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地》
第56节

作者: 刘震,李睿
收藏本书TXT下载
  相比热闹的鬼子司令部,这一系列事件的始作俑者冷山抗日军,此刻正分别躲在大山里的落脚点中庆祝着呢。这次,最开心的要数风标领导的万山分队,其次是老油条的燕岭分队,最末也是自认最没面子的便是陈二了。本来打头湾时,陈二便在心里认定是件没什么油水的活。但为了配合事先的约定才勉强下的手。攻打的过程可以用异常顺利来形容。除了用掉六枚手雷外加几发子丨弹丨外,就没有什么消耗了。鬼子跟伪军干死了二十几个,也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这要是放以前的抗日军眼里,也不算是个小数目。可现在大伙的眼界都高了,这点东西跟风标与老油条闹出的动静比,简直是天差地。人家那才叫干得漂亮,油水也捞了,事情也闹大了,一举两得啊。想想人家,再看看自己,陈二这心里就不是个滋味,脸上一个劲地发烧。

  “这事怎么闹成这德行啊,往后要跟那俩老货见着面,还指不定会让人笑成啥样呢。不行,这往后再也不干没嚼头的事,要看准了才动。只要一动,就得抢了鬼子的心头肉!”想到这里,陈二心里才稍微舒服那么一点。
  三地所发生的事传到冷山宗院联盟的长老们与陈癞子耳朵里后,大伙好是兴奋了一把。原本在把这三支小队放出去时,大伙便一直在心里替这一百五十位冷山子弟捏着一把汗。去别人的地盘上打鬼子,毕竟不是件小事。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事着实太多了一点。虽说事先冷山联盟也为此做了不少准备,可谁也不敢保证是否有效。但为更多的冷山人考虑,这事又得必须进行。

  所有参加过制定这一计划的人都知道这个计划的庞大与复杂,也没谁敢说这个计划没有失败的可能。出去打鬼子,不光靠手里的武器跟满腔的热血就能成事的。你还得考虑到给养、情报、收尾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首先这给养就是一项大工程。人想活就得有东西吃,不但要有吃,而且还得吃饱吃好。子弟们在外面刀里火里拎着脑袋跟鬼子拼命,总不能让人饿着肚子去干这危险的事吧。所以得保证大伙都能吃饱喝足,这才能有力气跟鬼子死拼到底。这事光一两天或是三四个月也没什么,可谁能说得清楚这打鬼子到底要打多久。时间一长,供给养说不难那是骗人。好在冷山一带还算富裕,地多人多,产的粮食除去应付鬼子外,一人稍微省上一点,养上个四五千人的部队还可以。就是在运送方面稍微困难一点,因为要考虑保密的问题。这方面,联盟多费点心也就能办成。

  这里最困难的就数出去后的情报支援了。别看这联盟的长老们平日里老态龙钟的,可这人老精鬼老灵,没打过仗可这戏文也听过嘛。都知道打仗这玩意,情报工作可不是小事。古人不是常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长老们的担心就在这情报上。外地毕竟不是冷山,宗院联盟的影响到不了那块,一切只能靠出去的人他们自己掌握。联盟顶多也就起点搭桥牵线的作用,外加多使点钱财,尽力帮助去打鬼子的子弟收买点有用的人。除此也就无能为力了。其实一早联盟的老爷子们就下了狠心,几乎所有人都把棺材本老底子掏了出来。一句话,多花钱财不怕,只要人在就比什么都强。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就难翻本了。关键就看这出去的子弟们争气不争气。争气的话,只要第一枪打响打好了,这往后的许多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但凡有点血性的人,都不会轻易让鬼子死压着不想反抗的。以前没动作,那是因为心里没谱,不知道该如何反抗鬼子。可一旦有例子出现,那就不一样了。只要出去的子弟打好了这第一枪,把名头亮得高高的,日后自然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投靠。到那时候,这情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匪地 三十二(2)

