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谲》
第58节

作者: 蓟薄
收藏本书TXT下载
  姜公道:“这些贼巫已经势穷,无甚大害了。且先押下去严密看管,完了事再审问定罪。”又指着院子旁边一堆被绑着的人道:“这些是之前陆续被抓送来的,也一起押去吧。”便有几个兵吆喝着赶着众俘虏去了。姜公又道:“那些跟从的暴民尚不明就里,需及时疏导。我已有计,可叫他们安心散去。”便留下些人守卫县衙,其余人连同那些县牢的囚徒都随冯伦等去了校场。

  片刻后众人到了校场,只见诺大一个院子都被人占满:在城内被抓捕的连同城外投降的,约有三百余人,都被绑了。绳子不够,便三四个绑在一起的,或蹲或倒,都痛得“哼哼唧唧”。
  日期:2011-5-15 9:40:00
  姜公扫了一遍院中暴民,登上高台,大声道:“我是闽中郡太守姜约,今日前来,是为了给咱将乐县祭天求雨的!”这话一出,整个校场嗡嗡喧嚷起来,冯伦等则甚为奇怪。姜公笑笑,道:“近来咱闽中连月不雨,本太守与冯县令心中甚急。今日未时四刻,我会于河口筑坛祈雨。众军,且先给他们松绑!”
  台下又是一片喧哗。在场县兵听了,都不免惊疑,正在犹豫,冯伦走到姜公近前,小声道:“守期兄为何行此举?暴乱刚被平息,万一再生乱怎么办?”
  姜公笑道:“贤弟就听我一回如何?”便转脸对台下道:“我知诸位本都是安心度日的好乡亲,并非真想作乱,只是受了贼巫妖言挑唆,或被人裹挟来的---这也是天灾人祸下被逼无奈才行此举。我且与诸位在此盟誓:若今日申时后雨下,则诸位安心回乡务农,不得再信巫人异说;若彼时雨未下,我便辞去官职,以谢诸位乡亲如何?”冯伦听了更慌,想劝姜公,却被姜公抬手止住。

  台下众人听了又吵嚷起来,有的小声道:“这些当官的哪会为我等着想,定是骗人的!”又有几个明白事理的道:“若太守大人真能如此,我等便服了。即使到时仍未下雨,亦知大人苦心,我等还能再不知进退么?”
  姜公叫声好,便与冯伦耳语几句。冯伦听了,满脸疑惑的看看姜公,见他十分自信,又看现今形式,已方远胜暴民,就算到时出了万一,也能控制,便点了点头。只见冯伦走上前道:“诸位但说一句愿回乡务农,不再从恶,便是咱将乐县的好乡亲。我冯伦来此任职近三年,虽有不足,自问还无害民之举。如今太守大人愿为咱祈雨,我亦当稍示诚意。”便叫众军松绑,将其中伤者抬去救治;又叫人去准备饭食,饭烧好后便逐个发放;又叫县兵将死了的暴民抬来,叫其他人辨认。众人大都是一起来的,或是兄弟亲戚,或是同村乡亲,片刻后死者都被认领。冯伦与姜公便好言抚慰,给认领者发些钱叫其即时抬回家去安葬。众人都跪地称谢,称赞两个大人恩义,良久才各自去了,这一下便散去近一半人。

  这时刘绪向冯伦提起自己领来的众囚徒的事。冯伦听后,便又叫过那帮囚徒,分做三类:因未缴租赋、欠钱不还而被关的,即时免去罪责,又每人发钱,当场释放;因偷盗、蒙骗、殴斗等被关的,令其写书悔过,保证不再犯,亦都放了;剩下一些所犯之罪颇杂,冯伦叫狱卒一一查过,或赏钱或免罪或轻判,一时全办理了,众囚又跪地称谢不止,又散去不少。那些剩下的暴民见太守和县令大人办事公允,与巫老所说甚不一样,这时才发觉自己似乎真被蒙骗了,都对巫老愤恨不已。

  姜公之前早已得知,塘河与另一条荆河于将乐城东南相汇,便派了些人去两河交汇处筑一高台,做祈雨时用。此时见诸事完毕,姜公便对台下众人道:“即如此,有愿意回乡的,立时回去,不得再与他人勾帮结队;若想看本太守祈雨的,可稍作等候,下午我等齐去城外河口如何?”众人齐声叫好。便有恋家的,将所发饭食吃完走了,又有不少人爱凑热闹,都留下看这太守大人如何叫老天下雨。这般情景,几乎如节日时办庆会一般,哪能想到之前曾发生暴动,又性命相搏?冯伦不由打心里佩服姜公起来。

