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姬旦知晓文真不喜铜器玉器,便替他专门备了木碗饮酒,然那木碗中的酒冷得更快些,一见酒偏冷,文真自是降缓了速度。
“我替你换杯温的吧!”文真回头正欲道谢。
那女子并未看他,低垂着眉眼,用心将木碗内的酒倒进冷酒壶内,将碗放回案几之上,准备替倒上新温的酒。
文真见她眉宇间有一丝淡淡的愁意,知有挂念之事,便轻声言道“不愁的!”
那女子听了,轻抿一下嘴唇,将头倾向一边,款款的将酒倒向她的碗内,倒到最后时,她缓缓地将手向上一移,脸上泛起一丝笑意。
文真心生好奇,不知她因何变得这般开心,便移目去看,正巧那女子也在看自己。
那女子面似玉盘,洁净透亮,眉目间犹如藏着潭水清波,宛转流动,长长睫毛闭合间犹如蝴蝶飞舞。
文真突然心底有一丝的隐隐作痛,不知因何,她不是别人,正是有邰氏国,院内有桃花的女子。
那女子见文真看桃,微微低头,眼帘垂得更低,猛然间不知想起了什么,她让自己脸侧向一边,朝着文真,嫣然一笑。
或许那一刻,她想起了文真第一次见他时,竟然慌张地会说“我,我路过”,他比自己还要笨拙还要胆小,又有什么可以怕的呢。
或许那一刻,她想起这个隔三差五来古镇上换日用杂货的男子,又怎么会是终南山上的智者,世间竟有这般出人意料的事。
或许那一刻,她在想为什么眼前这个人要用木碗来喝酒,喝起酒来还是那么笨笨的样子。
或许那一刻,她知道的,只有这么多。
她不知道文真是为寻她而来,不知道文真最后的宿命,与她有关,不知道这个男子已经毫无缘无缘由地爱上了自己。
日期:2012-10-20 2:50:00
《昨夜西风来过》
昨夜西风来过
我停杯着著
不见你来
那青瓷的酒壶
记着你的温度
你为我温酒时的浅笑
一如桃花
绚然飘落
昨夜西风来过
屋外
是否是风雪
掩埋了的我的足迹
你找寻不到
便托了西风
殷勤问询
昨夜西风来过
窗外的风铃
是我寻你的信物
它们摇摆过千年的春秋
不知归途
昨夜西风来过
我提笔凝神
忘记了嘱托
日期:2012-10-21 7:24:00
文真见了那女子,之前的种种谜团与担忧都落了地,他与女子说的第一句话便是
“我好久没见你了。”
不管文真准备要说的是什么,但看到他时,冒出来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好久没见你了。”
那女子只是轻笑,并不说话,文真亦不再言,表面平静,心内沸腾不已。这一切都被吕尚看在了眼里。
文真上次离开时,吕尚还没有来到西岐,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这里面,有四个人是最为激动的。
除文真、吕尚外,还有姬发和姬旦,姬发和姬旦,有太多的问题要和终南山人问询。
寒暄过后,姬发问道:先生离开,一十五年,自思当不得见,今日相见,犹如梦境,人多感概人生如梦,须臾而过,似幻似真,先生如何看待?
文真道:“气有阴阳,灵有数位,气灵相感,而生诸相,诸相者,在地为形,在
天为象,世间诸相,是有虚妄,皆应心观。”
姬发道:先生,气从何来?
文真言道:气体为一,气以质存,质化则气生,故言道,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阴阳者,动静变化之本也,气静为质为阴,气运则化为阳。
“何以至气运?"
“有物位无极,其态为清,其意为静,其位为极,是为一体,是为生化之始,意静极而生动,物有清而知浊。物因有体,而其方不定,方不定,是位移,方位之变,则生气灵(数)。万物之始,灵动则生,气运则发。"
“先生所言,一体生二相,气灵相感,而生诸相,诸相又当何解?"
“是有一体,则言太极。其态为清者,为体为形为阳为气,其意为静者,是为相为象为阴为灵。
一体生二相之意,是指诸般事物,其态为清,其意为静时,物之形意,自然是为一体,无相分别,倘若要为其它生灵感知,为人所识时,则自生其意,自生其相。
“依先生所言,众眼前所见所感,并非皆为真实,而是被自己心意所迷,缘何如此?“姬发低身侧耳问道。
“心念加增,乃有二相,二相有感,是为三分,化化合合,互生贪、痴、妄,难有终时。是故修持之道,在乎抱元守一。言、行如一,则无妄。言、行、意如一,则无我,是故可知万物之情状,可感诸般生灵之寒暖,不因己身而存,故能与天地齐,可与诸灵通,不相为害。
昔日有人问智尊龙马氏道:“人虽有目,仍难自视全身,水可现影,更难定其形影,众人皆以你为智,你能否助我全视己身?龙马氏却言无以相助。那人又道,智尊知万物之情状,何不告之于我?
龙马氏言道:子所能知者,形也,所不能感者,意也,人因有目,而执于形,人因有意,而迷于念。执迷之下,难悉知悉感。
此人取龙马氏取水器,盛水置平台,水静而形现。复问智尊曰,此水无目,可不执于形,此水无意,可不迷于念,然水中我影,何以依旧稀稀不明。
智尊轻言是以答,万物以无己,而明他物之身意,万物以不存,而显他物之正形,此水清静,得显他物之身意,然因存之自身之内,而难现他物之正形。是以故,目清心虚则无障,离我留位则无碍。“
吕尚施礼相问道:“适才听先生之言,尚心受启发,初到达齐地,不得已杀了华士,如今夷人心有不安,是攻是守,先生如何看待?”吕尚表面上是向文真提问,实质上他知道,周公此次前往齐地方归,肯定收集了很多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他这一问话,其实是要将这件事加以挑明。
如果文真说宜守,那么他便增强城防,加强巡逻,招募兵士,如果说宜攻,那么他将更有理由集结他处军队,方便随时调运。
文真喝口酒,笑言道“善守者失察,善攻者不久。攻守者,一体而二形,欲得其利,必假名以示其正也。”
周公言道“弟子愿听先生详解。”
“名者,自命也,自名者,言众以知其隙也;假名者,惑众以得其利也,故假名者,以名而掩其实。攻守者,一体而二形,贵其名附其利,盗贼生,假名巧利,名存而实亡焉。”
“依先生所言,攻守皆难有妥当,又有何为”姬鲜问道
“善守者失察,善攻者不久。道隐无名,万物莫不从焉,天下王候,莫不假名以示其正焉,何为正焉? 一曰清,二曰静。圣人弃名而无以为利,天下自得清静,天下自正。”
“先生之意,可是指要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而为,天下自正,而非善用攻守之道”姬旦补充道。
日期:2012-10-22 8:41:00
“先生之意,可是指要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而为,天下自正,而非善用攻守之道”姬旦补充道。“先生,弟子初从东来,那沿途各邦国,均各有盘算,既不敢开罪我西歧,亦不敢帮助殷民,天下初定,四方不平,先生有何开化?”
文真道“世间万物,生于无,起于微,成于积,损于显要,西岐有今日,为千年所积今之业,即将昌盛至极,其后必为损!”
“先生何出此言”姬发问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