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2 11:41:00
虽然藏军占领玉门关只有短短几日,却对玉门关进行了莫大的改变,原先的青瓦青砖一律被毛毡子盖上,到处是牛皮帐蓬,房子被当成牲口棚站满了随军的牛羊,高宏玉知道藏人把牛羊当成粮食储备,牛羊散发着难闻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李秋云深深呼吸,轻笑道,“家乡的味道!”高宏玉笑道,“你家乡的味道是脂粉香,在汉帝皇宫大院里呢,这牛羊的骚味儿怎么会是你家乡的味道?”
李秋云瞪大双目,婉若两粒黑葡萄盛在白玉盘里,她道,“汉帝的皇宫我没去过,那是昭妃的家乡,我只记得牛羊的味道。”高宏玉笑道,“到了长安,咱们去唐帝的皇宫玩玩,闻闻是脂粉的味道多还是牛羊的味道多。不过唐帝是个大色狼,我担心他把你抢了去。”
李秋云脸上红色一闪,说道,“姐姐,你觉得太子怎么样?”
高宏玉“嘘”一声,只见六个士兵排成一字走过来。
藏军纪律严明,比之唐军有过之无不及,藏人地处自然环境困苦之地,性格更为刚毅,勇狠。李世民一生战争无数,帮助父亲李渊打天下,后发动玄武门兵变,弑兄杀弟,麾下武将秦琼,尉迟敬德,谋士魏征,房玄龄等数不胜数,一生征战,大多以胜利结束,但在与藏人之战上,却屡战屡败,最后不得已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才得以平息藏人每隔几年就发动一次藏唐战争的局面。正史把文成公主进藏描述的多么多么光荣,其实文成公主入藏的背景,本质上是一种和亲。松赞干布能在十三岁在其父亲死后,在众兄弟中登上宝座,其能力,非一般人能比。
高宏玉和李秋云悄悄潜入藏营,岗哨很警惕,但高宏玉是谁,她不再与李秋云说笑,机警地带着李秋云躲避过岗哨,四处寻找关押唐僧的所在,在一座又一座营帐中查探。藏人虽占领了玉门关,却不住进唐人建筑的房子,在房外面扎帐蓬,每顶帐蓬前都有两个士兵站岗,高宏玉捡着比较大的帐蓬查探,帐蓬里刺鼻的嗅味熏得人眼睛发涩,两人虽用黑巾蒙着面,后来高宏玉干脆与李秋云放倒小帐子旁边的哨兵,不顾又脏又臭的味道,换上藏人的服装,再将那两具尸体藏好,两人小心谨慎的四处寻找,高宏玉身轻如叶,握着李秋云的手,急速又不落声息的查探,最终在西北角一处厚牛皮大帐前停下。
高宏玉在大帐后面,掀起厚厚的毡子露出一条细缝,与李秋云一上一下两对眼睛望去,只见大帐里点着儿臂粗的两根烛,火光映照下,是一对半眯的眼睛,单眼皮的眼睛细长有神,络腮胡子四五寸长,看不清容貌,只一对眼睛乌沉沉的似一潭水,广额浓眉,身形不甚高大,却令人不敢正视,他正在帐子里踱来踱去。地上铺着及没脚踝的地毯,一个女子坐在桌旁,高宏玉只看到她的背影,似一株静立山边的兰袅袅婷婷,乌黑的长发倾散在地上,像一湾黑水银落在地上,似乎她一站起来,那黑水银就要散了开去,又似上好的绸缎,映着烛光闪闪发亮。
高宏玉知道带兵打架还带着女人的,肯定不是一般士兵,很有可能就是这支队伍的头儿,要查出唐僧被关在哪里,还得着落在这两人身上,那两人说着叽哩咕噜的藏语,一句也听不懂,李秋云悄悄拍了拍高宏玉的衣袖,两人起身走远。
李秋云说,“那女子叫男的为“我的赞普,”就是藏人的王。”
此时有一队士兵巡逻走过来,高宏玉拉着李秋云伏在帐后,想起自己两人穿着藏人的衣服,又直起身子来,李秋云轻笑道,“做贼还真不能习惯。”高宏玉从地上抓了把土捏成两个土丸子,一前一后击走在后面士兵的腿,只听“唉哟”“呀”的两声,两人先后倒地,前面的士兵立即展开盾牌护住身体,快速跑过来,这时大帐门帘一掀,那赞普靴声囊囊地出来,众士兵恭敬的行礼,那两个士兵赶忙起来,用藏语解释着什么,那赞普喝斥了几句又进去了。
他们说话时,李秋云就在高宏玉耳朵边做翻译,大意是那个赞普是说现在有重要人物,让众人要加倍小心,巡逻由原来的一夜六次转为一夜十二次,也就是原来的一个时辰一班,现在成了半个时辰一班。
高宏玉点点头,低声道,“这人应该就是松赞干布,真奇怪他万里迢迢亲自到唐边境来,看来此行有重要的事情,难道是为了师父?”