  日期:2011-5-15 14:51:00
  祈雨
  未时刚到,姜公便与众人来到县城南门外,远远只见前面早已用竹木搭好一个高台,正好位于塘河与荆河交汇处的河滩上。片刻后小吏于台上摆好贡品,姜公便与冯伦登上高台,邓鄂带县兵环列台下,周围则站满之前没走的暴民和一起来凑热闹的县里百姓。众人只见天高云淡,哪像个要下雨的样子,都不知这太守大人如何施为。
  姜公先请冯伦宣读祈雨祭文,只听冯伦锵锵念道:“今日,闽中太守姜约携将乐县令冯伦在此,谨以陋牲浊酒为奠,祭于天地及五湖龙神:盖闻天生万物,定当庇之。又闻有子不养,其父之过,有民不养,其主之惰。越地黎庶或有逆孽,究其源始,是太守、县令之责也,岂能叫乡民独受过焉?民不幸而罹灾,当事之臣,岂有叨叨食禄而忍其难者乎?我等虽愚,已知罪处,愿乞至神至灵之属,暂收旱魃,得驱龙作,则我全郡全县之官民,俱拜叩首,不忘神赐。”台下人有读过书的,见两个大人能如此说,颇为感动。

  冯伦言罢,姜公便又对台下众人道:“五行、阴阳,合为七曜。今日祈雨,因日因时,当行五七之祭,以皇家生血引之,洒在河中。台下众乡亲,可有七岁者、十七岁者、二十七岁者、三十七岁七月生者?可上台来,但求借生血数滴,本太守有礼相谢。”
  冯伦之前还以为姜公说祈雨是为了稳住暴民,此时不过是装模作样一番罢了,没想到他还会这些名堂,不免奇怪,凑近了小声道:“守期兄,就算台下有你所说的这些个岁数的人,那皇家生血需是皇帝帝胄才有吧?哪里去弄?”
  忽见远处有数条小船自塘河上游而来。姜公看见,笑笑道:“皇亲来了。”便又问台下众人可有年纪相符者。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应声。这时一个小男孩被婆子一把没抓住,跳出来叫道:“大伯伯,我今年就七岁。”吓得那婆子赶紧往回拉。
  姜公忙走下台,对那婆子笑道:“老人家,不过借几滴血而已,绝不再做别的。”那婆子慑于官威,不敢再强拉,虽然如此,仍是满脸疑惑。姜公笑呵呵抱着小童上台,叫他将小手伸到案前一个小碗上---这都是县兵之前布置好的,碗里已装了些清水。姜公取出银针,对准小童食指肉处猛一扎,便有鲜血顺着针流入碗中。姜公见已有四五滴,忙将针拔出,叫小童将指头含在嘴里,问他疼不。小童笑着摇摇头。姜公夸道:“真是个大丈夫,以后定能做大将军!”小童听了更喜。旁边冯伦又将他抱下台交到婆子手里。又有一个县兵拿着两串钱和一篮鸡子给了婆子,婆子又惊又喜,慌忙收下。

  众人一看,知道两个大人并无恶意,便又有一个年轻人道:“我今年十七岁。”姜公问清那年轻人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又向旁边人求证,得知他确实年满十七,便叫他上台,依前样取了几滴血,又叫人赏他钱物。那年轻人喜滋滋领了赏。
  这时邓鄂笑道:“不瞒大人,我今年正是二十七岁。”也不等姜公说,他便跑上台去,取了血后又下了台,倒还摆摆面子,对旁边县兵笑道:“鸡子留给我婆子吃,赏钱就分与兄弟们喝酒吧。”众人听了都拍手叫好。
  日期:2011-5-15 17:55:00
  正说着,那些小船已到岸边近前。前面船上站着一人,文士打扮,白面俊秀,正是秦文。见船停了,忙回头对船棚中打个招呼,自己弃船登岸。这时船棚中走出一个戴斗笠的男子,只见他看看周围,又将斗笠压低一下,也跟着走下小船。那边秦文又回身去指挥后面一条船上的船夫小心靠岸。接着船棚中走出两个男子:前面一个年轻的,衣着华贵,气宇不凡;后面一个中年人虽然打扮朴素,却身形伟岸,两人正是越世子与张主事。秦文引着他俩,还有那戴斗笠者,片刻便到了台前。此时姜公和冯伦已走去台下迎接了。两边人挨近,姜公便将世子、张主事与冯伦互相介绍一下,众人礼毕。冯伦看看那戴斗笠者,问:“这位客人是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