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自己来说北京的落后——从吃开始》
第26节

作者: 咕咚法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爷剔着牙慢条斯理地解释开来:鱼香肉丝不是什么太古老的菜,也就是民国初年才有的,这几年外国人思想空虚,追求感官刺激,又加上川菜厨子满世界的跑,在海外名声鹊起,在中国也就是学校的学生食堂比较多见,当然那已经是肉少菜多的大锅烩了,在国内的高档宴席上实在排不上队。至于为什么叫鱼香肉丝而看不见鱼。咳,四川是个苦地方,本没有什么好吃的,但四川人很聪明,就用干烧鱼的调料做菜。干烧鱼的主要调料是豆瓣酱、葱花、姜蒜末、酱油、糖、醋、料酒、清汤等。四川的菜不象江南的菜注重原料的原味,川菜注重调料味道,所以鱼香肉丝的“鱼香”不是鱼的香而是做鱼用的调料的香。

  孩子听了老爷的解释很是失望,到底没有找到鱼,很有点被骗了的感觉,妈妈也随同孩子情绪低落也不太满意老爹的解释,怎么自己准备了一天的家宴成了学生食堂的大锅饭了?这时舅舅出来为老爹进行诠释,同时也为妹妹的操劳进行夸奖,维护这个来之不易的家宴的和谐氛围。
  所谓舅舅就是妈妈的兄弟,其社会代表性格是爱表现自己,总是冒充半个妈半个爸的角色,顾全大局,维护稳定,往往主动出来承传家庭血脉,其实血脉是父家的责任和舅舅有什么关系呢?“你舅舅的”,也是种常用的对非本姓长辈的不敬问候。
  舅舅于是讲了一个发生在很久以前,四川一个小康家庭的故事:那时四川都是妻子做饭,一般姑娘都很少做饭,但也不知道怎么了,四川的女孩一嫁人就立刻成了厨师。你看看麻婆豆腐什么的,都是中年妇女的发明。相传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女主人才过门不久,厨艺欠佳,可这家人又很喜欢吃鱼,对调味还特别讲究,她经常因为做不好饭而挨骂,挨骂一多了她也聪明起来了,她把从邻居大婶那里学到的烧鱼方法记下来,把烧鱼所用的调料固定了下来,葱、姜、蒜、酒、醋、酱油等,辅料是豆瓣酱、冬笋丝等,闲暇的时候在那邻居大婶的指点下准备停当,而其他的炒菜也如此有相应的固定配方,免得等菜下锅时忘了。中国菜引进标准化怎么了?早在很早前的四川婶子那里就出现了。有一天晚上,这个家中的女主人做饭把鱼烧上后,发现炒菜用的调料没有了,现准备一时又想不起来,眼看男人马上就要回来了,做不出菜一定又要挨骂,男人再喝点酒说不好还要打人,她好害怕。最后她急中生智,就用干烧鱼的调料炒菜,反正凑齐了菜,总比菜没炒出来罪过小点吧,有的吃男人打人会轻一点吧。她的老公回家了,这老公不知是肚饥之故还是感觉这碗菜的特别,上来就狼吞虎咽起来,吃的很美。直到晚上,他和老婆办完夫妻那点事(当孩子面讲这些,很黄,很暴力),还余香在口,就问老婆此菜是怎么做的,她好是害怕,但由于刚才男人做的很爽,让她有勇气把实情告送了丈夫。没想到她意外地得到了老公的夸奖,于是梅花二度……(很黄,很暴力)。这款菜以后就是用烧鱼的配料炒了,所以取名为鱼香炒,而得此名。现在用这调料还做出了鱼香茄子,鱼香鸡丝什么的。

  舅舅很是生动的讲述让孩子有了点满意,毕竟和鱼搭上界了,而妈妈也美了起来,这是一道聪明的菜,一道充满智慧的菜。一旁的大大有点看不下去了,怎么娘家人要包办孩子的教育权?!这在古代叫什么?外戚干政呀,苗头呀,隐患呀,这怎么行!绝对不行!
  所谓北京人称呼的“大大”,就是大爷,也就是与父亲同辈,又比爸爸岁数大的男性。天下最愚蠢的长辈估计就是大爷,最倒霉的也是大爷,他因愚蠢而倒霉,因倒霉而总挨骂。“操你大爷”,是北京人最温和的骂人也是最干净的脏话,男性朋友间经常如此相互戏虐,表示的不是仇恨而是亲近,当然是很过的着的朋友,一般的关系需要谨慎。