李秋云道,“松赞干布是谁?藏王吗?听说西藏这些年出个位能干的王,不过藏人一直忙着在打仗,他怎么到了这里?难道师父那么重要?”
高宏玉指指东边,“你去马棚放火,让这里越乱越好,小心不要被逮到了,我进去抓那个女的。”李秋云点点头,往最偏的地方走去,帐蓬密密麻麻的一座紧挨着一座,她走了一段路,老感觉自己背后有人跟着,紧走几步猛一回头,只听一个声音说道,“我抓住那个女的也不听不懂她说什么,我们分开放火。”李秋云小声道,“姐姐你再不要开这样的玩笑,不吱声跟在我身后没吓我个半死。师付还救出来,妹子倒是先死了。”高宏玉笑着点点头,道,“只怕师付救出来,妹子却死了,师付定会痛哭一场,给你做场大大的法事。”李秋云撇着嘴,“姐姐人前人后两个样子,人前大家闺季,和昭妃娘娘一样让人敬重,人后泼皮无赖,净干些欺负弱小的事情!”
此时月沉西天,深秋的空气分外明朗,放眼望去,全是帐子,地下是厚厚的茅草,二人拿出火石点着,两个人四只手拿了火苗,一左一右分开向帐子上扔去,不到三分钟的时间,高宏玉与李秋云已奔回松赞的大帐后面。
秋季干燥,藏人的帐篷都是纯牛皮制成,地下铺的厚羊毛毯子,一股动物皮毛烧焦的味道先传到人的鼻孔中,黑烟越来越大,火势在地上顺着草皮漫延开,早有士兵发现,叫嚷起来,众人有的用盆、有的用木桶、有的用碗端水来救,但着火处实在太多,实在不能一一顾及。众人分开在各个着火处救,火却越烧越大。
一个剽悍乖戾的副将走进松赞的帐内禀告,松赞听闻起火,竟然哈哈大笑,李秋云将对话一一翻译给高宏玉听,松赞大笑道,"加强警惕,怕是有人故意放火,唐人来找唐僧的小把戏,只要人没事就成,把起火帐子旁边的东西远远挪开,让火烧去!”
帐内那女子道,“赞普这一招诸葛亮曾用过,火烧连营时把火源隔开,能烧的东西烧完了,火自然就灭了,赞普熟读三国,谈笑间便能应敌。”
那副将听令出去,果然,不多久火势渐息。
高宏玉暗暗点头,眼看放火不能凑效,松赞干布与那女子盘腿坐在帐子里,那女子巧笑道,“我给赞普煮的最新鲜的羊奶,这还是我刚才亲自挤的,这只羊刚下崽,是头胎呢。这样的东西给赞普用,最补的。”说到后面,声音婉婉的向上提,如娇艳的玫瑰花让人心生荡漾,松赞笑道,“美人儿可是嫌我不够强壮?这些日子为了捉到唐僧,费了我不少神,慢待你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