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有钱人——嫁给有钱人到底有多好玩?》
第54节作者:
森林美人鱼 日期:2010-02-28 14:50:01
总是觉得人生像乘火车,因为火车有房子的坚固,也有人生所具备的时速——岁月。在每一扇窗户里,都有一双或几双眼睛,向外探望,充满人生的迷茫和期待……每一辆轰然从眼前掠过的火车,在另一辆火车上的人看来,就像一部不经意写成的历史,或者像一次艳遇,一部欲说还休的小说,一阵风一样过去。
夜半的火车尤其有神秘的气质,就像我们寂寞的人生,独自穿行在广袤的原野山间,眺望到的浩瀚星空,一所小房子,偶尔一盏飘摇的小灯,我想这些都跟小说一样让人迷醉,我想那些夜半睡不着的人们,或许会手捧一部小说,让寂寞人生成为世间的一部分。
然而回头看看身边女友,她们基本上都不读小说,也不爱听我说什么人生像乘火车这类梦话。她们看电影,听音乐会,看话剧舞台剧电视剧,拼棋拼爱情拼珠宝,就是不那么爱读小说。我的女友中只有个别人知道我写小说,她们中绝大多数都说读小说没用,写小说就是傻瓜了。但是她们不是不读书,她们读那些她们认为有用的书,如何让自己更漂亮啊,如何让自己更赚钱啊,如何让自己把孩子培养成精英啊,如何让自己的身体免除病痛啊,如何让自己变成艺术家啊,女友们说她们是为了让自己增长知识而读书,尤其偏爱美容穿衣方面的知识。她们还为心灵的安妥而读书,什么儒佛道啊;还为自我的投射而读书,什么名人传记啊,总之所读之物必须对物质收益或填充内涵而有用。反正不读小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我跟她们说阅读的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通过阅读能够改变我们的一切。
想想看,我们的精神发育史是不是一部阅读史?是的!不信你认真思考一下,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这个历程是怎么样发展的?我们身体的发展更多是受遗传的支配,遗传基因的影响。我们个体的精神成长却完全不同,因为人的精神不像肉体那样比较多地可以靠遗传,我们的精神发育历程就是人类整个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我们每一步的成长过程,都是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所以要重新拿起书来阅读。因此,必须经历人类精神发育的各个阶段,才能达到一个时代的精神水平,而这精神水平是靠人类伟大的著作保存下来的。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我们将阅读只看成是个体的行为,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阅读是提高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水平的必走之路。
我们通过阅读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与他们的大师交流,才能达到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境界;我们通过与孔子、孟子、庄子、老子留下的文化遗产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人类精神阶梯就是这样随着阅读不断前行,自然,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是重复着前人的历程,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我们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衰落,所以,个人的智慧、思想、个人精神的成长,需要从阅读的过程中产生。
西方国家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的读物中小说从来都是首选。人们将喜欢的小说做为圣诞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这些人是明知道读小说无用却偏偏爱读。实际上,阅读是在静悄悄中改变你的人生。
日期:2010-03-03 19:36:35
看到知更鸟写声音,想起位在北京工作的女友。这位女友上海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研究生读的中国戏曲。因为我们俩祖籍都是上海,又因为我们俩身上从小都体现出一种上海人的“糯”范儿,大家给我起外号叫“唐僧肉”给她起外号叫“心太软”。我这个“唐僧肉”一解释,就像自夸一样,实际上就是“糯米肉”的意思。说的是有一种糯米美人,皮肤雪花一样粲然,粉团团,掐一把,手感好的震撼人心,唐僧肉也不过如此。女友这个“心太软”不是指她的心太软,是指她说话的声音太糯,太软。谁都知道,糯米及其制品,当然是糯的没有话讲,粉白的汤圆、喷香的棕子、猪油汹涌的糯米八宝饭,统统令人折腰。无论多么想瘦身,糯食当前的那一刻,意志力全线崩溃。上海有一款家常菜,小红枣去了核,填进一小块糯米年糕,拿冰糖蒸得透透的,直白的叫法是“糯米红枣”,做作一点的叫“红梅含雪”,最好的叫法叫“心太软”。到了餐馆里,我们一班女友不等全部坐定,不用看菜单,先请服务员端上几小碟子“心太软”,就着冻顶乌龙吃上个十颗八颗,心里真的会软下来。心太软虽然不是什么精妙的菜,但是做得好的上海馆子并不多。不是枣子不甜,就是糯米不糯,败点很多,不胜杖举。
上海人说美人也像“戏剧”一样有许多种,但是,无论什么“戏剧”中都有一个流派走糯的路线,那种糯派明星迷起粉丝来,真是杀人不眨眼。而且这种糯派,常常是最难学样的。“糯”这种范儿,唯有自然天成才是上品,后天学来的,终归不是那么回事。
我的这位“心太软”女友,嗓音糯糯的,讲起话来,绵柔温婉,一句慢慢连着一句,绵绵不绝的,一声一声都是大家闰秀的教养,听着的人不知道多么享受。纵观人生,没有一种感觉比糯更让人百感交集。有时候我们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刚好夜晚“心太软”来电话,实在是人生一大幸福。夜深人静的时候煲电话粥,传来女友糯糯的声音,心里已经是一团绵软纠缠不清,缠绵的不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