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小六又失眠了。想着那位老师,心里久久难以平静。那天的语文课上,除了让大家讲讲自己最崇拜的人,还学了一首词。那就是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在初二的最后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时,那位老师也在黑板上写过。但他没有详细讲解,小六当时只是觉得句子很优美。
而今天,神仙姐姐般的语文老师认真讲解了这首词。原来,这是一首描述离愁别绪的,意境极为感伤的词啊!特别是最后那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更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境。
远方的那位老师啊,你过得可还好吧!小六在心里问候着。她想到了老师那些多愁善感的日记,还有,相册里那张特别的照片。那似乎是一张老师与他自己同学的合照。照片中有一位身穿藏蓝色淑女裙的女子,身材曼妙,长发飘飘。只可惜,看不到脸。因为脸的位置,被人剪去了。同学们曾经在私底下猜测: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女子,会不会就是老师曾经的女朋友呢?他们之间又发生过什么曲折起伏的故事呢?有个大胆的小姑娘就试探着问老师了:“这张照片是你自己剪的吗?”得到的答复却是:“你小孩家不把心用在学习上,问那么多闲事干吗?”
嘿嘿。 强调一下,这个大胆问老师的小姑娘可不是小六哦。她可是一门心思用功学习的。只怪老师魅力太大,喜欢他的男女同学太多了。
现在的老师,结婚已经快两年了哦。他的新娘子,也是在本校任教的一位女老师。只可惜,她是结婚后才来学校的,也没教过小六。
小六犹豫了很久,要不要给老师写封信呢?真的担心会影响他的生活。万一他的妻子有什么想法呢?还是要慎之又慎才好。
后来,小六还是忍不住写了。她写了好几次都不满意,又从头开始。措辞非常谨慎,只是淡淡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以及浓浓的祝福。
一周后,小六收到了回信。但,不是老师写的。
日期:2012-12-8 16:46:00
(八十四)
来信的,是老师的妻子翠。她在信里很幽默地说,其实很羡慕甚至嫉妒小六和以往那些同学们,因为他们曾跟老师有过浪漫的“纸条”事件。她说,从清秀优美的文字里能够读出聪明善良的小六,希望和小六从此成为朋友。当小六孤独烦闷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把她作为知心姐姐,她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的语气非常真诚,语言也很风趣。读完她的信,小六心情特别轻松自在,并为有了这样一位知心、善良的姐姐感到幸福。
随信而来的还有一张老师的全家福。照片里的老师微微笑着,他的表情让人如沐春风。老师的妻子翠似乎刚刚生完孩子,照片上的她抱着两个月大的女儿开心地大笑,小巧而整齐的牙齿清晰可见。小六看过一些面相方面的书,她知道,这叫糯米牙,有这样牙齿的女子,必定是温柔可人的贤妻良母。他们的女儿看上去非常可爱,黑葡萄一样的眼睛清澈见底,粉红的小脸蛋让人忍不住想亲两口。
小六由此很喜欢老师的妻子翠姐,因为她幽默诚恳的话语,带给自己的是轻松美丽的心情。她很快就给翠姐回了信,称赞她的文字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辉,照片上的她看上去那么温柔美丽,一定会带给老师很多幸福。小六对翠姐说,我为能有你这样智慧的姐姐感到自豪。从此后,两人你来我往,鸿雁传书,象真正的姐妹那样,谈心,谈工作、学习,谈生活。当然,也谈到老师。翠说,“你们老师对你们很是关注,我却觉得他不大了解我。因为他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身上,家里的一切都得我操心。有时候我很想跟他好好交流一下思想,可他却只会破坏这种心情。”小六说,“因为老师毕竟是男的,他或许不会太明白女人的心思。男人注重事业,说明他很有发展潜力。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照顾,你们肯定会是神仙眷侣。”
小六与老师妻子翠的书信往来极为频繁,几乎是每周一封。她们俩都很用心地给对方写信,也不知每天既要照顾孩子,还要给学生上课的翠,是怎样做到保质保量,及时回复的。有一次她说,每次都是晚上等孩子睡了,学生也熄灯了,她才能静下心来,写信给小六。但是她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而感觉是一种快乐。因为长时间不思考,不关注生活,心就会麻木的。
每周都能读到翠姐那美丽的书信,对小六来说真是一种绝美的享受。翠姐用润物细无声的耐心,引导着小六打开心扉,主动融入到同学中去。小六的心情渐渐阳光起来,她很感谢翠姐的书信,引领她走出了那段泥泞的心情。她说自己其实很为毕业分配的问题担心,所以心情有时候会有点沉重。但翠姐说,你要相信善良的孩子都会有好运气的,姐姐会为你祈祷,毕业之后一定可以顺利得到一份你想要的工作。就算真的不分配了,也没关系,你这么聪明,世界又这么大,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哪里都会有你发挥的舞台。你要做的就是在学校里好好读书,打好基础,将来才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这些鼓励和开导的话,让小六的思想慢慢转过弯来,她心中的阴霾渐渐消散了。
老师也给小六写过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我们这些没有背景的孩子,出门在外,凡事都要靠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考验。陶行知说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软弱的人总是容易纠结,总是想要依赖。但是当你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时候,就必须依靠自己去拯救自己。一个思想独立、相信自己有决心和能力解决一切困难的人,才是真正坚强的勇者。不过,他和翠姐永远都是小六的哥哥姐姐,小六可以把他们当成亲人,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开口就是。
信来信往中,小六每天的日子都过得充实而有期待。 很快,暑假就到了。小六和老乡们相跟着,平安快乐地回到了自己的家。
日期:2012-12-8 21:55:00
(八十五)
暑假的生活,过得懒散而惬意。那时,小六爸爸在家养了两头牛,妈妈在家养了六只鸡和一只鹅。小六总觉得,动物们也很是有灵性的,它们之间也有美好的友谊。比如,白天的时候,那只鹅就神气地迈着八字步,去门口值班了。一有陌生人进门,它总要先嘎嘎嘎地通知一下主人。俨然成了看家护院的好帮手。
而那几只鸡就更有意思了,趁着两头牛卧在树下悠闲地闭着眼睛晒太阳,或者安静地吃草时,就一个个相继飞到牛的脊背上卧下,也开始享受那悠哉游哉的时光。而牛也似乎并不生气,任由它们在自己背上安详地休息。那时刻,牛和背上的鸡们犹如相依相偎的情侣般,自然、和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