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后的秘密:灵学原理》
第52节

作者: 代明坚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12-12 20:11:00
  我能查到的关于漫柯岛的资料,就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七月的马里亚纳洋流提前退出太平洋环岸对流圈,形成对菲律宾吕宋岛岸的逆冲击,结果那一年吕宋岛的小黄鱼产量暴增;下雪,这可能是除了乞力马扎罗山顶积雪而外的惟一一次赤道附近积雪,吕宋岛大面积飘雪,个别地方积雪达一尺多厚,漫柯岛更是炎炎夏日雪花漫舞,海水温度却上升了5摄氏度,这是由于大气温度下降后引起的海洋暖流回潮;橡胶产量锐减,所有橡胶树好像受到了某种诅咒,树浆含量大面积衰减,严重影响了菲律宾的橡胶出口……对于这些现象,日本媒体缄口不言,但菲律宾当地媒体进行过报道,菲律宾《世界每日电讯》的降雪报道很详尽。这家媒体是由亲美势力控制的,他们担心这场诡异的大雪对美军的战略计划形成冲击,从而放弃进攻菲律宾的打算;事件中最积极的当然还是美国人,因为在接到这场天降大雪消息的同时,关岛美国军机也接连出现迷航事故,也就是大卫·柯恩少校及其队友站上夏威夷太平洋美军司令部听证席的时候。

  美国人终于正式在本书出场了。
  来的是大腹便便的罗斯福总统的白宫安全顾问罗伯茨·菲茨。
  他带着罗斯福总统个人对太平洋战局深深的忧虑而来。他坐着一架P-61黑寡妇战机飞到了距离漫柯岛只有五百公里的上空。同行的是夏威夷美军司令部高级参谋官夏普,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美国公民,就是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艾伦·图灵。这个名字现代人都不陌生。是的,他正是现代计算机的发明者。这位老兄从机舱上往五百公里外的漫柯岛一望就全身颤抖不能自持。形容他正在经历人生中“最奇妙而恐怖的一刻”。

  当然不是因为他有千里眼,能看到五百公里远外的漫柯岛的异状,而是机载雷达那飞速旋转的指针,直接说就是雷达绿色的冷光屏上显示出来的一个“蝴蝶斑”。人们叫这个状似蝴蝶的异常亮斑叫“蝴蝶斑”,图灵却一眼就看出那是一团物理学上叫做“电磁结缠扰”的馈波。这个电磁结缠扰理论上只会在一种情况下出现:地磁局部紊乱,以至于地球大气中的电子微粒出现漩涡式纠结,当电磁波或微波企图通过这个“漩涡”时被“绷带一样缠了起来”,理论上那个漩涡有一个可以度量的纵深,但缠扰却可以是无限的,于是形成“无限吞没”。这就是电子学上的“黑洞”。感觉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黑洞。进化论中那个从猿到人的“跳跃”一直没有足够的证据,就相当于生物学中的“黑洞”,把无数才华横溢的进化论科学家给坑苦了,面对神创论的“宗教狂热”却难以自圆其说,明知对方比自己走得更远却无从驳斥——这个“电磁结缠扰”就是爱迪生和特拉斯两位巨人分歧的起源。

  可以说直接导致了今天地球工厂林立电网密布的景象。
  因为爱迪生在论战中成功了。
  所以今天的世界是按照爱迪生的直流电模式构筑的。
  我们可以合理想象假如特斯拉成功了世界会怎样?
  2012-12-12 21:05:00

  98
  关于特斯拉和爱迪生两位大师的博奕,是另外一本书的内容,可以叫做《阁楼世界是如何搭建成的》。实在是发电厂、送变电公司、美国国家能源公司和摩根财团几股力量在背后的角力。特斯拉和爱迪生从某种角度说只充当了形象大使的角色。题外话就此打住。
  回头说那个发明了电子计算机的图灵老兄。在信息工程方面他就是个图腾般的人物。
  曾经活在世上的“神”。
  这位人间的“神”显然不是万能的。就是他那么漫不经心往P-61黑寡妇机载雷达上的一瞥,世界就从此改变了。那个蝴蝶形的“电磁结缠扰”其实是个物理学神话,为什么呢?因为在自然条件下,地球的磁场环境和大气环境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就好比核聚变反应,自然条件下是绝不会发生的。当70多年前,那个在奥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学只读了一年就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的年轻的特斯拉在午睡醒来后,灵光一闪提出这一现象时,他自己很快就忘掉了,但许多科学家试图证实这个“无限吞没”现象。最终,阿拉莫斯实验室确实在实验环境下证实了特斯拉午睡后的“梦呓”。图灵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实验操作员。

