵汲”二字,便问张主事这门是通向哪里,为何关着。张主事便道:“这小门叫做涵门,平日极少用,外面就是塘湖。门外停着几艘小船,算是咱王府的码头了。有时老王来了兴志,便叫上宾客、家人由此门驾船到塘湖游玩。”

  “噢,这塘湖我倒常有耳闻,知道它虽不大,却水色秀美,周围又有数个小山丘,前朝文人曾遍植桃柳,湖景颇佳。我到任一年,至今还未观赏过,真是憾事。”
  “想是大人公务繁忙吧,虽然如此,亦可稍作休息,有机会我带大人从咱王府涵门驾船出去游湖吧。”
  “若真能如此甚好―――你适才说这小门平时都是关着是么?”
  “正是。只因老王怕小王子们偷偷出去驾船游玩,便他下令只有他首肯了这门才能开。有时府中要去将乐县和流塘县办事,得老王令后亦会从此门走水路,那便比陆路快许多―――我前日便受命从此门走水路去流塘县为老王买药。”张主事说到这里,忍不住又难过起来,道:“没想到我只去了一天,老王便遭此劫难。我亦有罪啊!”
  张主事适才所说从涵门走水路可去将乐县和流塘县,事出有因。原来这塘湖并非死水,而是个牛胃湖:水从上游流塘县流入东治县,恰于此处积水成湖,再从出口流去下游将乐县。只是河水窄而浅,走不了大船,所以并非重要水路,不过偶尔走一走小船罢了。河道穿过县城处设有铁闸水门,白天开放,日落时便放下巨型铁闸关闭。

  姜公见张主事伤心,便劝道:“主事不必过于自责,我已答应世子,定会尽力查清此案。你适才所说为老王买药是怎么回事?老王之前曾得病么?”
  “其实并非大病,只是旧疾。老王常觉心燥胸闷,喘气不顺畅。太医曾叫府中常备棘蓬、芙莲子等药,可治此病。前日老王又发作,又并发嗓痛,因府中此药已缺,便叫我速去流塘县采买一些,我是和一个小奴庆元从涵门走水路去的,今日晨时方回。哎,回来正要顺便去湖苑给老王请安,老王却已遇害了。”
  日期:2011-4-16 22:08: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