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妇(一个世纪老人的故事)》
第44节作者:
园田梦人 日期:2010-01-21 14:30:00
7、新房里顷刻间只剩下新娘子一人,闹房的都去坐桌吃席了!在物质匮乏年代,赶上一桌好吃的可不是那么地容易!
玉娇趁着机会放眼打量了一下屋里的陈设,这两天她住在王妈家,新房子的布置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原来挂在当屋墙上的“麦加朝圣图”和当屋的桌椅还在,只是那个挂在里屋门前梅花图案的门帘子不见了,换上的是一付绣着富贵牡丹的浅蓝色垂边布帘,给新房增添了一种喜庆!屋子由于被刷新了一遍,隐隐地还能闻到生石灰的气味。一个雕花的黑红色大木床靠墙放着,一边还有一个衣架,衣架中间同样镌刻着一幅“童子戏荷图”,可玉娇看出来,并不是她和小翠屋里的那个。衣架的对面有一个衣柜,像是贵年他们原来屋子里放的。玉娇心里一阵感动,公公和婆婆已经竭尽全力地为他们操办这场婚事了。
宴席终于在人们的嬉笑声中散了。贵年在一群孩子的簇拥下端着一碗丸子汤来到了新房。
“咱娘给我们准备好了东西,要我们到清真寺念‘尼卡罕’”(1)。贵年笑着说:“你也吃些东西吧!吃了咱就去!”
“我不饿。”玉娇红着脸说“咱们走吧!我回来再吃。你看这麼多的孩子看着咱,我能吃得下吗?”她用眼瞟了一下眼前叽叽咋咋的一群孩子。
“也好。咱们走了——”。贵年故意把声音拖的好长,引得孩子们挤挤扛扛地跟在他们的身后,一起来到了清真寺。照礼问好后,贵年笑着把手中的糖果和花生放在了桌子上,和老阿訇客气了几句。孔阿訇捻着胡须笑道:“小贵年也成家了?恭喜,恭喜!”,然后伸手示意他们坐下,闭着眼睛开始念经。
岁月的沧桑好像并没有给孔老阿訇带来什么变化,那抑扬顿挫的诵经声和几年前没什么差别。想起自己的父亲这几年日趋衰老,贵年心里不由得一阵伤感。突然,老阿訇结束了诵经,示意贵年问道:“盖毕尔图?”(2)
贵年一机灵,赶快接上去回答:“盖毕尔图”
老阿訇又看着玉娇问:“达旦”?(3)
玉娇也赶快学着贵年接上去重复道:“达旦”
老阿訇笑了笑,起身把花生、糖果撒向门外等候多时的小孩,俗称“打喜果”。(4)引起一阵欢呼和争夺声,仪式结束后。贵年和玉娇被一群玩童包围着,走出了清真寺。
“玉娇,你放心。我一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贵年看着羞答答的玉娇说,“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也是一个可怜之人,我会一辈子善待你的。”
玉娇被贵年的话感动了!泪花在眼眶里打转。这一段幸福的婚后生活也是玉娇一生中最最幸福的时光。
(1)尼卡罕:阿拉伯文音译,意为“结合”。伊斯兰教采用宗 教仪式结婚请阿訇念经称念“尼卡罕”
(2)盖毕尔图:愿娶。(新郎念)
(3)达旦:愿嫁。(新娘念)
(4) 打喜果:又叫“撒金豆”。中国穆斯林婚礼仪式之一。穆斯林结婚,须请教长主持一定的仪式,仪式完毕后,把男方准备的糖果向来宾抛撒,称“打喜果”。
日期:2010-01-22 15:22:26
二、贵平出走
1、玉娇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李家也出现了难有的温馨和平静。但是,表面平静的生活正有一股暗流涌动!
今年冬天对于贵平来说特别地冷,也特别地漫长!望着窗外飘舞的雪花,他想起来岑参的《白雪送武判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又想起李白的那两句诗: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还是李太白浪漫啊!竟然把雪花大大地夸张了。可是,为什么古人写雪的诗那么多,自己就偏偏光想着这些边塞诗呢!难道他的心已经飞走了吗?
“笃笃!”两声击门声后,玉娇端着一盆用玉黍芯点燃的火盆进来,笑着说:“小叔子!我想着您念书冷,就拿一个火盆过来。”说完放在套间中间就出去了!她新挽的盘头一边,那朵红色的绢花分外耀眼。
贵平没有说话,看着玉娇缓缓关门出去,感到原本在一块两小无猜,一同长大的玉娇,也随着和哥哥圆房而成了自己的嫂子,和自己客气起来!他坐在被窝里,望着盆里燃起的火苗,想起村子里议论他的闲话,心里也像火一样在燃烧烦躁起来!他甚至开始痛恨自己的父亲。“始乱终弃”!他在心里对父亲的人品打了折扣。他越来越想念自己那远在千里之外的亲娘!终于,传统的旧历年过后,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贵平终于鼓足勇气,离家出走!踏上了漫漫的寻母之路!
“昔我往兮,杨柳依依。”
贵平想起诗经小雅.采薇里的两句诗,望着春色一片,在心里默默向亲人们道别!
“父亲,你们不要去找我。即使是找到我我也不会回来!我不会有事的,你们不要为我担忧。”李宝生看着贵平留下来的话,老泪纵横。
“不孝之子啊!他这是只嫌我死的慢啊!”李宝生跌坐在椅子上。
妻子刘氏想起贵平被绑票后,算卦老太太给贵平算卦时说的“别处他乡作散人”的那句话,心里也凉了半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