  但他敏锐地看到了这个电磁结缠扰的魔影在人类头上飘荡。
  正在阿拉斯加漫长的黑夜中观察极光和北极星空的一个叫奥威尔·佐格的人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对方浓重的鼻音和清脆的英式英语使他一下子从床上蹦了下来。“绝对不会再有三文鱼了——”他朝电话吼道。“说正事。”对方却压根儿不想开玩笑,听口气好像全世界的天都黑了。
  奥威尔·佐格,1905年出生于墨西哥“死谷”。所谓死谷,是因为那些热带村庄里流行一种捉弄外人的迷幻巫术。但奥威尔祖上却是英国流民。当载着102名英国流亡者的“五月花号”在北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鳕鱼角靠岸时,还有一艘不知名的来自英格兰的渔船泊在墨西哥海岸。奥威尔的第一代美洲祖先老奥威尔就在这只船上。
  老奥威尔很快就迷上了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会使地球突然凹陷”的墨西哥巫女。
  当然还有不同于寒冷的英格兰的热带风光。
  到了奥威尔出生后,奥威尔家族已经完全学会了“让地球突然凹陷”的方法。
  2012-12-13 1:02:00
  带着家传的巫术,奥威尔踏进了堪萨斯大学的校门。但没毕业就转入普林斯顿研究院充当“实验人”。“实验人”就是普林斯顿研究院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异能者。他们并不是辍学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实验室“小白鼠”,而恰恰相反,在这里他们受到了更加尖端的训练。奥威尔和图灵相识了。两人老是讨论一些别人听不懂的问题,比如关于地球电场对人类生理的影响、地幔层的灵魂学构造(图灵怀疑那里居住着可以自由穿越的另类生命体,但奥威尔告诉他那里除了岩浆就是黄金钻石,另类生命体近在咫尺,就在他们放在桌上的那个苹果里),还有就是地球的磁力线与电子运行的轨迹是否可以表述为血液和肌肉纤维的关系等。

  可转眼奥威尔就和奥本·海默博士讨论起各种生命形式来了。奥本是UFO之父。他最先定义外星不明飞行物为UFO,并且通过筛选法计算得出宇宙中存在着十亿颗类地行星,其中十分之一有和人类类似的生命。他的著作是《人类是孤独的吗?》,但在奥威尔的启发下,他接受了生命形式可以向灵魂等隐形体扩展的观念,于是接受了多维空间的理论,因为奥威尔让他直观地看到了“鬼魂”。那是普林斯顿一位死去多年的科学家。后来奥本参与了美国军方著名的让军舰消失的“费城实验”。

  这个实验相当于日本人的漫柯岛实验,但整整晚了三年。
  结果跟漫柯岛实验一样,秘而不宣。
  奥威尔的本事是在可以和任何学科的专家对话,在一分钟内说出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来。这得力于他的渊博的灵学理论修养和普林斯顿的强化训练。他大概是惟一一个能够把灵学贯穿到任何领域的灵学家,并且能够清晰地讲出其中一些看似分门别类属于各学科其实是灵学本质的原理。
  当灵魂学之父坎贝尔到普林斯顿担任灵学教授,讲授他的《灵魂学原理》时,奥威尔也刚好来到这里,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拱形门旁边那座石头做的教员休息室。他们在里面一呆就是11个小时,吃掉了二十个汉堡包。但谈话内容没有公布。奥威尔事后评论说:“他们的讨论可以让全世界一半的人自杀,另一半人发疯。”
  人们普遍猜测他们讨论的是世界末日。
  但灵学家从来不使用“末日”这个字眼。

  因为灵魂一般情况下是永生的。
  奥威尔这样说是基于人类的视角。灵魂学家也是人。尽管他们可以穿越地球和宇宙,却也离不开地球和人类。坎贝尔在弥留之际,拉着奥威尔的手不放,奥威尔俯下头不停地告诉他“死神接近的距离”,为他的生命进行倒计时:“它们穿过拱门朝我们走来了……啊,它们很悲伤在哭泣……它们在为你铺红地毯呢,啊,铺向空中……现在它们就站在床前了——你看见了吗?”
  老坎贝尔喉头一阵滚动,吐出最后一口气,嘴巴张开就没能合上。奥威尔起身遮住了想围上来的人们,一只手伸到空中握着一只看不见的手,身体居然离地一尺多,接着又降下来了。他告诉大伙儿坎贝尔进入了“黄金界”,“灵魂最佳的去处。但他很快就会回来,只是不在普林斯顿了。”
  在坎贝尔的葬礼过后不久,他就宣布坎贝尔“已经回来了”。他在普林斯顿的校园里用石灰画了一个巨大的六芒星,尖角之间的距离足足有三公里,把圆形教室、钟楼、拱门什么一切都包进来了,师生们早已见惯不惊,因为普林斯顿校园里不时会出现一个疯子,做出令人目瞪口呆的行为,而所有这些“疯子”都会被证实是人类中最杰出的天才,他们的怪异行为也是人类中最尖端的实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