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性纪——一个寻找爱寻找美寻找自由、启悟生命真谛的故事》
第46节

作者: 吴光磊
收藏本书TXT下载
  哈,我严格而无比真诚地记着:“这老家伙又耍什么花招儿啊,留我一个人这么傻地干这个……阿弥陀佛……哦,对了,让我先不用念佛……这些疯话似乎挺有道理啊……昨天方峻说的,事儿很急,怎么办呢,管他的,都来了……空气真好啊……阿弥陀佛……嘿,怎么又自动念上了……真讨厌,这些小黑虫,一直往眼睛里钻,赶着去里面下崽儿啊……真是个谈恋爱的好地方啊……也不知小青现在怎样了……想她干嘛,随她去吧,还有那小子,早晚收拾他……那是什么鸟呢,叫的那么好听,听那水声就跟音乐似的……嗯,飞虫渐欲迷人眼……明天还得想着把货给药批送过去……”记着记着,我自己都觉得,我拥有着一颗多么疯狂的心啊!它如此善变,就象一个多动的猴子,一个贪食的跳蚤,跳来跳去,念头一个接一个,从莫名的地方冒出来,无穷无尽,喜怒无常。

日期:2010-01-16 07:05:10

  不一会,老泡就摘了一大兜子桑葚,回来了。一看第一句“这老家伙又耍什么花招儿啊……”,瞟了我一眼说:“嘿,你这臭小子!”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没有什么不恭敬的意思,你刚一说完,我脑海里就自动蹦出了这么一句,我也只好真实地记了下来。”
  他好像没有针对这一句:“你看你的那些念头,多么纷杂。在这么幽静的山林里,你都这么心浮气躁,可见你内在的紊乱啊,还有很多事没想通,在纠结。”
  “心浮气躁,我怎么感觉不到呢,我觉得现在挺平和的呀。”

  “有一天,你的心真的沉静下来,你会感觉到你能量的搅动。”
  “能量?”
  “对,先有了内在的不和谐的能量,才生出了这么多混乱庞杂的念头。如果你足够敏锐,在念头还末动之前,你就能事先感觉到它的预兆了,因为能量已开始涌动。”我迷惑地看着他,像看一个神秘的老巫师,不明所以。
  他递给我一些桑葚,继续分析道:“试想你还有过一段认真的修习,尚且如此,而其他大多数人呢。”他加重语气说:“人们的行为,就是这样被混乱不堪的思想、念头、情绪——我们唯一熟悉的心识所操控,不被觉知,听任它的支配、摆布,这是多么荒谬的一件事啊。可想而知,听凭这种混乱的‘因’所得出的‘果’,只能是混乱的命运。如果再没有正确的信仰把持,你就可以知道,盲目与疯狂就只是一步之遥了。”

  “所以要修行,要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正思惟,要清净身心,要建立信仰,对吧?”
  我以为我总结得很正确,因为既然讲“因果”,那我修好的“因”总能得到好的“果”吧。也没注意,把一个桑葚放嘴里一嚼,酸得我嘴都裂巴了,朝着后脑勺儿不断地“纠集”。
  “错!”他决然的回答让那“纠集”更加受了刺激似的,执拗得歇斯底里。他拿起一个深紫色的桑葚,递给我说:“傻孩子,吃还不吃这种熟透的。”我放在嘴里,好甜啊,带着浓浓的桑葚的味道,甚至还有一种砂糖的颗粒感,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桑葚,以前从来都不爱吃桑葚,因为无论你花多少钱,从市场上买的那种种植的都是淡而无味,而这里,向你极力推荐,山沟里到处都有几十年甚而百年的野桑树。

  “这些都只是过程与手段,就像你吃的那个夹生的桑葚。而信仰也无法学习着建立,只能被‘看见’、被经验。佛说过的嘛‘如人观掌上明珠’——当珠子已托在你手上,当你自己已经看见、已经感受到,便不存在信不信的问题。”他比喻道:“关键是要熟,要熟透喽,人也一样。”
  “那怎么才能熟呢?”
  “要觉悟、要回头、要洞见真相、要穿过外在的表象看见事物的本质,活到真正的生命里去。”他一连说了好几个类似的答案,我当然还是一头雾水,尤其对“回头”更是如此:“要回头?”
  “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不知道吗?”
  “知道啊。”
  “知道?那‘回头’到底是指什么意思呢?”他这么猝不及防突然一问,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也不敢再轻易地回答,因为每答必错,谁知道他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啊。
日期:2010-01-16 10:06:36

  看我很认真专注地听着,他继续说:“这回头啊,不仅仅是浪子回头,改过向善的意思,事实上它还隐藏着很深的密意。今天,你就会明白这第一层的深意,你的生命程序将被重装。”

  你别看老泡那时已经七十多岁,但很多新鲜事物他都很了解,像电脑,甚至上网我还是从他那里才开始接触的。他仿佛借此一直关注着这个世界的某种进展,像《黑客帝国》一出来,他就跟我说过,那是某种信号,是“真理”要开始向人类一点点显明自己的预兆。
  又往前走了一会儿,沟崖八景的飞瀑垂帘就到了,像所有地方的瀑布一样,水势都在缩减,仿佛人类透支的各种资源,让地球都陷入饥渴。水一粒粒珍珠似的扑簌簌成串滚落着,势是那样的缓慢,声音是那样的微弱,淅淅沥沥的,虽然从未间断,但严格讲已经不能叫做瀑布了。好吧,既然领略了,我怎么也要给它拼出一个极致而贴切的赞美呀,现在想来,也只有这个最合适了——“垂珠演乐,丝语绵绵。”

  直到那时,我终于看见老泡有一丝叹惋,他说:“‘自然’在进入更年期也会这样啊,一切都不复当年。”
  “不复当年?”
  “是,我曾在这里住过很多年,那时候的水密得以‘垂帘’形容都不很准确,应该是白色的玉带,就那么成片地泼下来,在底下的乱石间激雷溅雪,扬起一片白茫茫的水雾。那时候,这旁边的岩壁左右都刻着字,左边是苏轼的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右边对应的是‘和风收霁,戏浪逐帆,屏开万里云’。他们认为这也是封建残余,要文化革命,就都给凿了,所以你看,就成了现在这种犬牙交错、凹凸不平的状态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