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母亲的话,黄原心里觉得不妥,说道:“母亲不知道么?这是细君公主所赐,托皇后宫里一位姓张的大人送出来的。”
“我整一日都陪着公主,公主哪里赏赐了东西?”钱氏一惊。她在王府中生活多年,深知宫禁之中无小事。如今莫名其妙的出了这事,其中暗藏凶险,让她不禁胆寒。
“原儿,你仔细想想,这事可不是说着玩的。”钱氏压低声音,追问儿子。
“娘,难道我不懂得这事。此剑确实是那位张大人交与我的。”
钱氏沉吟一会儿,心中七上八下。
“你且出去躲一躲,明白一早我就进宫面见公主,把这事弄个水落石出。”钱氏说,”你且把这东西拿着。此物留在家中便是多生事端。”
钱氏收拾了点细软,打成一个包裹,交与黄原。她正想与儿子交待些什么,大门被猛地敲响。敲门声十分急促。
日期:2009-10-15 11:26:00
吃饭前先更一次,大家午饭过后可以看嘛,嘿嘿!
“快开门!我等是卫尉大人属下,前来公干。”那些人说毕,踹开大门,冲了进来。
跑在前面一人一见黄原,便指着黄原大叫道:”曹大人,就是此人。小人亲眼见他今夜潜入景华宫。小的认得他是公主的家臣,所以适才不敢多问。”
黄原定晴一看,这人不正是那位张宦官吗?怎得现在却突然诬陷他潜入了什么华宫了。
“张大人,你为何这般说?”黄原叫道。
“张七,你没有认错?”曹大人嗓门洪亮,一下便压住了黄原的声音。
“小人断没有认错之理。他手中拿的可不是失窃的东西?”
钱氏立刻知道事发,心中叫声不好,将儿子拉在身后,陪笑道:”大人们一定是弄错了。这东西是公主所赐,哪里是什么失窃的玩意儿。大人不信,明日我等进宫,请过公主的话不就清楚明白了吗?”
“胡说!景华宫失窃,宫中查得正紧,谁还有功夫与你理论。来人,把这二人拿下!”曹大人不容二人解释,便下令拿人。若是寻常人等,今夜这人拿了也便拿了。黄原却不是寻常人。他家祖上便是武将,他习得家传武艺,身手甚是了得,在长安市井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黄原自知今日遭人诬陷,若是束手就擒,只怕是凶多吉少,自然是拼力反抗。这几人身手也不赖,几个回合下来,黄原以一敌众,越打越勇,那几人便有些吃不消了。
正在这时,钱氏突然惨叫一声。原来那姓张的见自己这方处了下方,便想伤了钱氏,让黄原分心。他这一手果然奏效,黄原眼见母亲受伤,心头慌乱,手上也失了章法,立刻便被砍了两刀。血从伤口里猛得冒了出来。血一出,黄原立刻清醒冷静许多。黄原初时动手还不愿伤人,处处留有余地。此时身陷重围,已是生死之争,他出手立时凶狠许多。那几人见势不妙,便想脚底抹油。还没有待计划付诸实现,其中两人已经倒在黄原脚下。另外三人一看,拔腿便溜。唯有那姓张的宦官还没有看出苗头不对,仍然伸着个脑袋在一旁张望,一时没有来得及跑掉。黄原一把将他揪住,摁在墙上,大声喝问道:”你是何人,因何加害于我母子?”
“小的……小的……也是奉命行事。今日午后,宗正府的骆大人说是大人您得罪了宗正大人,给了小人几两银子,让小人诬陷您偷了宫中的东西,好治大人您的罪。小的算是个什么,芥子都不如的人,没有宗正大人的吩咐,哪里敢做这等事。”他慌慌张张地说道。黄原见他说不出什么,一巴掌打过去,打的这小子七荤八素,竟然晕了过去。黄原还待把他打醒再问,钱氏躺在地上叫了他一声。黄原赶紧来到母亲身边,跪了下去。
日期:2009-10-15 15:30:00
下午更新,接着来。
“原儿,你且过来。”钱氏声音虚弱。她身受重伤,已经是垂危之势,”你听我说,今日是我黄家的祸事。这些人走了,自然还会有人来。你赶快离开,躲藏起来。”
黄原哪里肯扔下母亲逃走,便想背着钱氏。钱氏猛推了他一把:”你带着我如何走得了?!我觉得累得很,大概要去见我黄家的祖宗了。我黄家三代单传,只有你这一根独苗。你今日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岂不成了黄家的罪人?”钱氏说毕,泪如雨下。她心中已知此事缘何而起。前日午后,细君与她聊些家中之事,突然哭述起对黄原的相思之情。钱氏当时便吓得浑身有如筛糠,急急捂住细君之口。公主本该是冰清玉洁的人物,如今再提黄原,只会为黄家惹出无限的祸事。细君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但钱氏总是觉得当时殿外似乎有什么动静,不知是否有人偷听。今日出了宫中失窃之事,钱氏心里便知道大概是此事发了。
她努力深吸一口气,想把实情说与黄原,但这口气却无论如何也提不起来,只是扯着脖子说了声:”细君……”,便已阖然长逝。
黄原心如刀割,悲痛难以自抑。正在这时,远处似乎有什么动静。他知道此地不能再留。他本想背着母亲的遗体逃走,但他身受几处刀伤,失血之下,体力损耗极大。他不敢耽搁,在母亲身前磕了三个头,背着行囊,含泪而去。
黄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流了多少血,但他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他下意识地挑选僻静的巷子,很快,他便虚弱得已经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东方的天空已经泛白,当阳光洒在长安的街道上时,就是他束手就擒的一刻。马蹄声响起,追捕他的人也许就在附近,但他已经无力再逃了。黄原身子一软,扑倒在地。
日期:2009-10-15 15:32:00
“侯爷,这边请。”领路的宦官姓周,他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眼前的长平君他并不熟悉,只知道这位侯爷家的爵位是高祖封的,世袭几世,就算是在吕太后当政之时,也没有动过这家人。历位皇帝继位之时,或者新的长平君袭封号之时,都会前往长安朝见。不过,仅此而已。长平君们总是太太平平在蜀地过日子,不大打扰皇帝。眼前的这位长平君已经是十年中第二次来长安了。长平君是有宫籍的人,进宫自然是易事。奇的是,陛下昨晚休息得甚晚,今日一听说他来,便立刻召见,想来这位侯爷深得陛下的信赖。
二人走了一会儿,来到花园中一处亭台之前。几个侍女躬着身子远远地侍立在亭子四周,都是背对着亭子。周宦官迈着小步,领着长平君上了亭子。自己叩了首,赶紧地退了出去,也如那些侍女一般站了。陛下交待过,除了他与长平君,任何人不得踏入。
周宦官心里有些好奇,小心地微微侧了侧身子。他的角度有利,看着似乎是背向着亭子,眼角的余光却恰好可以瞟到大汉皇帝刘彻和长平君。这一看不打紧,着实把他吓得要死。长平君并不似诸侯近臣一般行叩见大礼,而是只作了一个长揖,便在汉帝的示意下坐了下来。他样子不卑不亢,似乎眼前的这人不是君临天下的大汉天子,不过是地位尊贵的长者。周宦官出了一身的冷汗。不知道这位侯爷谈了些什么,只不过谈了一会,皇帝的眉头便皱了起来,神色极为不快,又说了一会儿,皇帝便叫了周宦官的名字,吩咐他去景华殿清点物品。宫中的物品向来都有存档。周宦官不敢耽误,带着人取了记事的竹简,便去清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