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自己来说北京的落后——从吃开始》
第4节作者:
咕咚法师 全羊抹上调好的糊汁,头部朝下放入炽热的馕坑中。盖严坑口,用湿布密封,焖烤一小时左右,揭盖观察,木棍靠肉处呈白色,全羊成金黄色,取出即成。
从烤全羊那里我们似乎看到了烤鸭在元朝宫廷里的烤制情景。
我至今对北京烤鸭的来源,认为是元朝的烤制方法、南京的鸭源、山东的吃法
日期:2007-9-20 14:55:03
关于鸭子
北京鸭的祖籍是南方,明初随漕运来北京,繁殖于京东潮白河一带,故叫过"白河蒲鸭"、"白色麻鸭"、"白蒲鸭"等名称。后来迁至京西玉泉山放养,逐渐育成今日之良种。用人工填喂法育出的称北京填鸭。
日期:2007-9-20 15:03:03
关于馕坑
现在在新疆还应该存在
维吾尔族的烤馕设备最主要的是馕坑。馕坑可设在庭院或家门口,其燃料大都用柴,现在也有用无烟煤的。馕坑也别具一格,由于地区的不同,馕坑的式样和材料也不同。馕坑的大小是根据人口来定的,一般分大中小三种型号。在农村、集镇,几乎家家都有烤馕的馕坑,妇女个个都会烤馕(维语称为打馕)。
一般馕坑是用羊毛和入粘土砌筑成的,它高约一米左右,肚大口小,形似倒扣的宽肚大水缸。底部架火,通常是夯土结构,馕坑四周围用土坯垒成方形土台,以便烤馕人在上面操作。馕底部留有通气口。南疆一些地区则选用硝土做馕坑坯,乌鲁木齐地区以及一些城市的居民则用砖块做馕坑坯。
烤馕前,先将干柴(木炭或煤炭)放在坑底燃烧,待明火消失时,坑壁已烧得滚烫,即可把擀好的馕面胚贴在坑壁上,十分钟便能烤熟。馕坯上可以抹点食油、撒些芝麻、葱花,烤出的馕更脆更香。
维吾尔族人除了用馕坑来烤馕外,还用馕坑来烤羊肉或羊腿。新疆少数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除了用馕坑烤馕外,还用大铁锅油炸肉馕,用蒸笼来蒸“奥尔”馕,用热柴禾灰烤馕。用烧过的热柴禾灰烤馕虽然是古老的方法,但用这种方法烤出来的馕却别有一番风味。有趣的是南疆一些地区的维吾尔族在土炉子的壁上烤馕。一般是烧完茶,做完饭,利用炉壁的热量来烤馕,这种馕一般较薄,维吾尔人称它为“乌恰克”馕(炉子馕),其味道同样香脆可口。
2004年4月20日,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馕坑”在吐鲁番市葡萄沟瓦孜风情园内建成,这个馕坑建在山坡上,直径为10米,高8米,看上去有一间房子大小,不仅能打馕,还能同时烤制一匹骆驼、两头牛和十只羊,可供上百人同时进餐。
日期:2007-9-21 11:24:05
北京柔中带刚的食品——馄饨
法师馄饨:一个基本点,三个特点
法师本无法,咕咚了无声,法师在这里有理了。
今天法师心情不错,要动手做点吃的,让久吃粗食家人吃点细食,什么?馄饨!
法师托朋友在上个星期从北京延庆山里订了一只老母鸡。
选择在延庆买这只鸡,是因为延庆位于北京北边,属于上风口,污染比较少;说是老母鸡,当地村子里没人记得住这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蛋的,当时遇到一位这个村子里出来的一个大学生,现在是大学老师了,已经带研究生了说:他打记事起就偷过这鸡下的蛋。上个星期订下,交了全额订金,让乡亲们继续喂养着,城里不让养,也不让宰杀,预防禽流感吗。昨天发个短信让乡亲们给宰了,用山泉洗净,一大早儿取了回来。
这天,法师又到市场买来半扇儿腔骨、一斤猪里脊、一尾草鱼(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等。英文名:Grass carp)、一只大闸蟹(活的、公的)、活的基围虾10个以及香菜等,其他的调料、作料家里都有储备。
馄饨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源于中国北方,什么地方,不清楚,但凡面食,估计离不了山西一带,山西是中国的主食厨房。西汉扬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内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
馄饨称谓的由来说法很多,比较靠谱的一说,是来源广东的“云吞”,也很形象,意思是在清澈的清汤(青天)上漂浮着的云朵,很美丽。还一种说法是来自“混沌”,意思是由于汤料丰富,混沌一词在《现在汉语词典》里解释是:“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也还形象。至于数学里的“混沌”概念,乃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蝴蝶效应》的作者E.N.洛伦兹先生开创的混沌学和咱们的馄饨有什么关系,法师实在搞不清楚了,美国人怎么什么都干涉,咱们吃碗馄饨用的着他们美国人说三道四的吗?咱们的外交部都干什么去了?不想吃馄饨了吗(法师因愤怒而休克78秒)?!
