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悬案——那些未破悬案的来龙去脉》
第3节

作者: jzhang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3 15:16:00
  这个饭馆是半开放式的,齐腰的木栅栏隔开店堂和广场里的通道,四周布置着绿色的塑料藤条,座位是竹椅,服务员的头上顶着花环,一派南亚风貌。饭馆所处的位置并不理想,有些偏,所以客人不像另外几家人满为患,起码不用排队。我看了看表,又看了看两旁,我们所坐的位置正好挨着栅栏,不远处的角落里居然还有一个双人座是空着的,可能是因为上方的灯管临时坏了,所以有些昏暗。

  我不知道她会不会“配合”我的心理测试,我站起身来,不做解释的指了指那个位置,然后走了过去。她跟在我的身后,我们依次坐下。她看看周边,又看看我,眉头微蹙,她的微表情告诉我,她并不理解我的这个行动。我依然没有解释,只是用沉默代替了回答。
  我在想她会用多少时间,来提出疑问?在心中充满疑惑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基准行为?基准行为是一个心理学术语,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的行为习惯,除却容貌、声线、体型、指纹、DNA之外,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也具有稳定性,而且在识别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它有很大参考价值。
  张凡双的手放在桌上,没有出现小动作,我看不到她下半身的姿态,所以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她头仰视着45度角的电视,里面正在放着沉闷的高尔夫球赛。我不认为她被电视节目吸引,事实上,以她这样经历和学历的人,更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内心。
  服务员走了过来,问我们是不是换位子?她指了指头顶上的灯管,说道,坏了!
  我说先这样安排吧。服务员走后,张凡双终于先我一步忍受不了这种沉默,“你确定我们坐在这?”
  我笑了笑,“你觉得呢?”

  “我觉得原来的位置挺好。”
  “我只是在想,待会我们如果谈起案子来,周围总是有人经过会有些不方便。”我朝原来的方向望去,张凡双的视线也跟了过来。
  “人不是很多,况且,我们坐的地方台昏暗了,反而更加引人注目。”她的语调在上升,说明此时有了情绪,她并不认为我的决定是正确的。
  我还是笑笑,“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是坐回去吧!”
  来回的折腾,让服务员和细心的顾客,多看了我们几眼。好在这并不是任务,我只是在引她进入我的“圈套”而已。

  日期:2011-1-13 18:35:00
  左边栅栏外的走廊上,人果然不多,零星的行人偶尔路过,服务员上了菜,然后礼貌的退去了,我开门见山的说,“还是那个问题,你觉得结婚会改变一个人吗?”
  “不知道,因人而定吧,而且还要看结婚的对象,看你是否爱他!”张凡双吸了一口果汁,眨了眼说道,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俏皮的表情,她在放松,这样很好。
  “那你的男朋友呢?”我往她的碗里夹了一块咖喱牛肉,然后喝了一口啤酒。
  “谢谢,”她看看我,“——他吃不住我!”
  这是意料之中的答案,这类优秀漂亮的知识女性,穷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凌驾于她之上的伴侣。但往往事与愿违。归根结底的原因不是精英男人太少,而是她们根本无法在任何场合里处于被动的地位,包括家庭。她们一方面抱怨“好男人”太少,另一方面又在下意识里排斥那些比她们更加优秀的人。我深知这种秉性的固执,想要说服她只是徒劳无功,况且她也未必意识得到这一点。

  “他在法国念什么?”我决定先缓一缓,毕竟我们还不熟,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社会学。”
  “这个专业好!”我脱口敷衍了一句,她也看出了我的“虚情假意”,看了我两秒钟,然后笑了出来,“哪好?”
  我也笑。
  我的身边有很多国外留学回来的文科生,涉及电影、戏剧、媒体、心理学、甚至哲学,他们在不同的岗位过的不错,但比起那些理工科更为实用的专业,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收入,都不可同日而语。

  “希望他回来以后,就业环境能好一点,能有份稳定点的工作!”张凡双说。
  我点头表示同意,心中却在翻阅我的知识储备。社会学的著作我读之甚少,印象中只有弗洛伊德的《群体心理学》和勒庞,前者不能算是社会学家,而后者的大部分理论都被证实是错误的。我实在没有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的资本,临末冒出了一句,“大众审美都是狗屎!”
  “什么?”她好奇的看着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突兀的冒出这句话。
  “这是孟京辉说的!”
  她又笑,明白了我的意思,“社会心理学也研究解释大众文化,但他博士研究的方向不是这个!”

  我有些小尴尬,心想学无止尽,山外有山,还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好。
  但这些对话,还是让我们熟络了起来,我决定继续我们的话题,“你说你男朋友吃不住你,言外之意,你不会为他改变自己?——而且是那种天翻地覆的改变。”
  “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不想丢失自己,这和爱情无关!我身边有很多女友满腹理想,结了婚之后就甘心做起小女人,我并不反对这点,只是,我不是这样的人!”
  “那男人呢,男人会不会为了女人彻底改变自己。”
  “当然会,而且我觉得男人的改变会比女人更加彻底。”

  我看着她,张凡双在说这句话时的逻辑重音放在“彻底”两个字上,这说明她坚信自己说的没错。我在想,李舒然认为嫌疑人是“因为结婚,改变了性格,才停止屠杀”是有可能的。
  起码张凡双同意这一点。
  但关键是,这并不是一个充要条件,正如前期分析,坐牢,病逝,或者因为年迈丧失体力都是有可能导致凶手停止脚步的原因,李舒然说的那么肯定,一定还有其它的推理。
  “那你觉得呢?”张凡双打断了我的思路。
  “什么?”
  “我是说关于爱情,我想我说的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一些现象,你自己认为呢?”
  我突然沉默起来。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张凡双一定能够看出我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的“反感”。
  尽管我现在单身,这并不代表着我从来没有过爱情。

  我调节了一会,尽量让自己从回忆中走出来,看见张凡双有些尴尬,便用官方语气问了一个私人的问题,“你们——你和你的男朋友——感情怎么样?”
  她看了我一眼,似乎有点意味深长,“我们的感情很好!”
  不知为什么,在得知她和男友感情不错之后,我有些失落。
  我看了看表,晚上七点五十七分,离我预计的时间还差没多久。我低头吃饭,然后转移话题,问了一些无关案子的事情,知道这对恋人在大学时期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她的男友是她的师兄,两年前出国,再过半年就会回来……
  此时人流开始多了起来,我所知道三楼一家德语培训机构在这个店下课。周围突然喧闹了起来,我们不得不将我们的对话暂停,等一波接着一波的人群经过。

  抽着中间的空档,我突然说了一句:“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刚才要选择那个昏暗的位置了吧!”
  “嗯!”她反应过来,紧接着不由分说的就跟了一句,“你选的那个位置也不行!”
  我相信这是一句下意识的话,最能反应内心的话,这也是我这个心理小测试的目的所在。她果然进入了我的“圈套”。我仔细的观察她在补充这句话时的行为,上身微微跃起,她在据理力争自己并没有错的太离谱。
  我笑笑,没有说话。
  我认为自己整个过程中,起码看到了两点:1、张凡双并不是一个惟命是从的人。2、在她意识到自己错误之后,依然有可能自我原宥,继续犯错。

  这仍是她的优越感在作祟。
  这个小测试的内容,无伤大雅,可我担忧的是,这种骨子里的优越感,在遇到更为严重问题时,是否会决定她一意孤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