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印度参与管道工程建设的员工的经历》
第6节

作者: 鳄鱼疯了
收藏本书TXT下载
  “阿弄!!!”我急了,倘若他死在里面,我会自责一辈子的。可是人呢?人呢?为什么没有回声?他是在哪个方向?究竟怎么样了?我内心焦急万分,可身体却只能缓慢地移动,稍有不慎,那钻心般的剧痛就能让人歇斯底里。又过了半晌,四肢基本可以伸缩了,我靠着管壁,一边活动一边等待那种麻木自疼痛中消退。渐渐地、渐渐地,我的身体只剩下伤口的疼痛了,虽然伤口在哪里一时我也搞不清,但基本已完全恢复的触觉可以让我进行爬行的动作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突然发觉左腿下面竟然压着一个人!

  日期:2008-5-13 21:10:00
  “阿弄!”我兴奋的叫起来,同时伸手去抓他。然而,这一抓却抓出来个毛骨悚然的惊恐感觉。
  当我的手碰那身体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冰凉——完了,阿弄死了!一种悔意顿时占据了我的身心:我为什么要让他进来?就为了那几张照片吗?我太自私了!……我的泪水涌了出来,滴落在前臂的伤口处,隐隐刺痛。我用力伸出手来定位他身体的姿势,想确定一下他心口是否有跳动,然而,这一摸之下却吃惊不小。这不是个成人的尸体,是个孩子!是,一定是那个孩子的!心头忽然掠过一丝恐惧,我颤抖着从已经焦烂的衣袋里找出了那个火机。在刚才的撞击与滑动中,火机的机身已经破碎,还好磨轮处的火石还能用。我一遍遍地擦动火石,接着星星闪出的火光端详这个孩子的尸体——他大概两岁左右的年龄,衣着破烂、黝黑的脸上不知是刮还是擦伤的几道伤痕历历在目。那孩子表情憨痴,似娇似嗔,如同在慈母的怀抱中睡去一般。我越看心理越是怜惜,先前的恐惧早已不知去向。我把手伸入他破烂的衣服,那心室的部分早已没有动静,可是腋下还并未冰凉彻底。看来他才死不久,难道刚才和我迎面而来的时候他还是个活着的人?……我一遍遍的擦动火机的火石,继续在他周身察看,这孩子整个后脑和后背处呈现出裂缝般的焦灼,一股血腥的味道从那里传出。这一定就是他致死的伤口了。可是,可是刚才那一瞬间的蓝色闪电又是从哪里来的?之前那很多次的蓝色的孩子的脸怎么会那么恐怖,那脸和这孩子的五官相似,但颜色为何变了?……

  我重新倚着管壁半躺下来,此时的我已忘却了任何的恐惧,心中疑团重重,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两日发生的一切。
  那蓝色的脸一定是这个孩子的,这一点应该可以确信无疑。可是为何几次与他遭遇他都是笑?看他表情的痴憨难道这是个智障的儿童?如果他有智障,那他是在附近村落里跑出玩耍时误入其中的还是被家人带来此处丢弃的?尤其是这张脸,本来是黝黑的,可为何之前我每次遇到都是暗蓝色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思路锁定在那道蓝色的闪电上。相对来说,这闪电倒是好理解些,况且我以前也曾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因为管道被悬起来的很长,且通体为大重量、高密度的金属,在下沟等作业中是严禁摇晃的,因为摇晃到一定程度会与地极的磁力线切割,从而生出电能。管道内壁生出的电能闪出的时候,恰是这孩子与我迎面遭遇且因管道晃动过大我们都被抛起的时候,所以身体与管壁没有直接接触。看这孩子身上的伤痕,闪电打在他的后脑和后背致其死亡,也恰恰因为这样,我才逃过一劫。

  按这个思路再往前推理,他在电击前尚还活着,那他跑动就是真实的了,可我几次都发现他的奔跑没有声音。对此要想找个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每次追他之时我自己折腾的动静过大给遮蔽了,不过这么说还是心有疑惑。另外那张脸的颜色,牵强一点的说也许是火机加管壁的反光所致。不过无论如何,其它问题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这两点我却一直说不通自己。也许唯一能解释的,就是这个世界真的有魂灵存在吧。

  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讲究死后火化入水,这个孩子是如此可怜,况且那致命的一击救了我一命。我咬咬牙,做出一个决定——把他背出去,按照印度人的风俗安葬。
  日期:2008-5-14 13:41:00
  楼上那位先生,本来我不想争辩什么,不过看你如此较真那就说说。
  我不知道你在印度接触的都是哪一类人又是从哪里考证的。从我所接触的人群来说,对于英语的掌握有以下几种:
  1、大型公司职员的英语一般都十分流利,但其边缘业务人员较差,如TATA电话公司收费员,我和他们常打交道,掌握英语的占四分之一。这些收费员是跑外的,直接面对客户,营业厅里的收费员英语很好。
  2、凡做生意的,不管是大店铺还是小摊,基本都会英语,很少遇到完全不会的,再不济的也能用少量单词沟通。但是,在居民生活区小巷子里卖菜的年长者,会英语(包括单词)的很少。
  3、印度有很多免费公立学校,家庭条件不好的,以及十分不好的都上的起学,所以这些家庭的孩子英语都不错。但是,赤贫的贫民窟,就是在野外用破塑料布支起个架子当家的那种,里面的孩子大多数是不上学的,学费全免也没用,因为他们自小就要帮家里干活。这个随后的情节还会提到,因为我和他们接触了一段日子。
  4、农村里的孩子和年轻人会英语的多,年长者少,但富有的以及村长之流基本都会。
  5、印度司机有两类,一类是在社会上拉客跑车的,他们的英语非常好,比如我去德里的时候在当地租车去游玩的司机,英语不仅流利而且地道。另一类就是如我们从租车公司找来的一样,穿着都比前一类差,这样的司机我接触过一二十位了,完全不会英语的有两个人,英语流利的也有两个人,其余的都是蹦词,沟通的时候用单词,差别是有的人蹦的熟练,有的人需要考虑一些时间,阿弄的原型司机就是这样。

  6、“贫困的农村”和“贫民窟”在印度是两个概念,请你分清。前者是有地可耕种的,生活再不济也有一定保障;后者是流动性打工的,很多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的。而贫民窟也分为两类:一类流入城市的,他们里面会英语的比例就稍多一些,但仍旧很低;另一类是在农村乡间流动,没有房子住,没有固定的地,哪儿有需要劳力的就走到哪儿,生活方式接近流浪,这部分人中基本没有会英语的。

  我的说明就是这样,当然我也希望和我出去的司机与我之间没有沟通障碍,那样的话写起来也会舒服的多。关于语言的问题在情节中还会重复出现,包括英语流利的司机老板莫汉、其他两位只说单词的司机、贫民窟里完全用手和图画比划的沟通,以及在此事快结束时会出现的中文翻译。你可以继续质疑,我会继续就这个问题回应,如果有我回应不了的,反正我正在印度,我会以实践的方式去验证,主要目的也是通过这个贴子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的印度。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支持你反对我的观点的态度,谢谢你的支持!
  日期:2008-5-14 14:57: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