  首度出去的抗日军子弟,干得还真不错。一系列的雷霆打击为日后打出了一个极好的开头,同时也让其他人看到了希望。冷山子弟在外面闹得越起劲,名气越大,对冷山人就越有好处。这也让后续的计划实施起来更加的顺利。
  鬼子村上这几天很不顺心。自从冷山抗日军突然转出冷山,同时在三个不同地区动了手后,他几乎每天都在上司的训斥中度过。尽管他在电话中极力为自己开脱,可有一个事实是他永远无法回避的,那就是三地受袭现场都留下了冷山抗日军的传单。而且作战手法也如出一辙。这样一来,村上在上级面前也异常被动。三个出事地点的守备长官一口咬定他村上在无力清剿的情况下,极不荣誉地采用了祸水东引之策,三地这才遭受了重大损失。对此,村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请求上级对村上做出严厉处理。

  每每想到这里,村上肚子里的邪火便往上蹿,同时也夹杂着少许的羞辱感。作为鬼子军队中一名高级军官,村上的羞辱感是很难避免的。一直以来,村上都很看重并且珍惜自己作为一名日本军人所拥有的荣誉。他也一直认为自己会为了荣誉而奉献所有。可事实是残酷的,断桥事件发生后,他首先在脑子里想到的并不是为了维护军人的荣誉而主动去承担责任,而是想尽办法推卸掉那原本就属于自己的罪责。为了这个,他还不惜动用了所有的关系。虽然事后的发展如了他村上的愿,卸下重负的村上在放松之余也不止一次地为自己的作为感到羞愧。可这只是暂时的感觉,当在羞耻感与生存之间做选择时,村上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在心里,村上不断地找着更多更加有力的借口来说服自己。

  “选择死亡对日军而言,根本就是一个重大损失。间接来讲也是对责任的一种推卸。自己只有好好活着,那才是真正对帝国尽忠。很自然,为了这个远大的目标,自己必须要有承受被人误解的勇气。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每当村上在心里对自己说上这段话后,那原本就不占主导地位的羞辱感自然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说句实话,站在鬼子村上的角度上考虑,他的所作所为也是人之常情。他心里的这些想法也算是能说得过去。暂时的退让在某些时候确实是为了日后更好更快地前进而打下基础,可这并不代表能用到所有的地方。“背叛往往始于初次的妥协。”这句话不知道村上听过没有,就是村上听过,这个时候他也自然想不起来了。
  不管怎么讲,虽然村上在上司那里遭到了严厉训斥,可心情比起出事地区的鬼子守备长官来讲,那是要轻松上许多。他现在最烦就是抗日军处处留名的做法。说起来也是,冷山抗日军在其他地方闹事也就罢了,反正死活都与他村上没什么关系。为什么非得每次都要留下自己的名号,这不是给他村上找麻烦吗?在心里一连狠骂了好几声该死、混蛋之类的话后,村上继续手里的工作去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冷山抗日军似乎已经收到他派唐宝国递过去的话了。万山等地的恶性袭击在某种意义上好像是对村上传达了愿意合作的姿态。这多少让村上一直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就冷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村上可是再也无法承受任何一点打击了。不管大小,只要再来上一回,他村上的性命也就算是到了头。


匪地 三十二(3)

  村上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着冷山抗日军对自己建议还感兴趣的空当,加紧对冷山的管理。尽可能在这一有利时期内充实冷山的守备力量。真到事不可为时,自己手里还能有像样的牌往外打。
  冷山抗日军在一天之内同时对万山、瑶湾、燕岭三地对鬼子大打出手的消息最终在有心人的操作下,冲破了鬼子的刻意封锁,在这三个地区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随着传播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消息也就不断变形。在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加工后,一切也就面目全非。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三起事件中鬼子的损失被完全扩大了十几倍,同样的也把冷山抗日军的强大扩大了十几倍。一时间,万山、瑶湾、燕岭三地暗流汹涌,所有的人都被冷山抗日军的大手笔给吸引住了,想什么的都有。血性多点的人一般在考虑是否该想法子跟冷山抗日军联络联络,能直接加入抗日军打鬼子最好。就算不能加入,也希望能得到抗日军的扶助与支持。血性少点的虽说没有想加入到打鬼子的行列中去,但打心里还是挺佩服冷山抗日军的所作所为。要他们真拿刀扛枪地去跟鬼子拼命,这或许有些强人所难。但平日里替抗日军收集点鬼子的消息或者提供点便利什么的,他们还是非常乐意去做的。有这种想法的百姓在三个地区占大多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