各地的称呼:
北京、上海:中国北方等地通常称为馄饨。
广东:因口音不同而沿“馄饨”之音称为云吞。英称“wonton”即原自广东话。
福建:俗称扁食,也有少数人称扁肉,肉馅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
四川:俗称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红油抄手”。
湖北:俗称馄饨,有人也称为水饺。
江西:俗称清汤。
日本:传自中国北方,沿其音称“ワンタン”(wantan);写作“云呑”或“馄饨”。
台湾:闽南语称扁食。1949年前后,来自中国各地的移民把家乡的叫法带到台湾,因此在台湾馄饨、云吞、扁食、或是抄手的说法都很常见。
法师在处理那只老母鸡的时候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太老了,几乎肉骨一致了。法师先剃下鸡胸脯肉和大腿肉备用,洗干净,把半扇腔骨洗净,抽出骨髓备用,随后用口大锅把鸡和腔骨放进去,加满水,上火,烧开,去沫,放入葱姜酒,随后改小火,保持汤面微开,翻着碎小水泡。火候过大会煮成白色奶汤,火候过小则鲜香味不浓(吊汤关键是火候)。
——“文丨革丨”的时候一些坏人污蔑咱们的国家主席***同志生活腐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用八只鸡熬了一碗汤喝,这是污蔑。但现在咱们生活好了,八只鸡熬了一碗汤也没什么,法师的记录是用6只鸡、一正副扇儿猪骨架、4条里脊、2斤鸡脯肉熬了三碗汤,家里一人一碗,喝着怎么样?这汤晚上做梦梦见都上火,醒来就吃了三丸牛黄解毒。
火上的汤从早上熬到下午,用纱布过滤(用滤纸也是办法,但不知道滤纸符合卫生要求吗),驱除杂质,保持清澈,接下来将鸡脯肉斩成肉茸,猪里脊也如此处理,放葱姜酒及清水浸泡片刻,用纱布包好鸡肉茸、里脊茸放入清汤,旺火加热搅拌。待汤将沸时改用小火,不能让汤翻滚。汤中浑浊悬浮物被鸡茸、里脊茸吸附后,取出鸡茸、里脊茸。这一精制过程叫“吊汤”,精制过2次的清汤叫“双吊汤”。
馄饨汤就这样制好了,放在玻璃杯里和自来水比较,清澈程度应该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高汤的制作过程,也没什么希奇的,四川菜系里有道名菜,也是法师的最爱——开水白菜。说四川菜不是麻就是辣,这是侮辱四川人民的智慧!开水白菜,高汤汤清如水,宛若鲜嫩如生的白菜放入白开水中,从视觉上看就是自来水里泡了两棵生白菜,但是汤清味鲜,白菜鲜美可口,是四川乃至中国菜肴中极品中之极品,但要吃到正宗的开水白菜比攀登蜀道还难,也巨贵无比。
这个清澈的高汤是法师馄饨的第一个特点,也是基础。
在吊汤的时候法师也没闲着,和面!先把草鱼处理了,宰杀、净堂、去骨、去皮、挑刺,将鱼肉斩成肉茸,放在白面里(面和鱼肉的比例是3:1的样子)。和面时要加点淡盐水,提高面的拉强度,碱骨头盐是筋吗。面要稍微硬点,和好后,用纱布(潮的)包了,放进冰箱冷藏室(不是和冻肉一起冷冻)。
用鱼肉和面是法师馄饨的第二个特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