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生灵——黄金面具传奇》
第33节

作者: 李玉_海琳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服务员离开包间后,晏小轩笑道:“真没想到,杨先生,您今天早上能在训练场上认出我。”
  “离开北京前,林赛博士给了我一张你的照片。”杨博宁从包里拿出了那张照片,是前年基金会夏季联谊会上照的。周强站在晏小轩的身边,傻乎乎地笑,充满了阳光。
  她的心跳加快,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杨博宁立刻捕捉到这个异常表情,她有牵挂的人,这是一个好消息。
  晏小轩发觉自己失态,脸上泛起红晕。“您受过伤?”她看见了他手上的伤。
  杨博宁伸出右手——尽管他衣衫不菲,看似养尊处优,但那双手,倒是异乎常人得大,皮肤粗糙,右手背上有三道深深的疤,像是个干体力活出身的人的双手,“是啊,一头非洲狮干得好事。”他没有炫耀,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他带着一只考察队在稀树草原和热带雨林中寻找史前人类的遗踪,无意中,他落了单,那只狡猾家伙不知从哪儿突然冒了出来,将他扑倒。他临危不惧,徒手和这大猫纠缠,一直等到援手到来。他差点送了命,手上和肩上留下了这次险境的纪念。
  “您真幸运!”
  “是啊,你瞧,我这儿还有一颗她的牙齿。”杨博宁从脖子上拉出了一根皮链子,下端挂着一颗尖利的兽齿。
  “真棒!”晏小轩艳羡地看着那个倒霉动物的牙,她喜欢动物,也想去看看非洲草原。
  他被她的眼神打动。这天晚上,他给她讲了很多非洲的事。离开餐馆时,路灯亮着,街边的餐馆里喧嚣热闹。他突然想起母亲。母亲说,人类的起源在非洲,她的根也在非洲。
  他的根也在非洲。

  “你请我吃饭,我请你喝咖啡。”自从霍小安和苏秉全离开容川,晏小轩很久没和人聊得这么开心。
  求之不得,杨博宁欣然应允。
  咖啡喝到十一点。杨博宁对晏小轩的过去已经有了较为清晰地了解。尽管她一定不会承认,但他相信,亲人的去世对于她的打击正在影响着她的生活。她很孤独,像一只无根浮萍。
  “我送你回家。”杨博宁起身时无意中碰到她的手。
  她立刻缩回手。“不用了,我家离这里很近。”她勉强笑了笑。
  “我可不能把一位年轻女士留在大街上。”杨博宁装做毫不在意。

  日期:2011-2-18 14:25:00
  立刻更新!!!
  17.3
  晏小轩在容川大学外的天桂苑小区租了一套房。这里离事务所很近,晚上加班时优势尽显。肖文为她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就到这儿吧。”她从刚才的尴尬中恢复了,神情轻松。“我家就在三楼。”她向身后指了指。

  “亮灯那间?”
  “怎么会呢?我还没回家呢。”她笑道,转过身,笑容凝固。
  三楼的灯,亮着。
  房间里一片混乱。客厅餐桌上的书和杂志扔了一地,所有的柜子全部打开,里面的东西被扔了出来。卧室里的情况也强不了多少,衣柜被翻得一团糟,床垫也被人掀在一边。
  “检查一下丢了什么东西。”杨博宁命令道。

  晏小轩心中慌乱,下意识的答应了一声。
  房间里没有现金和首饰,最贵重的是笔记本电脑和相机,这两样东西都不在了。这就怪了!虽然入室盗窃者都想尽可能拿走更多的财物,但这样翻找的规模,显然是别有目的。想到早上在校园里跟踪晏小轩的人,杨博宁心中的弦被轻轻地拨了一下。其中必有蹊跷。
  晏小轩给肖文拨了一个电话。这又是一个奇怪的举动:没有报警,而是直接找了肖文。
  二十分钟后,肖文带着一个年轻人匆匆赶到。
  “笔记本里有事务所的文件吗?”肖文问。
  “没有。只是我的私人电脑。”她懂得事务所的规矩,工作不能带回家,只能留在祺园。

