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您好。我说。收发室里,是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正拿着一本什么书看着。见我来了,她把书本扣在桌子上,打开了窗子。
你好,你找谁。小姑娘问我。
请问你们沈娟院长在吗?
不在,沈院长这几天病了,没来上班。小姑娘说。
那,那我来找个小孩,是我女儿。我女儿叫刘小凤,我叫刘秀秀。你能帮我找找吗?
哦。小姑娘答应着,拿出一个硕大的本子开始翻。我拎着苹果焦急地在窗口外面站着等。
小姑娘翻了半天,抬起头来对我说,对不起,没有刘小凤这个孩子登记。
不会啊,我亲眼看见沈院长登记的,还有我的名字呢,我的名字也没有吗?刘秀秀!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亲眼看见,沈院长把我们的名字登记在那个深红色纸壳子的大本子上面。
我们登记的不是这个本子,是红色的本子。我提醒小姑娘。
什么红色的本子啊。我刚来不久,可能找不到。要不然你明天再来吧,明天沈院长应该能来上班。
我能进去看看我女儿吗?我问小姑娘。
不行。这里没有你的记录,这么晚了,我不能让你进去。你还是明天再来吧。小姑娘说着,伸手去关小窗户。
哪里还有明天。我悲哀地想着。
等等。我伸出手阻止了小姑娘关窗的动作。
同志等一下,我明天可能来不了,这是我给我女儿刘小凤买的苹果,麻烦等沈院长来了,查到资料,帮忙转交给我女儿可以吗?我把苹果递到窗口上去。
行你放这吧,明天早晨帮你转交。小姑娘接过苹果,把窗户关上了。
我依依不舍地向走廊里看了几眼,转身出了福利院。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没见到女儿,这不是我的错。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我内心的冲突不会那么大了。我幻想着明天早晨,女儿会吃到我的苹果,露出甜甜的笑容。妈妈又要去漂泊了,女儿,你在这里,好好成长吧。别怪妈妈,有一天也许我们还会见面,到那时,我们都要好好的。我在心里对女儿说。
日期:2013-08-17 21:27:54
一百零三、毛竹
晚上,我和小李顺利地登上了去浙江的火车。随着车轮的行进,我离我的女儿越来越远了。旅途让我深感疲惫,心情也比较低落,一路上几乎除了睡觉就是发呆。小李倒是很兴奋,一直和我说他家乡的风土人情。我觉得兴味寡然,小李虽然人好又单纯,对我也不错,但是跟我的思维总觉得不在一个频率上。
我走的事,没告诉赵姨。我对小李轻描淡写地说。
啊?小李一下子脸色大变,开始慌张起来。你没告诉他们,那你家那个老太太怎么办?没人照顾了啊!你亲戚不会找你啊!他们要是知道你跟我走了,过来找我舅舅要人怎么办啊?
没事的。我不屑于小李的想法。
我说,你以为真的有人这么在乎我们吗。
即使找到你舅舅,你舅舅难道还能不远千里到浙江找你妈不成,就算找到你妈,你妈能管你吗。至于我家的老太太,他们能找到我,肯定还能找到别人照顾。
不行不行。小李挠着头说。做人要诚实,要负责任,不能这样的。
我听了小李的话,气不打一处来。他居然说要对别人负责任。一直以来,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在我连自己的命,自己的女儿都保不住的时候,有人对我负过责任吗?如果人人都像小李这样想,我这么多年来还会吃这么多苦吗。
在我眼里,小李的脑袋里只有一根筋。当然,诚实有责任心是他的优点,这也是他以后赚到钱的原因。但是,就算我承认他说得对,我们并找不出一个合适的方法来弥补这件事,只有祈求赵姨一家多福了。
从大丰到小李的老家并不远的样子。第二天下午,我们就下车了。小李的家住在一个叫毛竹园的村子里,我们下了火车,又转了汽车,然后搭农民的牛车,又步行了一段儿,到天完全黑下来,才到了小李的家。小李的家里没人,他妈嫁人以后,就在城里工作,几乎不回毛竹园。我和小李到了毛竹园,点上蜡烛,简单地把床收拾一下就睡下了。躺在床上,小李很兴奋而且放松,对我说,明天把家整理一下,就带我去城里见他妈,然后看看他妈和他后爸是不是能给我们在市里安排一份工作。
我们的小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一个人怎么过都不好过,还是得有个伴。你说呢?小李兴奋地捅着我。
我呆呆地望着黑暗中的天花板,用手拨弄着脸上不知从哪掉下来的蜘蛛网。
你后爸那时候都不帮你安排工作,现在就能帮你了么。我看难说。我淡淡地回答。
怎么会呢,那时候我是狗都嫌弃的小孩儿,不懂事还非得跟着我妈,现在我长大了,还有了老婆,再说咱们去市里工作,就能在我妈身边了。我妈高兴还来不及呢,那是我妈,我了解她。你别想那么多呀。小李说。
其实是否会安排到一个工作,我并不关心,因为这是小李的家,就算种地也是不错的选择,能吃饱穿暖也有充分的自由。他妈又不是我妈,我对于是否会在他妈身边,持完全无所谓的态度。
新的地方,新的开始,希望我能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好好地活下来,活下去。我闭上眼睛,在潮湿发霉的空气中,踏踏实实地睡了一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