  关于鱼香肉丝里边有没有鱼的问题,大爷开始了一番解释:鱼香肉丝里边没有鱼,但这不一定和鱼没有任何关系。鱼香肉丝的主要调料是四川泡辣椒、川盐、酱油、白糖、姜末、蒜末、葱,其中四川泡辣椒是关键的关键,那不是一般的四川泡辣椒,是专门用于制作鱼香肉丝的四川泡辣椒,不正宗的鱼香肉丝专用四川泡辣椒就不是正宗的鱼香肉丝,其中四川泡辣椒的制作最为关键。怎么做?首先将粗盐和明矾放放小缸内,加凉开水,搅动,待粗盐、明矾溶化后,备用;接下来,拣无虫害的红辣椒洗净,晾干,去梗、去蒂,再用尖头竹签在辣椒两旁戳两个小洞,以便于辣椒入味;再接下来很关键,把鲜活的鲫鱼宰杀干净,备用;又接下来,把鲫鱼在缸底码放一层后再码放一层辣椒,再一层鲫鱼再一层辣椒……,直至缸满,用石头压实,盖紧;腌至半个月后,翻缸检查一次,撇去浮面白沫,更换鲫鱼,并注意拣出发霉腐烂的辣椒,再压实,盖严,泡辣椒的缸应放在阴凉处,防止受曝晒,引起坏缸,腌至6个月后这专用做鱼香肉丝的泡辣椒就成了,这样的四川泡辣椒作出的鱼香肉丝才是正宗的鱼香肉丝,只有鱼香而没有鱼的痕迹,其中在制作泡辣椒时,半个月后翻看1次,半个月更换一次鲫鱼极为重要,否则没了鱼香只有鱼腥了。所以,正宗的四川鱼香肉丝有鱼香而无鱼影;有鱼意而无鱼形;有鱼味而无鱼腥,此鱼香肉丝之精华所在。

  他大爷的,他大爷的描述太精彩了,接下来,再接下来,又接下来,真他大爷的有层次;有……而无……;有……而无……;有……而无……真他大爷的有起伏。小孩子都听傻了。
  “老婆,老婆~~~~”
  “什么事,我这忙着呢?”
  “你知道鱼香肉丝除了肉还放什么吗?”
  “柿子椒丝、胡罗卜丝、莴笋丝,还什么来着?红的,绿的,白的……”
  “还什么?柿子椒丝、胡罗卜丝、莴笋丝?这是那位大爷做的?”

  “你大爷做的!现在你怎么张口就骂人呀?!单位食堂天天有,都是这么做的。”
  咳~~~食堂的这帮大爷们!他大爷的!

日期:2008-1-12 17:12:07

  什么都可以闲着,就是嘴别闲着
  生命在于运动,这条定律现在被许多人接受,那么细究这条定律的科学依据一般人未必知道,首先我就不知道。相声演员杨少华说过一段相声,给出的结论与之相反,就是要想长寿就要不动,根据是中国古老的对生命的认知,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王八和乌龟是最耐得住不动的生命。据说在南方某地有个风俗,孩子降生必制新屋新床,而床的四腿由四个活的校乌龟做支脚,直到孩子长大婚嫁那天才把压在床腿下的乌龟放生。想想呀,就说过去孩子结婚早,再早也得十五六岁吧,那四个倒霉的小乌龟自打孩子降临人世就失去自由,失去运动的权利,失去吃喝的机会,等到十几年以后才能获得自由,获得新陈代谢的可能,居然还能存活下来。运动对这些乌龟来讲是那么的稀少,也是那么的难以得到。现在还有没有这么虐待小动物的?有一定是有,但肯定不会成为一方的风俗了吧。

  悠闲的人是很少做剧烈运动的,不是不能,而是自认为不应该。但凡身体能够伸展肢体的人,活动活动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运动的结果可能使艳妇们素面暴露,可能使贵人们气度全无。
  有个流传很久的笑话,说的是晚清重臣,当时中国权贵的代表人物李鸿章。话说李鸿章访问英国的时候,英国首相要陪同他打一场网球。身穿黄马褂、脚蹬朝靴的李鸿章断然拒绝了,他勉强同意坐在看台上观看“这种野蛮人的运动”。英国首相只好跟外交大臣一起打了一局。当两人汗流浃背地跑上来询问这位大清国的重臣观看比赛有何感受时,李鸿章慢慢悠悠地说:“首相大人,你何必亲自受这个苦呢?在我们文明的大清国,这种粗活一般都交给下人们去干,有身份的绅士不会不体面地为了一个小球而跑来跑去。”我们现在许多人讥笑李大人的无知和愚昧,在当下人看来,运动很时尚,网球很风雅,自然运动后筋疲力尽的样子也很失态。中国有文化的人从来不四肢紧忙地奔波,他们讲究的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就是在炕头上蚊帐里就把几千里以外的事情搞定了,而那些千里之行的人都是些没文化,素质低下的苦力。要不是大清江山一天不如一天,李鸿章,李大人才不会跑到英国那个万里之外的岛国上去丢人现眼,万国来朝才是正常状态,才是应有的尊严,由此看来李大人堕落了,堕落的还不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