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后的秘密:灵学原理》
第51节

作者: 代明坚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12-11 20:28:00
  96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对光和风的利用。目的是把那个玻璃灵学浮球升上1800公尺的高空。这个阶段要动用军舰和零式战机。对漫柯岛空间进行“分层穿越”,这个看起来很生僻的名词,其实就是利用军舰在海平面上的高速行驶以及战机在三千米以上的空中,以时速500KM飞行激起的空气震荡来“唤醒”漫柯岛的“灵魂”。这是灵学上笼统的说法,如果漫柯岛有什么灵魂的话,太平洋上经历过激战的岛屿太多了,岂不是都被唤醒了“灵魂”?

  当然不是。
  这个漫柯岛的“灵魂”指的是漫柯岛所处位置的灵学价值。广袤的地球乃至宇宙中的任一部分,作为实体的存在我们可以有一个相当精确的座标去进行定位,但如何能确定它在灵学空间的座标呢?我们前面说过灵学空间的座标与我们科学框架里所称的座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所以,对于这种大型的魂学实验,第一要做的就是精确定位灵学空间位置。
  在灵学中这个座标有一个名称叫:“天地位”。
  确定漫柯岛的“天地位”,屋下桑有自己的方式。
  仍然是前面所述“隔”术的一种。但在我们看来已经相当令人匪益所思了。日本人经过多次对漫柯岛的勘测,确定了一个极富创意的“隔”方案。他们在狭长的漫柯岛接近赤道那端尾部架起了一台臂展100多米的钢构风洞式天秤。何谓风洞式天秤?外形上看是一架巨大的天秤,但在悬臂下面却安装有风轮,可以任意随风向而旋转,自动调节悬臂指向。这个风轮可不是风一吹就转起来然后带动悬臂转向,前面有一截孔道,起的是小型风洞的作用,可以有定向风力的功能,中间有一套感应和传动装置,风轮先是带动传动系统,经过微调处理再机械驱动悬臂——估计也只有日本人才想得出来这些古怪的玩艺儿。

  这个东西究竟做什么用呢?
  相当于美国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消失自由女神像时搭的那个架子。我这样比喻只是便于读者理解,二者是绝不可以混同的。事实上我很多时候怀疑大卫就是个魂术家。但既然他已经公开宣称是魔术了,任何关于他是外星人、特异功能者或魂术家的指控都显得无事生非。十分多余。屋下桑把这个风洞天秤作为“隔”的一个参照。
  简单说他的“构想”吧:
  两个阶段三个步骤。“空间弯折”的第一个步骤是他自己的手指,运用符力拈出“那根金线”,在漫柯岛任意位置“制造”一个小型“空间”,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开个“灵学意义上的新空间”是基本功,再把这个“新空间”通过风洞天秤的自动调节,这种所谓的“自动调节”,事实上就是依据洋流、季风和水体运动甚至大型鱼类在附近的翔游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符咒方向,也有“传力和放大”作用,这是第二个步骤;第三个步骤就是把这个空间作为“隔参照”把那个浮球给“隔”出去。“隔”到哪里?

  一千八百米的高空。
  最后,就是把这个玻璃浮球作为“隔参照”,对漫柯岛海域进行“隔”,这回把岛子隔到哪里去呢?
  南极洲。
  很复杂。
  如果成功的话,漫柯岛方圆一百公里海域将变成一个“巨型迷魂阵”!
  这一百公里范围内的任何地球物理座标将直接消失,包括空中一百公里,所有经过这里的从望远镜开始的肉眼观察、看不见的无线电信号传递、舰炮轨迹、鱼雷发射甚至微波通讯,统统“失效”!用“失效”来形容那种状态并不准确,因为不是失效,无线电飞机大炮鱼雷什么的会一切正常,但一旦“想”通过这片一百公里的“立体空间”便会失去方向——我用了一个“想”字来表述美军将来的行为,这个“想”字太重要了,是因为“对于该区域来说”,这个“想”字没有意义。

  美国人的舰队和机群甚至预警雷达会完全“忽略”菲律宾以东近海附近这片区域。
  所以他们也不会去“想”什么。
  2012-12-11 20:33:00
  97

  1988年,当我读到这些解密资料到这里时,极度震惊!完全被日本人的“想象力”给震撼了。也似乎终于明白日本人为什么会吃败仗了。他们不是在打仗。他们在进行人类的战争实验。所以不择手段。事实上也是如此,整个二战,日本全国总动员,军人、政客、商人、学生兵、科学家、灵学家、家庭主妇甚至妓女,无一不改变自己的生活围绕这场战争而行动。而最后,连那个深居皇宫的“幕后棋手”也第一次让国民们听到了自己说话的声音,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宣布“终战”。

  真是一个疯狂的国家。
  想比之下,我和陆少校以及中国魂学家们所做的工作则要保守得多。我们对长江地脉资料的收集和战争脉象调整更符合人类的战争价值观。我们的目的是保卫家园。双方的出发点确实不同。
  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迫不及待要读到这场“漫柯岛空间弯折”实验的最终结果。因为据我所知,美军的太平洋舰队并没有在菲律宾迷失向太空,从关岛和中途岛起飞的轰炸机群也没有误炸到南极洲去,战争如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那个坚定地推进胜利的结局。而且,直到战后解密,我才知道日本人搞了这么一个大型灵学实验。突然背上一阵发冷,十分后怕!
  连我和陆少校专门从事这方面调查的军方人士都没有听说过这场实验,一般军人和民众就可想而知。
  但我找遍了东京档案馆,关于漫柯岛实验的最终结果资料却是个“空白”。然后我查找关于屋下桑和坂早等魂学家的资料,想从中发现实验结果,但所有关于人物的资料均没有提到这次实验,倒是坂早的“白叶实验”资料十分翔尽。1991年夏天,北海道一个乌云翻滚的上午,在学者铃木正夫的陪同下,在一间海边农舍里我见到了95岁的熊尾昭一博士,日本灵学先驱,世界灵学泰斗,被称为日本的灵魂学爱因斯坦。我只问了一个问题:“漫柯岛实验的结果究竟如何?”

  农舍旁边一大片蓝色的郁金香,再往远处是通向漠漠大海的荒草地,乌云从太平洋上空滚滚而来,阴沉的海风吹拂着农舍前面晾晒的衣物床单,不时在视线中闪现一下白色的内里,像风中的灵学旗帜一样翻飞漫卷……当我们站在这间小小农舍前面仰望大海、被乌云遮住的太空,我被巨大的悲哀所笼罩。灰色的海面上突然冒出一支黑色的桅杆,接着出现黑色的船身,当我们正在惊异这时候出还有船出海时,更多桅杆的黑色顶尖从海水里冒出来,密密麻麻绵延整个海滩,不知道有多少船只,五千只以上吧,这支庞大的黑色船队仿佛只是想向我们致敬,驶到波涛渐渐消失的海滩时又一个个沉入海水去了。几分钟后大海又恢复先前的空旷寂寥。

  对于我的提问,熊尾老先生只有三个字:“忘了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