  肖文戴上了橡胶手套,下了逐客令:“小雷,你先送杨先生回去休息,这里有我就行了。”
  “你今晚怎么办?”杨博宁对失魂落魄的晏小轩说道。
  “别担心,我会给小轩安排一个临时休息的地方。”
  杨博宁不情愿地跟着姜黄猫出了门。
  等到杨博宁离开公寓。肖文开始检查房间,这很像入室盗窃,但他的想法和杨博宁一样,小偷的胆子太大了,竟然在一天中主人最可能在家的时间入室行窃。翻动的规模太大,也不知道是哪个笨蛋干的事,居然还开着灯。
  “小轩,你再看看,还有别的东西丢了吗?”检查完毕,肖文又确认了一次。

  “没有。”她摇了摇头,面前的一切太糟了,光想着把地上的东西放回原处就已经让人头疼不已了。
  “走吧,到小安家里暂住一宿。”他拍拍她的肩头,把她带出了天桂苑小区。
  十分钟后,一辆车驶进了小区,车上下来三人,悄悄进了晏小轩的公寓。他们为现场拍照,取下公寓各处的指纹,检查每一个角落。
  日期:2011-2-18 14:27:00
  17.5
  想起上午跟在晏小轩身后的人,杨博宁对今晚的盗窃案疑心重重。作为基金会唯一合法的继任者,虽然晏小轩远离基金会核心,但仍然有可疑之事发生在她的身周。
  基金会的问题比他想象得远为复杂。今天下午,他收到一份传真,由一位曾在美国中情局工作的朋友从欧洲发来,一共有二十五页,他仔细读了三遍,疑问不解,反而更增。
  按照先前的调查,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基金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港,90年代总部迁至中国北京,并在法国设立分部。没有问题,一切看起来没有问题!
  但是,问题肯定存在。如果把文献室——也就是最后一位被公认的诺维家族成员弗朗兹•诺维的图书室——视为基金会的基石,那么,基金会的历史就不会只有二十多年。

  他没有猜错。与公司的研究报告不同,新的调查显示,基金会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名字。事实上,它建立时原名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地址在法国的马赛。七十年代时,更名为欧亚文化研究中心,其后消失了一段时间,尔后出现在香港,进入中国大陆后才改名为中国古代文化基金会——这个名字已经完全脱离了欧洲的腔调,仿佛是一个中国本土文化事业的产物。而杨博宁第一次听这个名字时,也有同样的感觉。

  调查报告再次证实了最初的猜测。公司报告中的错误过于简单明显,它甚至不能称为失误,因为它过于低级,而显得不合情理。
  此事如非故意,绝不可能。唯一的解释则是:安德烈蓄意隐瞒了真相。
  但是,他为这么做?
  越是疑惑,越有收获,容川之行为他提供了新的线索。他取出了早些时候给晏小轩看过的照片。站在晏小轩身边的男人叫周强,对于这个人,林赛介绍得很详细。
  周强父母双亡,少年时代行踪不清。成年后他先后在三所著名大学修得语言学和历史学学位,在私人收藏界小有名气。以后他又向基金会提出工作申请,并得到林赛的器重。这一段经历明了,问题不大。不过,前年春季他与晏小轩同时消失,此后电话告知林赛他回了美国。

  这件事查证起来并不难,容川已经深夜,但美国正是上班时间。一个越洋电话,十分钟后,有了消息。在美国入境登记中找不到周强的名字。杨博宁笑了,周强大概是用了化名,当然,也不排除他仍然留在中国。
  周强离开的第二天,晏小轩辞去了基金会主席一职。
  一个可能不存在的夏宇,一个失踪的周强,时间上一前一后。灵光闪现,杨博宁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日期:2011-2-19 15:21:00
  更新……对了,更新前问一声,有人看过罗宾的《危机》吗?想买这本书,就是怕不好看,有的话,给偶说说啊!!!先谢过!!!!

  17.6
  杨博宁给林赛打了一个电话。(林赛:中国古代文化基金会北京总部主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